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莆禧城

莆仙歷史文化 發佈 2024-04-25T16:32:54.770700+00:00

抗日戰爭以前,莆禧城- - 直保存較完整,1939 年該城被毀,現在尚殘存東、北兩座城門和月城,以及1335米的古城牆,城內青石鋪設的十字街和城隍廟保存尚好,隱隱透現出了莆禧古城的歷史厚度。

莆禧古城位於莆田忠門半島南端,與湄洲島隔海相望。明洪武元年(1368 年),為加強沿海國防,抵禦倭寇侵擾,設莆禧「守御千戶所」,隸「平海衛」管轄。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福建沿海開始建築防倭軍事城堡,當年拆了莆田東角、遮浪兩處「鎮海堤」石料,築平海城和莆禧城。莆禧城以花崗岩石砌築,城門上還建有城樓。城內建有「千戶所衙門」和糧倉等。抗日戰爭以前,莆禧城- - 直保存較完整,1939 年該城被毀,現在尚殘存東、北兩座城門和月城,以及1335米的古城牆,城內青石鋪設的十字街和城隍廟保存尚好,隱隱透現出了莆禧古城的歷史厚度。


莆禧古城

莆禧古城與惠安崇武古城、霞浦大京城堡同為福建省現存的明代三大抗倭古城,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東南北三面臨海,地勢又高,晴天朝陽出海,嵐光海霧幻作一襲絳紗披掛其間,前人美其名「浮曦」。明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在這裡築城駐兵以御倭寇,「浮曦」也就由方言諧音演變為寓意吉祥的「莆禧」。


明朝初年,倭寇頻頻騷擾我國東南沿海,江夏侯周德興奉朝廷之命負責福建軍事以禦寇犯。周德興指派呂謙拆興化灣南岸鎮海堤石頭構築平海衛城、莆禧所城。原長2300米,牆高7米,寬5米,城垛1049個,警鋪24個,城門4座。上築城樓,並築月樓;城西鑿山為旱壕,寬約6.6米,深約2.7米,長700米,另外三面與海吻合。莆禧石城憑海為塹、鑿山為壕,城若勺,壕似柄,故有「玉柄金勺」之稱。明代莆禧所城常年駐軍1 200多人,他們與當地百姓一起,憑險據守,伺機出擊,把這座海防要塞的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抗倭戰歌。在倭寇最為猖獗的嘉靖年間,興化府城、仙遊縣城、平海衛城相繼失陷,惟有小小的莆禧城巋然獨存。《閩書》載稱:「其人習海,勇敢而和協,聞賊則奮號先登,城以不陷。」


莆禧城古蹟

莆禧城的古蹟有鯉江城隍廟、莆禧天妃宮、莆禧「大參將胡公遺愛碑」、莆禧欽依都司胡公德政碑、甲子欄、八卦井、萬壽井、陳家寨、教場尾、太子宮、九十九級石階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十字街。十字街石板路貫通四城門,縱500米,橫300米,交叉點有圓錐形的凸起稱「蚌龜」,象徵著吉祥如意。明代,沿街商旅雲集,百業繁榮,來莆禧定居的族姓達50個之多。莆禧女人過著「柴破破,米簸簸,戲看看」的輕鬆裕實的生活。莆禧城的衰落,始於清初的截界移民,其後雖有所恢復,但光景已大不如前。



莆禧鯉江城隍廟

莆禧城內的古蹟多蒙上抗倭事跡的傳奇色彩。城隍廟位於城南東門地段,又稱「鯉江城隍廟」,是在宋代供奉司馬聖王(唐名將張巡)的鯉江廟舊址上於明洪武二十四(1391)年建成的。《敕封守御城隍大神碑》載稱: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圍莆禧城50多天,城隍顯靈,「神燈四布,夜夜繞城,寇望而生畏,自潰鼠竄」。事後地方官報奏朝廷,皇帝「嘉異吾城隍守御之功,特詔封城隍大神,賜以黃袍」。清初截界,莆禧民眾被迫內遷,城隍大神也隨之移居涵江鳳嶺,並於康熙五年(1666)闢建涵江「鯉江城隍廟」。後來復界,部分莆禧人又回到家鄉,但神隍大神卻被鳳嶺民眾挽留,只好在莆禧廟重塑城隍金身。莆禧城隍廟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5) 重修,占地319平方米,至今尚存。廟分前殿、中殿、後殿三部分,並以廂房、走廊相連,嚴整密合。廟內有聯:昭新惟有善;燮理總無私。

