聊三國時代的最大贏家——司馬懿

看歷史浮沉 發佈 2024-04-25T06:12:32.893286+00:00

還有一位也可以與諸葛亮一決高下,這個人便是司馬懿。司馬懿一生侍奉三代帝王,分別是曹操,曹丕,還有曹叡。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曾向上天哀嘆,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優秀可以和蜀漢第一謀士諸葛亮相媲美。但是三國時期,人才輩出。

還有一位也可以與諸葛亮一決高下,這個人便是司馬懿。

司馬懿一生侍奉三代帝王,分別是曹操,曹丕,還有曹叡。這三位帝王都是人中龍鳳,能被三代帝王所器重,甚至官運亨通。不難看出,司馬懿定有過人之處。

無奈之下,走上仕途

司馬懿自小通讀史書,博學多聞,信奉儒家。後來,曹操希望司馬懿來自己麾下做官,司馬懿心中十分不情願。

因為在他看來,曹操是逆賊,是曹操竊取了天下。甚至司馬懿用馬車壓斷自己的雙腿,以此拒絕曹操安排給他的官職。但是曹操早已看穿了他的偽裝,便強行讓他任職文學掾。如果司馬懿拒絕,那麼可能會連累他的一家老小。

既然做了曹操的謀士,那麼肯定要為曹操效力,以換取功名利祿。

有一次,司馬懿在等待曹操的時候,曹操想要殺殺司馬懿的威風,便久久不來。司馬懿心中有些不快,但是也不好發作,只能安靜的跪在地上等待曹操。

曹操姍姍來遲,當聽見曹操的腳步聲後,司馬懿轉頭回望。這一刻,司馬懿的眼神盡顯「狼顧」之色,陰冷的眼神好像訴說著司馬懿註定不平凡的一生。曹操看到這個眼神後為之一震。雖然他將司馬懿任命為其部下,但是心中卻對司馬懿有所忌憚。

司馬懿也知道曹操的性格為人,所以司馬懿十分小心謹慎。即使官職低微,只要曹操需要,他也恪盡職守。後來,曹操讓司馬懿去輔佐兒子曹丕,曹丕與司馬懿性情相投,可以算得上互為知己,所以曹丕十分重用司馬懿。

對於軍隊來說,作戰時需要糧草先行,司馬懿向曹操建議,屯田以解決糧食稀缺的問題,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司馬懿還認為,荊州刺史胡修與南鄉太守傅方為人驕奢,實在不應作為守城之將,但是曹操覺得司馬懿過于謹慎了,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後來果然不出司馬懿所料,胡修和傅方投降於蜀漢。

此時,漢獻帝劉協正在樊城周圍,曹操覺得不安全,便有了遷都的想法。司馬懿及一眾大臣勸慰道,不必如此驚慌,這場戰爭對國家的大局並沒有任何的威脅,如果輕易遷都,我們就是在向敵人示弱,會導致人心不穩。

關羽如此勢大,孫權應該十分著急,應該將這件事情告知孫權,讓孫權來解決關羽,這樣樊城之圍便可自解。

果然是不出司馬懿所料,孫權派遣士兵將關羽俘殺。由此可見,司馬懿十分擅長洞悉人性。

三馬同槽,盡心侍奉

有一天晚上,曹操做了三馬同槽的夢,他在年少時期便做過此夢。當時曹操認為,可能是馬超,馬騰和馬岱三人。在曹操暮年,又做了相同的夢。

但是他十分疑惑,馬騰已死,馬超和馬岱已被自己趕去蜀漢。隨即他便問自己的謀士賈詡。不知這個夢是吉是凶呢?為了讓曹操安心,賈詡便說這是福祿的徵兆,祿馬歸於曹。

實際上,曹操在這時夢見的三馬同槽,可能是指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父子三人。

幾年之後,一代梟雄曹操病逝。這時,司馬懿便作為重臣把持著朝堂,大臣們均擔心這時孫權會來進攻魏國,所以為了抵抗外敵,他們準備放棄樊城、襄陽。

司馬懿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孫權剛剛殺死關羽,為了自保,孫權肯定迫切的希望與魏國交好,所以不必驚慌。

曹丕卻沒有聽從他的意見,而是聽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放火燒兩城。結果又不出司馬懿所料,孫權並未來襲。果然,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

在曹丕執政時期,司馬懿逐漸得到了重用。曹丕大興力量準備伐吳,他將後防之事全權交給了司馬懿,希望司馬懿處理好朝堂諸事,讓他無後顧之憂。司馬懿也確實做到了。基本上曹丕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仰賴司馬懿。

有一野史故事,眾所周知,甄宓十分貌美,一女亂三曹,曹操父子都對甄宓有想法。曹操為了曹植和曹丕的兄弟情,便將甄宓賜給了曹丕做妻子。

但是曹植對嫂嫂念念不忘,作下《洛神賦》。曹丕看到後,對於這個妻子十分不滿,即使後來甄宓誕育了曹叡,曹丕對於妻子還是十分不信任,甚至認為曹叡可能是曹植的孩子。後來,曹丕又得佳人,名為郭女王。

