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長三角人文歷史!浦東歷史博物館全新臨展述說宜興紫砂壺的前世今生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4-26T22:55:43.599965+00:00

正是喝春茶的好時節。一杯好茶,自然離不開一把好壺。近日正式開放的浦東歷史博物館,最近推出第二個臨展「百花壺韻——紫砂壺藝術展」,述說宜興紫砂壺的前世今生。這也代表著這座全新的浦東文化地標,關注視角已從浦江之東進一步擴展至長三角人文歷史。「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

正是喝春茶的好時節。一杯好茶,自然離不開一把好壺。近日正式開放的浦東歷史博物館,最近推出第二個臨展「百花壺韻——紫砂壺藝術展」,述說宜興紫砂壺的前世今生。這也代表著這座全新的浦東文化地標,關注視角已從浦江之東進一步擴展至長三角人文歷史。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這是清代詩人汪文柏在《陶瓷行》裡對宜興紫砂壺的讚美。本次展覽主要分三個部分,一為明清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紫砂壺精品,二為當代名人的紫砂壺作品,三為紫砂壺雜件。觀眾走進展廳,就仿佛步入一間文人書齋:博古架上,一把把紫砂壺風格雅致、形態各異;紫砂壺面上,花鳥魚蟲,盡顯風雅。

通過展覽,觀眾得以全面了解紫砂壺的工藝發展史。紫砂壺最早出現於宋代,明嘉靖到萬曆年間為成熟期,明末清初進入繁榮時期,紫砂壺的工藝走向頂峰,壺面出現了裝飾紋樣和花樣圖案以及多種不同造型。一直到現代,紫砂壺走到了鼎盛時期,無論是紫砂壺的泥料質地還是工藝流程,都加入了現代元素,製成的紫砂壺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展覽中就呈現了多件由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宜興陶藝全手工技術傳承人朱建平燒制,被譽為「花王」的畫家方攸敏繪製的紫砂壺精品。

製作一把好壺,增添壺藝的形、神、氣、韻,離不開背後的工匠精神。在展覽的雜件部分,集中展示了木搭子、竹拍子、矩車、尖刀、鰟皮刀、轉盤等制壺工具。這些工具或木或石,或竹或角,或普通或新奇,它們的創製、改進,無一不是歷代制壺人的心血所成。

此次展覽將免費持續至3月12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