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兄終弟及——宋宣公宋穆公爭相禪讓致宋國禍亂

南池春秋 發佈 2024-04-27T06:52:30.435170+00:00

在堯舜禹時期,堯傳位於舜,舜傳為於禹,這讓禪讓成為了一種美德。然而到了西周時期,周禮規定了嫡長子繼承制,即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如果嫡妻無子,則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貴妾之子。即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在堯舜禹時期,堯傳位於舜,舜傳為於禹,這讓禪讓成為了一種美德。然而到了西周時期,周禮規定了嫡長子繼承制,即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如果嫡妻無子,則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貴妾之子。即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也是周王朝維繫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經過西周春秋幾百年的發展,嫡長子繼承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繼承中的矛盾衝突,有效地避免了統治階級內部兄弟之間為爭奪權位和財產的繼承而引發的禍亂,從而維護了王權的威嚴和社會的穩定,使得諸侯家族得以延續。

然而在宋國到了宋宣公時期,因為宋宣公和宋穆公兩兄弟的迷之操作,導致宋國發生了國君之爭的內亂。

話說宋武公去世後,他的大兒子子力繼位,是為宋宣公;除了宋宣公以外,宋武公還有個兒子叫子和。宋宣公和公子和兩兄弟關係十分要好,有一次,宋宣公對弟弟公子和說道,「弟弟,我對我孩子的愛,遠不如對你的愛,如果作為宋社稷宗廟的主人,我覺得我的兒子與夷遠不如你,你何不以後做宋國國君呢?」公子和沒敢答應。

宋宣公十九年,宣公病重,他把所有大臣和公子和叫到身邊來,說道,「父死子繼,兄死弟及,這是天下的通義。我想立子和為君。」公子和再三推辭,最後才肯接受。

這裡宋宣公說兄死弟及是天下的通義,其實是參考了宋國的先輩商朝。宋國是商朝的後裔,在商朝早期實行的便是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直到商後期,王位繼承才逐漸向嫡長子繼承制轉變。

不久,宋宣公病逝,他的弟弟公子和繼位,是為宋穆公。宋穆公九年時,宋穆公也病重,於是宋穆公召見司馬孔父嘉和宋宣公的兒子與夷前來。對著孔父嘉說道,「我的哥哥宋宣公因為我而沒有把國君傳給他的兒子與夷,我不敢忘記。等我死去,請您事奉與夷來主持國家事務。」

孔父嘉說道,「可是群臣們都願意侍奉您的兒子公子馮。」宋穆公則說,「不行,先君認為我有德行,才讓我主持宋國的社稷。如果我丟掉道德而不讓位,那還能說什麼道德呢?」

與夷聽後說道,「先君不把國家交給臣而交給了國君你,是因為你可以做宋國社稷宗廟的主人。現在你把國家交還給我,這不是先君的意思。」

宋穆公則說:「先君當時沒把你趕走,就可以知道他的本意,我現在只是攝政。」 於是宋穆公驅逐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公子馮和公子勃,並對他們倆說,「你們是我的兒子,活著不要相見,死了也不要相哭。」公子馮和公子勃被驅趕到了鄭國。

同年冬,宋穆公病逝,他的侄子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而公子馮最終將殺死宋殤公,自立為君,即後面的宋莊公。

宋宣公和宋穆公這兩兄弟因為仁德而互相禪讓,這本是出於美德,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破壞了傳承已久的嫡長子繼承制使得宋殤公和宋莊公這兩位堂兄弟之間的產生了仇恨,繼而引發了兄弟相殺的內亂。

正如《公羊傳》所說,「莊公馮弒與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為之也。」可見後來的宋國內亂,起始於宋宣公的禪讓之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