莆禧天妃宮

莆禧天妃宮位於城內北門,據宋洪邁《夷堅志》推知,這座天妃宮的前身莆禧媽祖廟初建於宋淳熙三年(1176)前,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宋建媽祖廟之一。現存建築系明代所建。據有關史書記載,最初曰崇福夫人廟,後曰浮曦妃祠,明初建置莆禧城時名曰天妃宮至今。清初截界遷民時與界外所有宮廟一樣難逃厄運,被夷為平地。康熙庚申年(1680)復界後原地重建。主體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坐北朝南偏西,依次分前殿、中殿、後殿三進,抬歇山式土木結構。中以兩天井隔間,兩邊有宮房、廊廡,比一般宮廟寬敞,前殿與中殿之間設有多開門扇的隔離闕牆。宮闕前豎兩石柱,宮門兩邊有「碼面窗」一對,宮闕兩翼延伸與邊牆交合處凸出兩小間,內祀柳金二使(千里目、順風耳)。


門楹底部有石獅一對〔系新設置以示吉祥崇肅〕。門框上正中懸掛天妃宮三字匾額,落款有民國年間字樣。門口有三級青石台階下接宮埕,宮埕面積約三百多平方米,前方築一平台,為神事活動供梨園子弟酬神獻演場所。埕右側有一口水井,據傳是宋代人工挖掘供起宮塑神用水之需。宮中前殿、中殿之間天井底花圍中長出一棵千年貞檜,鶴骨龍腰上伸出天井。


宮中主祀天妃,合祀楊公太師,臨水夫人,觀音大士,尊主明王(即土地公)等民間傳統奉祀的神。


莆禧「大參將胡公遺愛碑」

莆禧城東側「千戶所」舊址旁,發現一塊載有嘉慶年間立的古石埤,碑刻有「大參將胡公遺愛碑」八個大字。據記載:碑中所指的「大參將胡公」即是明代抗倭將領胡守仁,系浙江觀海縣人,在戚繼光部下任「忠軍」總哨、把總之職,居低級軍官,為正七品官。雖然胡守仁起初官職不大,品位不高,但從歷史上看,他的能量和作用卻與眾不同。戚繼光在浙江塘頭朱溪邊痛斬義子戚英時,胡守仁被命為監斬官。據載:嘉靖年間,戚繼光在浙江台州大敗倭寇時,義子戚英年輕有為,斬獲最多。但有輕敵之念,驕傲之心。擅自更改義父部署,違反軍令,按兵於台州仙居縣白水洋不動。致使數十名殘倭在林交山浪口與胡守仁部將李彥表所率的二百名新軍展開一場血戰後逃之夭夭。戚繼光怒髮衝冠,催兵到塘頭朱溪邊安營立寨,設立行刑台,要按軍法處斬戚英,並命胡守仁為監守官。胡守仁等部將鑑於戚英雖然有過,但斬獲最多,功可補過。全體跪下請求寬免,繞小將一死。但戚繼光軍紀森嚴,一番理直通天、斬釘截鐵的話,說的胡守仁等諸將都啞口無言。胡守仁接令在手,一時無措,終於把令牌擲出,戚英身首異地,胡守仁悲痛欲絕。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陷莆田郡城,民眾被殺不計其數。明朝廷於四十二年正月派戚繼光二度入閩來莆破倭。戚繼光奉詔後,因兵力不足,在義烏募兵期間,派胡守仁等六支兵馬先行入閩胡守仁入閩後,於三月份抵達建陽紮營待命。在郡城為惡60天的倭寇聞風喪膽,棄城而逃,結剿於平海等沿海各地繼續作惡。此間,戚繼光一路上邊募兵邊訓練,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於四月初八抵達福建。與胡守仁隊伍勢如破竹迅速殲滅了福清和連江的倭點後,直搗莆田。於二十日夜,兵分三路,繼林墩大捷後,向沿海各倭點發起全線進攻。據險結剿在諸林許厝村和分兵赤崎山聯為犄角的三千餘殘倭乘馬頑抗,胡守仁率兵奮力衝擊,英勇殺敵。血戰一個多小時,在各路戚家軍的合圍下,大敗倭寇。這一仗,擒斬倭寇二千四百五十二人。繳獲大量各種兵器,救出被倭寇抓的百姓三千多人。第二天,胡守仁又率兵埋伏各要道,追巢擒斬殘敵一百七十一人。


