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對豪格究竟有多狠?將其廢為庶人,妻子據為己有,死因成謎

史小晉 發佈 2024-04-26T08:42:51.996070+00:00

順治五年三月初六,僅僅在將鄭親王濟爾哈朗、兩黃旗與鑲藍旗中擁護順治帝的大臣被議罪後的次日;多爾袞便迫不及待地製造了肅親王豪格的冤獄。

順治五年三月初六,僅僅在將鄭親王濟爾哈朗、兩黃旗與鑲藍旗中擁護順治帝的大臣被議罪後的次日;多爾袞便迫不及待地製造了肅親王豪格的冤獄。

關於豪格的罪名其實都是拼湊起來,很多都是無中生有,比如:

征討四川2年時間,卻還有的地方沒有平定

豪格並未對跟隨自己一起出征的將領希爾艮冒功一事並未進行處理

屢教不改,對攝政王的申斥不引以為戒

......

諸位王公大臣商議後的決定是將肅親王豪格處死;但是因為順治帝不同意,多次下旨阻攔多爾袞,才沒有直接將豪格處死。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此時的順治帝不過才11歲,還沒有親政,自然還沒有能力救自己的兄長;孝莊太后再一次救了皇太極的長子一命,讓順治帝以皇帝的名義表個態而已。

多爾袞見不能直接將豪格處死,便將豪格幽禁了起來,並將他所屬的兵馬全部剝奪,占為己有;豪格無端被誣陷入獄,自然是悲憤至極,發誓絕對不可能對多爾袞低頭。

次月豪格死在了獄中,不過才40歲。

年輕力壯的為何死得這麼突然呢?

有人說是多爾袞謀殺的,有人說是被獄卒折磨而死。總歸不管豪格究竟具體因何而死,都跟多爾袞脫不了干係。

豪格死後,多爾袞便將豪格的妻子博爾濟錦氏強行納為自己的妃子。

順治五年二月,凱旋迴京,三月,被多爾袞構陷削爵,事後被幽禁,同年四月死於獄中,時年四十歲。順治七年正月,多爾袞與兄阿濟格各納其福晉一人

兄長冤死在獄中,妻子被多爾袞霸占,讓年幼的順治帝感到無比的震驚。豪格是大清戰功赫赫的開國親王,就這樣被廢為庶人,不明不白死在了獄中,怎麼能不讓人寒心呢?

皇位之爭豪格與多爾袞均沒有如願

1643年皇太極在清寧宮的南炕上病逝,白天的時候皇太極還在處理朝政,到了晚上卻突然病逝。因為病逝的突然,並沒有留下傳位的詔書,也就是說誰繼承皇位成了一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皇太極在世時曾想要建立「父死子繼」的皇位繼承制度,皇太極曾將宸妃海蘭珠所生的皇八子立為皇太子,只可惜皇八子福薄,早早便夭折了;之後再也沒有確定皇太子的人選,也沒有正式頒布關於「父死子繼」制度的聖旨。

如此一來,只能是按照太祖努爾哈赤留下的「八王議政」的方式選出新的皇位繼承人。而且皇位繼承人的人選不僅可以是皇太極的兒子,也可以從皇太極的兄弟中產生。

皇太極的兒子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有三位:

皇長子肅親王豪格

皇九子福臨

皇十子博穆博果爾

皇太極帝的兄弟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有四位:

禮親王代善

阿濟格

睿親王多爾袞

多鐸

其實這七個人中最有實力也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就是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兩個人都是戰功赫赫的親王,實力相當,誰也不肯想讓。

阿濟格與多鐸是多爾袞的同母胞兄弟,自然是支持多爾袞;代善雖然有資格,但是已經年邁,自然沒有了爭奪皇位的野心。而福臨與博穆博果爾一個6歲,一個只有兩歲,一無戰功,二無功績,確實也沒有競爭的實力。

