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話: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院址溯源

中國小康網 發佈 2024-04-25T06:30:55.584884+00:00

備受關注的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已正式動工興建,其位於海淀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北臨南沙河,西臨翠湖,距離故宮約30公里。這一地域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既為大運河文化帶上源溫榆河之水道,也曾是皇家御用窯廠所在地。

備受關注的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已正式動工興建,其位於海淀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北臨南沙河,西臨翠湖,距離故宮約30公里。這一地域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既為大運河文化帶上源溫榆河之水道,也曾是皇家御用窯廠所在地。

緊鄰大運河文化帶溫榆河水道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位於海淀區西北旺鎮北部西玉河村,屬京城西北部的上風上水之地。「玉河」之名與大運河文化帶上源溫榆河有關。

據《北京水利志》載:溫榆河發源於燕山南麓的昌平、延慶、海淀一帶山區,由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條支流在昌平東南沙河鎮(今沙河水庫)匯聚成溫榆河幹流,遂向東漸南流至通州通惠河口,注入北運河。古人以溫榆河為無數泉水匯流而成,謂之「百泉水」,又稱「湡(yú)水」。

「溫榆河」之得名,一說源於泉水溫熱,寒冬不冰,故名「溫余水」,後諧音為「溫榆水」「溫榆河」;二說源於初春時節開河後,兩岸長滿榆樹,繁茂成蔭,河水清澈明亮,謂之「溫榆河」。而「溫榆河」之名最早見於《漢書·地理志》:「上谷郡,軍都,溫余水,東至路(縣),南入沽(白河)」。北魏酈道元作《水經注》時也稱「濕余水」。《遼史》則記為「順州有溫榆河」,元代稱「榆河」,又俗稱「富河」。明清以後仍稱「溫榆河」。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北側緊鄰南沙河,即溫榆河上源之一,發源於海淀區寨口村一帶山區。明末清初史地學家顧炎武在《昌平山水記》考證:「南沙河,出自西山熬魚溝」,又稱南沙河「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龍泉寺,合西山諸泉東流入南沙河」。清《康熙昌平州志》載:「榆河源自西南四十里月兒灣,一名濕榆河下流為沙河,經順義會白河。」因南沙河為溫榆河上源支流,故民間也將其稱為「溫榆河」。

明代南沙河南北各形成聚落,稱大榆河、小榆河。明《隆慶昌平州志》記載州域的村莊中便有「榆河店」,位於州城南。清《光緒昌平州志》稱:南沙河「又東南逕大小榆河兩村之間」,同書還引《採訪冊》云:大榆河「距城二十五里,東至沙河店八里,南至小榆河三里,西至皂甲屯半里,北至永泰莊半里」。小榆河「距城二十五里(另說三十里),東至老牛灣二里,南至皇后店一里,西至上莊村三里,北至大榆河三里」。清末大榆河漸成南北兩個村落,小榆河漸成東西兩個村落。後依各自所處方位,將大榆河南北兩村各稱南榆河、北榆河,將小榆河東西兩村各稱東榆河、西榆河。1953年諧音為南玉河、北玉河及東玉河、西玉河。

據1992年《北京市海淀區地名志》載:西玉河為永豐鄉所轄村,北依南沙河,東臨東玉河,南鄰皇后店,西與上莊接壤。明代成村,原名小榆河。村形呈南北走向的帶狀,主街為10米寬土路,西經北崔家窯通往上莊路。有345戶,1145人,以漢族為主。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有水稻、玉米、高粱及蔬菜、果木種植。

明清時期西玉河屬昌平州,民國時屬昌平縣,1958年10月劃歸海淀區,曾為永豐公社(鄉)所轄村。2003年以後屬西北旺鎮。自2016年初啟動拆遷,後村民回遷到新建小區。

留有皇家御用窯廠遺蹟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所在地為西玉河行政村所轄北崔家窯村,該村曾名崔家窯,因崔姓業主開設磚窯得名,為與南部亮甲店村西的崔家窯相區別,故更名為北崔家窯村,亦稱崔家窯。

據《北京市海淀區地名志》載:北崔家窯村北臨南沙河,東北與西玉河為鄰,村形似團塊狀,主街呈東西走向。據傳明代修建北京城時,有山西崔姓兄弟二人到此開設窯廠,專門燒造磚瓦等構件,故窯廠以窯主姓氏而得名,形成聚落後,以窯稱村。崔家窯廠俗稱馬蹄窯,因窯頂呈半球狀,形似馬蹄,故名。至清乾隆年間又為修建皇家御園燒制琉璃瓦等。光緒年間窯主名崔文志,以燒制青磚為主。其燒制工藝繁瑣,從選土、陰土、攪泥、踩踏、磚坯製作、磚坯修整、上架晾乾到裝窯、燒窯、陰窯、出窯等十幾道工序。由於崔家窯燒制的青磚密度硬,抗凍性能好,不變形不變色,故多用於紫禁城及西郊御園的修繕,由此成為皇家建築工程重要的原材料生產基地。當年重修頤和園時,就用了崔文志燒制的青磚。辛亥革命以後,窯廠衰落,但仍有青磚生產。