據《閩台淵源叢書》中記載:由於胡守仁戰功卓著,於嘉靖四十二年起任莆禧「千戶所」守備。擔任忠門半島和湄洲灣全境抗倭禦寇的防務職責。後來又升任福建行都中路參將,統理本營軍務。參將一職為正三品官位,與總等同,皆為各路提督指揮下的武官。鎮守各邊關、海防。胡守仁升任中路參將後,奉朝廷之命,於明萬曆間,率水師據寨於南日九龍山抗擊林鳳、李忠等海盜集團。並在九龍山下南側建有一座「鏡仔宮」以奉祀媽祖海神。此事在《閩台淵源叢書》中也有記載:」明萬曆元年(1573年)林鳳、李忠海盜集團在粵閩沿海大肆擾、殺、掠。被胡守仁率部擊敗後,逃澎湖、淡水和北港等地。


至萬曆三年(1575)被胡軍徹底殲滅。據說:胡守仁率軍追殲林鳳、李忠海盜集團時,海神媽祖顯神靈,從海面颳起一陣西北風、使胡軍戰船乘風破浪、劈波斬敵,以獲全勝。對此,胡守仁認為:戚家軍能勝利地追殲林鳳、李忠海盜集團,除軍民「和協、勇敢」殺敵外、還與媽祖海神助戰分不開。他為報恩。即於萬曆間,特地在九龍山下建造這座「鏡仔宮」奉祀媽祖。此宮通過幾經修復,現煥然一新。


莆禧欽依都司胡公德政碑

清道光年間,南日縣丞,張德靜在《重修鏡仔宮記》中敘:「明萬曆間,欽依胡公因捕盜而建也。」進一步證實胡守仁建造這座「鏡仔宮」確與捕盜有關。南日古代民眾為紀念這位德高望重、建下抗倭捕盜奇功的胡公守仁,特地在「鏡仔宮」門前立一塊「德政碑」。碑中刻有「欽依都司胡公德政碑」。這與莆禧那塊「大參將胡公遺愛碑」,雖年代不同,但內涵相似。兩碑都是讚頌和懷念胡公守仁的豐功偉績。這塊古碑,現都保存完好。對研究莆田地方抗倭禦寇歷史具有真實的價值。也是對後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實物依據。


莆禧「壓煞咒」碑


「壓煞咒」碑座落於莆禧城東(距城基)約五十米處。碑高1.86米,闊71公分,厚16公分。碑頭為圓形,約占全碑高度的五分之一。中間雕有陽文北斗星座,星座左右各雕三朵飛雲,護衛四周。碑頭與碑身之間約二十公分處的正中央,刻一陰文「清」字,接下便為咒語正方,起款題為「呂真人乩制壓煞咒」。左為正方:「惡煞凶神,碎為微庇,南斗北斗,元享利貞;當吾者死,遂吾者利,威光灼灼,築衛佳城」。咒文之後以「急急如律令」收句。咒語全部正文,除「已亥王春」四字外,概為陰文行書,字跡灑脫,富有筆力,不失為一塊石刻書法藝術品。


這塊「咒碑」立於城東,是明時倭寇犯莆,莆禧城被圍困,最後敵我雙方在城東進行激戰,城中官軍、百姓奮力抗擊,結果寇敗退走。事後,城中官軍、百姓出城收死屍,分敵我,別男女,就地埋葬。於是,原來的城東地界,便成了一處墳場。時間一久,便不時有所謂惡煞出現,故就地立碑。以免行人犯煞。至今,所在民眾,每逢喪事,概由城東出入,亦可為證。


再說,古時之「咒」專供口念,雖有文字之記錄,但刻之於碑石上的,不但莆地少見,就是外地也是很少見的。所以,此碑對於研究道教「咒語」之應用方面,是一塊難得的現存資料,而且對研究書法藝術,也是一塊極有價值的文物。


莆禧城東門外

莆禧城東門外約300米處有一地名「火燒坑」,原名「坑邊」村。「火燒坑」以西有「蘆竹厝」自然村(今屬東仙村)。這兩處地名都與抗倭有關。嘉靖四十一年(1562), 倭寇對莆禧城久圍不破,就遷怒於城外之民,被燒殺搶掠的村莊不計其數,當地人深惡痛絕。有一-天夜裡,坑邊村的成年人組織起來,把居住在該村的倭寇殺個精光。第二天,周圍的倭寇聞訊而來,對坑邊村瘋狂報復,村民大部分被殺,村莊被燒成廢墟。為了讓子孫銘記這一- 血海深仇,當地人就把坑邊村改為「火燒坑」。據說,戚繼光平息倭寇之後,坑邊村一個流落在外的姓沈村民回到家鄉,看到村莊已化為灰燼,只好在「火燒坑」以西的地方用蘆竹搭蓋茅屋居住,後來,這地方人口繁衍起來, 「蘆竹厝」也就成了村名沿用至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