皇太極病逝後,真正爭奪皇位的便是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

但是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也想為自己的兒子一爭,畢竟莊妃的背後不僅有皇后哲哲的支持,還有整個蒙古科爾沁草原的支持,更何況在大清初期「滿蒙聯姻」是國策,若是福臨能登基稱帝的話,便是對「滿蒙聯姻」最好的支持。

為此在索尼提出要擁立肅親王豪格時,莊妃以「滿蒙聯姻」為突破口,成功讓索尼改為「堅決擁護皇子」。在索尼臨走的時候莊妃提醒索尼:「兩黃旗向來都是由皇帝親自掌管,現在肅親王掌管的可是正藍旗....」

此話讓索尼恍然大悟:若是肅親王豪格登上皇位的話,兩黃旗大臣的利益必然受損;索尼作為兩黃旗大臣的核心骨幹,自然要為兩黃旗大臣的利益考慮。

而多爾袞呢?

在「八王議政」之前,多爾袞曾找到索尼,問索尼兩黃旗大臣的意見。索尼直言不諱:「先帝有皇子,肯定是從皇子中選擇一位繼承皇位」。

「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索尼的回答讓多爾袞很是受挫,讓多爾袞不得不考慮一種新的有利於自己的解決方案。更何況多爾袞很清楚莊妃想讓自己的兒子福臨登基,而非自己;多爾袞確實也喜歡莊妃,只是以前礙於莊妃是自己嫂子,不敢有別的想法;如今兄長皇太極已經病逝,「兄終弟及」多爾袞可以繼娶莊妃。若自己不能直接登上皇位,可以暫時「以退為進」:扶持皇九子福臨坐上皇位

很快便到了崇德殿議政的日子,果然如多爾袞所料,兩黃旗大臣堅決擁護「先帝的皇子」繼承皇位,而兩百旗則是堅決支持自己登上皇位。如此相爭不下的局面下,肅親王豪格直接耍脾氣退出了崇德殿,多爾袞決定「以退為進」,主動提出:「既然肅親王主動退出並不願意繼承皇位,那我們就將先帝的皇子福臨立為新帝,大家說好不好?」

將福臨立為新帝,對兩黃旗大臣來說利益絲毫不受損,自然是同意;

多爾袞緊接著提出讓鄭親王濟爾哈朗與自己一起輔佐年幼的福臨,如此一來以鄭親王為首的鑲藍旗大臣們也都贊成,福臨登基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以說若是沒有多爾袞的話,肅親王豪格必定登上皇位;

若是沒有豪格在的話,睿親王多爾袞也必定會登上皇位;

正是因為兩位親王勢均力敵,誰也不肯相讓,才讓年僅6歲的福臨有機會登基稱帝。

在多爾袞的眼裡:年幼的福臨只是自己「以退為進」最好的籌碼,而豪格則不同,是與自己爭奪皇位真正的仇人。

而在豪格的眼裡呢?自然也不會去痛恨年幼的福臨,而是痛恨主動提出扶持福臨登基的多爾袞。所以在福臨登基以後,二人之間的戰爭才剛剛開始,豪格雖比多爾袞年長3歲,但不如多爾袞善謀,在多爾袞一步一步的算計中,豪格終於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含冤而死。

豪格被廢為庶人

「八王議政」決定好新帝人選後,諸位王公當眾宣誓對福臨忠心耿耿;在諸位王公宣誓後的第八天,兩黃旗大臣以索尼、鰲拜等人為首共207人,一起再次宣誓竭盡全力效忠於福臨。之後索尼、譚泰、鰲拜等六人再次在三觀廟立誓:

輔佐幼主,六人如一體

兩黃旗大臣如此團結一致,若是能一直如此下去等到幼主福臨成年、親政以後,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多爾袞的輔政之權去掉。

但是索尼等人小瞧了多爾袞的抱負,更低估了多爾袞的野心。

多爾袞十七歲初次上戰場便出手不凡,被皇太極授予「墨爾根代青」的尊號;從一個小貝勒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碩睿親王,現在又怎麼可能因為立誓而屈居人下呢?