郭女王雖然容貌不及甄宓。但是古靈精怪,而且出身武將,對於政事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十分受曹丕的寵愛。

後來,曹丕賜死甄宓。司馬懿帶著年幼的曹叡在大雨當中狂奔,請求郭女王收曹叡為養子。這一刻,司馬懿心中是效忠曹丕的,終於,司馬懿救下了曹叡。

可能是連年征戰的緣故,曹丕早早患病。黃初七年五月,曹丕病重。在臨終之時,曹丕命令司馬懿,曹休,曹真和陳群,作為輔政大臣,在他死後盡力扶持新帝曹叡。曹丕臨終託孤,由此可見司馬懿在他心中的分量之重。

曹叡登基之後,孫權來犯,司馬懿未有一日忘記自己的責任,他擊退了孫權,又擊敗諸葛瑾,並將張霸斬首,殺死敵軍千餘人。事後曹叡將司馬懿封為驃騎大將軍。

由於曹叡從小缺少母愛,心中十分想念自己的親生母親甄宓。所以他想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以紀念甄宓。但是修繕宮殿,便需要大興土木,耗費人力物資。

司馬懿希望曹叡不要浪費國之錢財,而應將注意力集中在提拔人才上面。司馬懿親自從文人舉子當中提拔了鄧艾、王基、州泰等人才。這些人也是他後來推翻曹氏天下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太和元年時,魏將孟達想要歸順蜀漢,但是諸葛亮覺得,此人搖擺不定,所以並不想與孟達有過多的牽扯。後來這個消息流傳出去,司馬懿立刻做出了三個決斷。

首先他給孟達寫信,表明魏國對他的信任,還有歷年之來,魏國給予他的地位及財富等。第二便是上書給曹叡,表明自己出兵的意圖。第三就是率領千軍萬馬去奔襲孟達。

孟達給蜀漢去信之後,蜀漢並未做出反應,孟達只得等待。這時魏軍已然到達孟達所管理的城池外,兩軍對峙長達十三日,孟達無奈開城門迎接司馬懿。司馬懿到達孟達所管的魏城之後,將孟達斬殺,保護了大魏城池。

吳蜀兩軍前來什麼都沒有得到,只能無功而返。

隱忍多年,登基為帝

曹叡小時候由郭皇后撫養長大,但是他認為是郭皇后的出現,害死了自己的母親。所以他對郭皇后心中十分厭惡,在曹叡登基之後便要賜死郭皇后,司馬懿苦口婆心的勸說也無法改變這個可憐的孩子,想為自己母親報仇的決心。

最後郭皇后被自己的養子賜死,司馬懿在此事上面看清了曹家的子孫後代都十分冷血,而且曹叡身體殘弱,不是長久之象。所以司馬懿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中間又歷經了諸葛亮和司馬懿互相率軍征討對方,但兩人都是天縱英明,難分勝負。

據悉,在青龍二年的時候,諸葛亮第五次征討司馬懿,這也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征討魏國了。但是根據地形來看,司馬懿明白此戰易守不易攻。況且蜀軍糧草缺乏,所以司馬懿選擇久久不迎戰,這讓諸葛亮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為了迫使司馬懿出戰諸葛亮,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了一身女裝,意為諷刺司馬懿像女子一般膽怯,不敢應戰。司馬懿就是不出兵,最後將諸葛亮活活的耗死在了五丈原上。

司馬懿就如同烏龜一樣,壽命綿長,硬生生的送走了三代帝王。

曹叡在臨終之前又把新帝曹芳臨終託孤於司馬懿,這一幕似曾相識。此時,司馬懿已經年近七十了,他趁著曹爽陪同曹芳前去掃墓的時候,在宮牆之內發動了兵變。從此,魏國易主,司馬家族登上了皇位,此事史稱高平陵之變。

應了那句三馬同槽,司馬懿最終還是謀反了。但是為什麼要等到七十歲時他才選擇謀反呢?他自身善揣摩人心,而且擁有全部能夠成為合格帝王的潛質,為何他要等待如此之久呢?

因為從他的心裡來說,可能他是十分懼怕曹操,曹丕及曹叡的,這三個人長期浸染在朝堂鬥爭所之中,帝王之氣無可匹敵。

而且任何事情的成敗都不是可以預料的,如果司馬懿在這三位在世時叛亂,有不小的概率會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當三曹殯天之後,自己的宿命之敵諸葛亮也已駕鶴西去。天下再沒有能夠掣肘他的人,黃口小兒曹芳又有何懼呢?

所以他在七十歲選擇了謀反,也許,他一直想登上那個萬人憧憬的皇位,所以他才假意侍曹,為的就是積蓄力量,一鳴驚人。憑藉司馬懿的恆心與耐心,他不愧為三國當中能與諸葛亮匹配的謀士。

雖然許多人批判他竊取曹魏天下,但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憑藉自己的超長待機,天下最終落入司馬家囊中。

最終他成為了三國時代的最大贏家。

論三國時代的最大贏家——司馬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