新中國成立後,故宮全面維修,崔家窯燒磚作坊變為公有,遂進行改擴建,並更名為「故宮琉璃青磚廠」。直到1998年前後關停,而今尚存兩座古窯遺址,整體外形保存完好,待北院區建成後,這一遺址將在修復後向公眾展示。

崔家窯曾有一座廟宇,名老君堂,俗稱窯神廟,為崔家窯初建時所置。古代與爐、火有關的行業多尊太上老君為本行業祖師爺,所以燒制磚瓦、陶瓷的工匠便把太上老君奉為行業保護神。崔姓兄弟二人到此開設窯廠時,也修建了一座祖師廟,以供奉太上老君,故名。每逢拜師、出師及其他重大節日都要在太上老君像前舉行儀式。而農曆二月十五據傳為太上老君的誕辰日,提前一天,窯廠的工匠便到此祭拜,以求窯廠爐火旺盛,生意發達。而今廟宇已消失,多年前尚有基址可尋,且有3株200餘年的古樹。

漢墓、古橋、驛站及公主墳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院址及周邊曾有多處人文古蹟。

南沙河南岸高台地上,即西玉河村西北500米處,於1985年平整土地時發現一處漢代墓群,在1.5萬平方米的區域內,發掘漢代磚室墓多座,出土陶器、漆器、墓志銘等數十件,考古界謂之「西玉河漢墓群」,由此表明2000多年前的漢代,這裡已有人類活動。

元代今天西玉河一帶設有驛站,其職能是接送使客,運送物資,傳遞文書軍情等。因元制每30里設一驛館,元大都(今北京城)至居庸關路程約120里,而地處古道旁的今西玉河村附近,恰為60里適中地帶,故在此設置驛站,因臨近榆河而稱「榆河驛」,也稱「榆樹店」。因是出京第一站,其規模較大,設有驛舍、驛廚、驛馬、驛田,並設有驛丞等官員辦理公務的衙門。明《西關志》載:「榆河驛馬一百二十匹,驢五十頭。」早期是由隆慶衛委派百戶官二員管理,後期隨著榆河驛事務的繁重又改派千戶官管理。明成化年間戶部郎中、廣東番禺人江源途經此地,曾賦《次榆河驛》詩:「皇華首站榆河驛,偶遇元戎半日談。坐促庖人炊午飯,旋呼津吏換征驂(cān)。幾家市井通燕北,何處雲山望粵南。三酌茅柴仍上馬,朔風蕭颯鬢鬖(sān)鬖。」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榆河驛撤銷,遷往昌平署東,易名「昌平驛」。故《昌平山水記》有「榆河驛初設於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的記載。但「榆河驛」這一名稱依舊沿用至清末,所以明清史籍中依舊有「榆河驛」這一名稱出現。

在西玉河村域的南沙(榆)河上,元明時建有木製榆河橋,清康熙年間,因大學士納蘭明珠葬於離此地不遠的上莊,其家人重修此橋,即改木橋為五孔石橋,並更名為「永福橋」。該橋長22米,寬5.75米,為條石砌築而成,縫門皆注有白灰漿,條石縱橫連鎖,接縫處用鐵水加鉛水鑄的橋錠,結構嚴謹而堅固,橋旁有石護欄板和望柱,紋飾雕刻古樸、簡潔。《光緒昌平州志》有「永福橋,在州西南榆河上,今水不由故道」的記載。直至民國時期,自關外而來的駱駝隊和羊群還源源不斷地從南口(鎮)而下,經永福橋而趕奔京城。1991年在根治南沙河水利工程中,因石橋破損嚴重且低於水面而被拆除。

西玉河村東臨東玉河村,清代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曾葬於該村南側,俗稱東玉河公主墳。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二十日,寵臣和珅帶長子進宮。乾隆帝見他長得英俊非凡,便賜名「豐紳殷德」,滿語為「福祿興旺」。當得知他和十公主同年出生時,覺得這是姻緣天定,遂將年僅5歲的十公主指配給豐紳殷德。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固倫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完婚。

乾隆帝去世,和珅獲罪而死,豐紳殷德因是駙馬,被大舅爺嘉慶帝寬待,革去爵位後派往漠北任閒職,三年後回京,不久抑鬱而逝。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初十,49歲的固倫和孝公主去世,葬於南沙河南側東玉河村,稱東玉河公主墳。其墓有圍牆、儀門、享殿等,地下有地宮。園中北側中央為圓寶頂,前面有碑亭、享堂等建築,墓園內植有松、柏、銀杏,並有「照應」(墳戶)看守。民國時期因無人看管,墓地已經破落。此後墓園被盜匪拆毀,地宮遭挖掘。上世紀60年代,有人沿盜洞舊跡挖開公主墳地宮。因該墓早已被盜墓賊所盜,所以裡面沒有隨葬品,只有殘破的棺槨及石質供台,而今該墳已無蹤跡可尋。(戶力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