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百億補貼後果猜想 京東買菜會憑供應鏈優勢擊倒叮咚買菜們?

掌鏈傳媒 發佈 2024-04-27T09:42:15.573974+00:00

「低價是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基礎性武器。」劉強東在去年雙11大促如是說。為迎接今年即將到來的3·8大促,3月6日晚8點,京東百億補貼將全面上線。劉強東也重啟京喜,爭奪下沉市場,以低價直擊拼多多、抖音電商。

「低價是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基礎性武器。」劉強東在去年雙11大促如是說。

為迎接今年即將到來的3·8大促,3月6日晚8點,京東百億補貼將全面上線。劉強東也重啟京喜,爭奪下沉市場,以低價直擊拼多多、抖音電商。

百億補貼之下,京東還低調測試前置倉模式下的「京東買菜」,戰火燒香美團買菜、淘菜菜、叮咚買菜、多多買菜等買菜平台。

在劉強東隱退四年中,「越來越貴」似乎成為京東的標籤,京東不再「親民」。拼多多、抖音電商、快手電商等憑藉低價和流量優勢迅速崛起。

有消息稱,京東買菜採用前置倉物流模式。京東買菜的入局對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現有的買菜平台有什麼影響?能動能玩轉前置倉物流模式?


一、京喜復活與京東買菜


借補貼布局下沉市場,京東不是第一家。拼多多憑百億補貼在低價市場迅速站穩腳跟。

這也不是京東第一次瞄準下沉市場。早年京東就是依靠「低價」起家,打敗了蘇寧和噹噹。但隨著京東以自營物流打造品質電商人設後,價格上似乎越來越疏遠價格敏感性消費者。

2020年,京東對標拼多多成立京喜事業部。疫情下,眼看抖音電商、快手電商崛起,京喜卻沒帶來驚喜。到2022年7月,京喜事業群部分員工被納入新建同城購業務部,剩餘的也轉入其他部門。


讓京東最引以為傲的3C板塊,也在疫情下被拼多多蠶食。2022年第三季度,京東的數碼家電產品營收增速創2019年以來同期最低點,僅為7.6%。第二季度,這一數據甚至為0。而拼多多近年來憑巨額補貼,數碼產品已獲得較高的客戶粘性。


此外,京東的營收增速在逐漸放緩,而拼多多去年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5%,達355億元。

而且主打「興趣電商」的抖音也來勢洶洶,劉強東或真有些坐不住了。

如今被廢的京喜牌子被劉強東重新拾起,別有一番意味。劉強東曾表示,「低價不僅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是全球所有零售商永恆不變所有競爭力的根基」。

京東此次重啟京喜,並將百億補貼與京東買菜幾乎同時拉入大眾視野,似乎是在加快腳步,再攻下沉市場。但下沉市場打什麼?

此次被媒體關注的京東買菜也是京東淘金下沉市場的突擊隊。但物流直營化、重資產的的京東如何以建立成本和體現的雙優勢?

京東選擇了前置倉物流模式。前置倉模式的重資產、重流量運營,也曾一度讓每日優鮮等多家生鮮電商平台苦不堪言。

藉助百億補貼支撐,京東買菜會不會搶走剛剛上岸的叮咚買菜等一眾賣菜平台的盤子?

既有國內領先的物流地產企業京東產發,也有京東物流+德邦物流的物流網絡支撐,京東比其他買菜平台有更加堅實的骨幹物流網絡,在做前置倉或許類似完善微循環。

京東2014年開始打造冷鏈物流體系,自營冷鏈倉儲分布全國七大區,18個核心城市,自營冷鏈配送網絡覆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

這些物流網絡是包括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所不具備的,為京東買菜發展前置倉至少保障了上游。京東還有有著叮咚買菜不具備的即時物流優勢,中國首家海外上市的即時物流平台達達集團。

依託眾包人力+前置倉模式,或能讓京東在買菜市場贏得一些比較優勢。但生鮮電商絕不是好玩的遊戲。


二、生鮮電商的生與死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5601.4億元,同比增長20.25%。不可否認的是,三年疫情帶來的線下交易受阻,一定程度上為生鮮電商平台釋放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但由於生鮮產品的特殊性,由產品損耗、倉庫租金、物流配送等產生的高昂履約成本一度讓平台吃不消。易果生鮮、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都因經營困難被迫出局。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約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參與者,其中營收持平的僅占4%,陷入虧損的占88%,最終僅1%實現盈利。不難發現,國內生鮮電商平台大多處於生存發展的被動階段。

盒馬鮮生短短半年內,已在全國10座城市關閉13家門店;叮咚買菜曾連年虧損,2021年虧損高達64億;「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沒有逃過前置倉模式的高成本,在生鮮電商賽道幾乎黯然離場。

此外,關於生鮮電商賽道的價格戰和物流戰也仍在繼續。

曾以拉新和引流為目的的多多買菜,借拼多多的「低價」標籤,獲得了更多對價格敏感的客戶群體;美團買菜在美團強大配送網絡的助力下,逐漸在生鮮電商賽道站穩腳跟;京東買菜也擁有完善的冷鏈物流配送體系。

這無疑給叮咚買菜等初創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壓力。雖然叮咚買菜在2022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單季淨利潤轉正,但重資產運營的前置倉模式還是對叮咚買菜的極大磨鍊。

而且,隨著線下商超的正常營業,線上交易紅利正逐漸退潮,生鮮電商平台欲實現長期盈利,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供應鏈能力仍是關鍵


在生鮮電商賽道,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曾一度受到資本青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甚至在同一天遞交了招股書。

被津津樂道的前置倉模式似乎也讓生鮮電商「又愛又恨」。

更為靈活的選址、更高的覆蓋密度為生鮮電商平台贏得了更快的擴張速度。叮咚買菜曾在全國設立了近1400個前置倉,迅速打開了生鮮電商市場。

而前置倉模式「燒錢、高成本、虧損」的屬性也一直被詬病。叮咚買菜的履約成本曾一度達到130億,美團買菜等業務2021年虧損384億,每日優鮮的前CFO王珺稱「每年需50億來維持前置倉」。

在此基礎上,就要求生鮮電商平台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每日優鮮將業務向外延伸至社區零售+科技,叮咚買菜精細化運營前置倉,美團買菜則實行戰術收縮,柔性擴張。

每日優鮮不斷擴展生態,2019年合作騰訊零售,依託主業向零售雲等業務擴展,積極尋求第二增長曲線,但似乎並未掀起任何水花。反而叮咚買菜2020 年和 2021 年其市占率超過每日優鮮,成為業內第一。

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採用「自營+加盟商」模式,與叮咚買菜前置倉全部自建自營相比,風險可控性或更弱一些。如今,每日優鮮深陷破產、解散傳聞。

叮咚買菜CEO梁昌霖2022年將運營方向調整為「效率優先,兼顧規模」,將重心移至履單效率和運營效率。整個2022年,叮咚的履約費用率控制在25.25%,創2019年以來最低水平。

而梁昌霖也主張「向供應鏈上游發力」,通過建廠建倉深入供應鏈上游,旨在解決前置倉維護、履約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京東和美團本身具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配送點位密集,布局前置倉的壓力不大。

不過,前置倉模式下的生鮮電商平台要實現長期利潤,絕非易事。物流行業專家白光利表示,「前置倉要賺錢就必須滿足四個條件:訂單量足夠高,客單價足夠高,房租成本絕對低,配送成本一定低」。

但在疫情後消費時代,客戶的外出消費熱情頗高,對生鮮電商平台來說,上述條件或更難得到滿足。

編輯:陳奕 檸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