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在意平凡,只要全力以赴——成都理工大學

和珅真實 發佈 2024-04-26T12:01:25.124064+00:00

一、學校簡況及歷史學校成都理工大學是雙非一流本科。成都理工大學是教育部與四川省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有成都和宜賓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887畝,校舍建築面積144.7萬平方米。

一、學校簡況及歷史

學校成都理工大學是雙非一流本科。成都理工大學是教育部與四川省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有成都和宜賓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887畝,校舍建築面積144.7萬平方米。 成都理工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56年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是共和國建國初期創辦的三所地質院校之一。 此後歷經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學院的歷史時期,2001年合併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組建成都理工大學。

二、上熱搜這事兒,我們學校很熟

自從學會了網絡衝浪,高調的成都理工大學時常會猝不及防「火一把」。

「學校又上熱搜了!」2018年5月20日,校學生會連夜在學校香樟食堂門口的40餘節台階上,密密麻麻貼滿了表白學校、老師和同學的情話,520句情話組成了一顆愛心,一時「爆紅」網絡,還吸引了不少網友前來拍照「打卡」。據說當天還有不少同學接受了新聞採訪,獻上了自己的熒幕「處女作」。

「5·20」之後,溫暖的情話階梯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你要是來到成理,一定要去參觀參觀,那麼多的情話,總會有一句,悄然入你心。在這裡我先提前透露幾句給大家品一品:

「成理,我喜歡你,像風走過了八千里地,不問歸期。」「神的愛情從希臘開始,我的愛情從你開始。」

如果情話不能擊中你的心,那我們還有「網紅食堂」可以抓住你的胃。

身在亞洲美食之城,成理的美食自然也不會含糊。《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了一條微博,網絡閱讀量超過百萬,主角就是我們學校的「香樟美食城」食堂。重慶萬州烤魚、老北京炸醬麵、陝西肉夾饃、山西餄餎面……在這裡,無須踏遍山河,也可品盡人間風味。僅僅三層樓的食堂,還配有電梯。你如果在食堂三樓的自助餐廳或西餐廳過生日,能讓你不出校園,就體驗到高規格的派對。這裡,就是我們成理人心中的「國際樟」。

學校芙蓉食堂的黑科技也上過熱搜,食堂在智能餐盤裡植入了晶片,吃飯時你可以直接自取,不用擔心食堂阿姨手「抖」。學校還有美食文化節,節日期間,你可以一邊欣賞少數民族同學帶來的蘆笙舞和竹竿舞,一邊喝特色米酒,嘗氂牛肉、藏香豬,更有烹飪大賽請你當評委。

很多人更喜歡留在學校的食堂吃飯,而不是外出覓食,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學校食品的安全絕對有保障。四川電視台《走進後勤》的欄目,特意報導了我們學校中央廚房的食品加工生產線。在這裡,食品安全有營養,你只管敞開肚皮放心吃。

或許你會質疑,這種「高調做網紅」的行事風格,似乎和理工男的氣質不太契合,這絕對是一種誤解。儘管學校名稱被冠以「理工」,但其實我們是一所綜合類高校,於是當藝術的氣息與窮究於理的氛圍相融相嵌,總能碰撞出驚喜,像知乎創始人周源、《創造營》舞台上的劉念,都從這裡走出。

三、和億萬年前的恐龍聊聊天

沒錯,我們學校有恐龍化石。這是一張當之無愧的成理名片。

在地鐵理工大學站,那幅由120萬顆馬賽克鑲的恐龍壁畫十分驚艷,其原型就是學校博物館裡珍藏的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這是迄今亞洲發現較完整、最大的恐龍化石,它的出現,據說震驚了世界。經專家研究,合川馬門溪龍是距今1.4億年的晚侏羅紀物種,在侏羅紀末全部滅絕。這個國寶級的化石,因為不能奔波,很多國外的研究單位要求「看一眼」,都只能運送複製的替身去展出,即使是替身,都曾與蘇聯的衛星一起成為世博會上僅有的兩個被指定參展項目。後來,還發行了專門的紀念郵票。

這樣舉世聞名的珍寶,自然也成了很多成理新生入學參觀的首選。

帶著一絲敬畏,我在開學後不久就抽空去了趟博物館,只要持有成都理工大學的學生證,就能免費參觀。一進門,我像是穿越到了侏羅紀時代,第一眼看到的是長達22米、高3.5米,頭尾分別挨著南北兩面牆的合川馬門溪龍骨架,它不愧是鎮館之寶,站在它身邊只會顯出自己的渺小。博物館裡還有恐龍蛋、鸚鵡嘴龍等化石,我這是進了恐龍窩嗎?太奇妙了!

能有如此奇妙的體驗,我都羨慕自己。

四、跟著導師來一場「華麗的冒險」

每到期末,你會看到一批批拉著行李箱的成理人相繼離開校園,不過他們可能並沒有各回各家,而是驅車去往同一個地方--實習基地。我們學校設在峨眉山和馬腳垻的兩大實習基地頗有名氣,基地里不僅有基礎的教學樓、宿舍樓,連球場、娛樂室也一應俱全,實習期間不用擔心天高地遠,生活枯燥,甚至還會有一些奇遇。

實習期間,去野外的話得很早出發,早上風很大,能吹得人直發抖。不過天氣好的時候,你能站在山頭看日出,沿途還能找到核桃、野生獼猴桃嘗個鮮。有時跟著老師在山上爬坡,因為沒有路,就只能往與人齊高的草叢裡鑽,至於會碰見什麼動物,就看自己的造化了,反正在峨眉山,總會跳出幾隻猴子來倒騰你的書包。

「那你們不害怕嗎?」「怕也要上啊!」

在神秘未知的天然溶洞,借著手電微弱的光影,我們穿過古墓般的狹窄通道,頭頂奇形怪狀的石鐘乳,散發出詭異的氣息。這樣的冒險,讓每個經歷過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種澎湃的求知慾。

我曾採訪過幾個常帶學生出野外的教授,從他們的科研成果中就能看出他們是真的「走了很遠」。比如伊教授,他是沉積地質院的「寶藏教師」。25年來,除了4年前做心臟大手術時缺席,他每年都要去青藏高原。在那兒,伊教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成了藏區有名的「活地圖」。他和團隊驅趕過搶奪臘肉的土狼,與野氂牛上演過「生死時速」……在這樣一批優秀學者的帶領下,我們明白了怎樣才能自稱為「棟樑」那就是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