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繳獲了28門山炮,編成美式炮兵營,能裝備多少部隊?

熊熊講武 發佈 2024-04-27T03:45:01.673018+00:00

近代戰爭中,火炮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民國初年的北洋陸軍師中,就配備了相當數量的火炮。不過在此後的軍閥混戰中,各勢力的編制和番號越來越大,而外購火炮的來源卻並不那麼通暢,再加之國內兵工廠製造的火炮型號落後、產量不大,因此各路軍隊中裝備的火炮數量就不多了。

近代戰爭中,火炮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民國初年的北洋陸軍師中,就配備了相當數量的火炮。

不過在此後的軍閥混戰中,各勢力的編制和番號越來越大,而外購火炮的來源卻並不那麼通暢,再加之國內兵工廠製造的火炮型號落後、產量不大,因此各路軍隊中裝備的火炮數量就不多了。

在1930年時,東北軍因為有瀋陽兵工廠的緣故,因此配備了較大規模的火炮;晉綏軍因為有太原兵工廠的因素,也裝備了為數不少的火炮。而中央軍當時裝備的火炮,其實都還不算多。

一直到1930年代初期,國府在整軍中加強了一部分炮兵建設,這才組建了一些比較現代化的炮兵部隊。但相較於全國軍隊的龐大規模而言,火炮數量當然還是不多。

而我軍當時的炮兵部隊就更少了,山炮只有為數不多的幾門,絕大多數炮兵裝備的就只是迫擊炮。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軍除了一些獨立炮兵團外,大部分步兵師一級也是沒有山野炮的,後來是以迫擊炮營來充實。八路軍改編初期只有1個山炮連,新四軍甚至就1門炮。

整個抗戰中,國軍依靠國內兵工廠大量製造迫擊炮,同時通過蘇援、美援維持和擴充炮兵部隊。我軍則依靠對敵繳獲,以及兵工廠自製迫擊炮,也擁有了一定規模的炮兵。

抗戰勝利後,國軍接收了關內100多萬日軍的武器裝備,另外又繼續接受美援,因此獨立炮兵和軍師炮兵的規模擴充很快。我軍在東北接收及搜集了一部分原關外日軍的火炮,也組建了初具規模的炮兵部隊,而關內部隊的炮兵則主要依靠繳獲。

比如華東方向的我軍,在1947年初的魯南戰役中,一次就繳獲了48門美式榴彈炮。加上繳獲的山野炮、此前宿北戰役繳獲的火炮、此後萊蕪戰役繳獲的火炮,使得華野除了能組建特種兵縱隊外,各縱隊、師的炮兵也有了很大發展。

大家可能要問了,那隨後的孟良崮戰役中繳獲火炮的情況又如何呢?這首先要看整編第74師當時的炮兵裝備情況了。

按照國軍主力部隊的建制,整編第74師應該編成1個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營,但是不知為何該師的情況比較特殊,一直沒有在本師建制內編齊榴彈炮。

不過因為整編第74師是主力部隊的緣故,倒也不至於沒有美式榴炮可用,可以從獨立炮兵部隊中配屬給它。甚至還從戰車部隊中劃撥了1個連,加強給整編第74師使用。

但是在孟良崮戰役時,因為山區作戰的緣故,這些榴彈炮和戰車留在了臨沂,沒有直接參戰,實際隨著整編第74師作戰的是該師下屬3個整編旅的所屬炮兵。

整編旅炮兵就是原先的美式步兵師炮兵原原本本的編制,當時整編第74師的整編第51旅、57旅、58旅都有這樣的炮兵營。

按照美式山炮營的編制,這個營全營有770人,下轄三個4門制的山炮連,總計裝備有12門山炮。除了山炮外,該營的其他裝備也不少,計有24挺輕機槍、65支衝鋒鎗和212支步槍。

由於美式山炮比較輕便,因此在孟良崮戰役中該師3個山炮營全部出動,並作為實際上的整編第74師所屬的最強大火力使用。

不過因為火炮保養以及炮兵數量不足的原因,該師在孟良崮戰役中實際是帶了29門炮參戰,並不是以齊裝滿員的狀態參戰的。

按理說這些火炮的數量也不少,不過因為整編第74師在遭到攻擊後,進退失據,導致炮兵的騾馬胡亂奔走,一時間火炮難以找到穩定的陣地發射。

待到該師被圍在孟良崮時,又因為地形原因,實際使得火炮難以施放,效能大為降低。而華野進攻的炮兵雖然也沒有用上大口徑火炮,但發射陣位很好,孟良崮又是石頭上,因此火炮造成的殺傷很大。

整編第57旅旅長陳噓雲稱:我的旅剛跑到山腰,隊伍來不及展開,就被迫應戰了,貴軍炮火出乎意料的猛烈和準確。我看見部下的團營長多數負傷,士兵沒有掩體,石子飛起來也打人,山地作戰太不利了。

整編第51旅151團副團長的王克己亦說:整74師的炮在山上擺在那兒,但與解放軍過於接近,各炮火失去射擊作用,都成了無用之物。騾馬和特務人員(指炮兵技術兵),在解放軍火力攻擊下,滿山亂跑,到處人喊馬叫的一片混亂情形。

最終整編第74師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就被全殲,該師所攜帶的武器裝備大部分被繳獲,其中就包括了28門山炮。

至於為什麼帶了29門,被繳獲的卻是28門,這是因為還有1門炮被掩埋,當時打造戰場時沒有發現。後來整編第9師抵達戰場後,又給刨了出來。

當然,一仗繳獲28門美式山炮,這個戰果也相當不小了。

如果按照「三三制」的裝備原則,當時這些炮可以組建3個美式炮兵營。如果配置要是稍微低一些的話,編成4個山炮營也可以。

當然,給每個炮兵營少配幾門炮,這並不太符合編制規則。不過在當時的作戰中,首先要解決的是有無,然後才是編制的齊整。

華野部隊在初步整編之後,除了特種兵縱隊外,光是帶數字番號的縱隊就有12個。

縱隊相當於國軍的軍或整編師一級,師相當於國軍的師或整編旅一級,國軍野戰部隊有炮兵,那我們也得有。

當然一開始肯定達不到對方的裝備數量,那麼先把攤子鋪開,讓各部起碼有炮兵支援,順便熟悉炮兵火力戰和步炮協同作戰,並培養相應的技術人才總是需要的。

所以我們現在看當時編配的一些炮兵團、炮兵營,其實編制並不齊整,甚至說裝備型號還有些雜亂。但是,此後的仗越來越大,繳獲都是陸續會有的,所以攤子先鋪開,然後再做大做強,這就是必由之路了。

尤其是華東方向的我軍作戰,繳獲火炮並為己所用的戰例很多,也非常典型,以上孟良崮戰役繳獲如此,其他很多知名的戰役也是一樣。

當然除了山炮外,再高的還會有榴彈炮、野炮繳獲,再低的還有戰防炮、輕中重迫擊炮,甚至火箭筒的繳獲。只要能打勝仗,那就什麼都有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