很快鄭親王與多爾袞由「輔政」變成了「攝政」,由濟爾哈朗與多爾袞二人獨斷朝政;順治元年正月鄭親王濟爾哈朗主動示弱,傳諭內三院:「凡是衙門的事務,都要告知我鄭親王與睿親王知道,若是有記檔的,全部要想告知睿親王,在檔子上記名字,也要先寫睿親王的名字。」

「今後,凡各衙門辦理事務,或有應白於我二王者,或有記檔者,皆先啟知睿親王,檔子書名,亦宜先書睿親王名,其坐立班次及行禮儀注,俱照前例行。」

就這樣,皇太極去世還不到半年,多爾袞已經成為大清真正掌握實權的首席攝政王,跟當時福臨繼位稱帝時的誓言完全不同了。

到了四月初一,固山額真河洛會等人狀告肅親王豪格,有七件事情:

第一、豪格曾說:「睿親王身體多病,怎麼可能一直攝政,你們受我的恩惠應當效忠於我」

第二、豪格說:睿親王將五牛錄的人都給了碩塞阿哥,究竟是什麼意思?

第三、豪格說:「睿親王並非是有福氣的人,身纏有病,能活多久?」

第四:豪格說:「塔瞻公,是我姨母的兒子,圖爾格素向來與我關係好,他怎麼能忘了我呢」

......

河洛會狀告豪格這樁案子,豪格的問題還是挺多的:

對睿親王很是不滿,多次詛咒睿親王並非有福之人

對皇位還沒有私心,結交大臣

豪格識人不明,以為索尼等人會一直對自己忠誠,結果贊成福臨登基

豪格辱罵那些背叛他的人,結果卻對河洛會這樣的人深信不疑

結果被河洛會這樣的人背後捅了一刀,被多爾袞削了爵位。

河洛會狀告豪格這樁案子,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河洛會已經成為多爾袞的人,河洛會背叛了曾經的舊主豪格。豪格對河洛會深信不疑,幾乎是將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會告之,結果卻因河洛會被削掉了肅親王的爵位,廢為庶人。可見「識人」有多重要!

不過此時的多爾袞還並未完全掌握大清的權力,所以還不敢直接將豪格處死,只是讓豪格在盛京的家中閉門思過,之後豪格又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了不少功勞。

豪格恢復親王爵位,被迫出征四川

雖戰功赫赫,仍被迫下獄

到了順治元年十月,大清入關,順治帝封賞功臣、大赦天下:

將多爾袞的同母胞兄弟阿濟格與都鐸全部封為和碩親王

在這樣的情形下,多爾袞不得不將豪格和碩親王的爵位恢復。

豪格雖然恢復了親王的爵位,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未來的路還是兇險異常。所以做事變得小心翼翼,盡心盡力。

但即便是如此,「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多爾袞仍舊可以找到豪格的罪狀:順治三年,豪格被多爾袞派去四川攻打農民軍,擊敗了大西軍,奪去了四川。但即便是戰功赫赫,仍舊讓多爾袞找到了讓豪格下獄的理由。

順治五年正月,豪格從四川返回京師;

僅僅兩個月以後,豪格就被下獄,罪狀有兩條:

第一、梅勒章京希爾艮與護軍統領爭奪功勞,豪格並沒有處理這件事情;

第二、豪格想要將機賽擢升為護軍參領

經過諸位王公貝勒審理豪格的案子,得出的結論是豪格故意隱瞞希爾艮冒功一事,皇上已經多次下旨不要將機賽升為護軍參領,豪格並未遵旨。

如此一來豪格便成為「諸位貝勒都憤怒的對象」,理應被處死。

其實豪格的這兩條罪名都不成立,希爾艮本就是多次立下戰功之人,又何須去爭奪功勞呢?

就算是豪格一時間沒有對希爾艮的案子進行審理,但也不至於被處死。

另外機賽被擢升為護軍參將領也是名正言順的事情,機賽雖然是罪人之後,但是在太祖太宗時期罪人之後也有很多屢次升遷的例子。

說到底豪格之所以被議罪,多爾袞在意的還是豪格曾經與多爾袞爭奪皇位。

其實豪格之所以前往四川也是不得已,自己本身並不想去。多爾袞原本就想要將征剿西北軍的功勞給自己的親信河洛會,只是沒想到河洛會膽小如鼠,陝西境內的農民軍都沒能剿滅,更何況是進軍四川呢?

於是多爾袞便將四川這塊難啃的骨頭給了豪格,將豪格任命為靖遠大將軍,率兵前去征討西北的農民軍張獻忠。同豪格一同前往四川的還有很多多爾袞痛恨的兩黃旗大臣,豪格很清楚自己必須要要打贏這場仗,若是敗了必死無疑,因為這是多爾袞給自己的圈套。

好在豪格在四川大獲全勝,但即便是如此,多爾袞仍舊給豪格羅列了多個罪名。

罪名都是七拼八湊起來的,大多都是無中生有的罪名。

但即便是如此,諸位王公大臣給豪格最好的結論是:處死。

好在順治帝一再下旨阻攔處死長兄豪格,才保住了豪格一命。

「如此處分誠為不忍,不准行」

多爾袞還是要給順治帝與孝莊幾分面子的,並沒有直接將豪格處死,但是削掉去爵位,將其幽禁了起來。

身為大清開國親王,僅僅因為這兩小事就要被幽禁削爵,可以看得出在當時朝中之事都是多爾袞一人說了算,其他的議政大臣全部都依附於多爾袞。

被冤枉入獄的豪格自然是悲憤不已,但此時的朝中確實沒有人能制衡多爾袞,救出豪格。

豪格被幽禁的次月,便死在了獄中。

有人說是豪格悲憤憂鬱而死,

有人說是絕食而死,

有人說是被獄卒折磨而死

但不管怎麼說,豪格年僅40歲,年輕力壯還能上戰場殺敵立功,卻憋屈死在了獄中,確實是可惜。

更過分的是,豪格死後:

多爾袞與兄長阿濟格,一人占了豪格的一個福晉。多爾袞強占的是博爾濟錦氏,這位博爾濟錦氏是多爾袞原配的妹妹。

豪格的正藍旗也被多爾袞強行霸占,按理說豪格死後,正藍旗應當歸順到順治帝麾下,但是多爾袞以「加強護衛」為由,直接霸占了正藍旗。

多爾袞一箭三雕:

逼死豪格

霸占其妃子

還強占其正藍旗

順治帝很是同情自己的兄長,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自己的兄長;但畢竟沒有親政,手裡沒有實權,只能眼睜睜看著兄長慘死獄中。

一直到順治八年,多爾袞病逝後,順治帝才得以將兄長復封為肅親王。

順治十三年,將豪格追封為肅武親王,並且立碑紀念豪格的功勞。

結語

豪格作為皇太極的嫡長子,是皇太極繼妃所生的兒子,戰功赫赫,原本即便是不能登上皇位,也可以做一位頗有威望的藩王,但在他的身上卻發生了三件不幸的事情:

第一大不幸:父皇突然病逝,並沒有留下傳位詔書,也沒有建立「父死子繼」的皇位繼承制度,讓自己的叔叔多爾袞有了跟自己爭奪的資格;

第二大不幸:自己雖然戰功赫赫,頗有謀略,但是性格上有缺陷:優柔寡斷。讓自己在爭奪皇位中,直接退出了。

第二大不幸:順治帝登基後,雖然自己是平定農民軍的大功臣,卻被冤入獄;就連順治帝與孝莊太后都不能出手相救,最終死在了幽禁之所。

不得不說,實在是可惜。

參考資料:

《清史通鑑-性情天子清世祖順治》

《孝莊皇后傳》

《多爾袞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