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微生物可用於稀土元素回收,還可反覆利用,意義重大

國納科技醬 發佈 2024-04-27T11:17:09.051553+00:00

眾所周知,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有工業「黃金」之稱,在新能源、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對稀土元素的需求正在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可能達到31.5萬噸。

眾所周知,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有工業「黃金」之稱,在新能源、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對稀土元素的需求正在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可能達到31.5萬噸。與此同時,每年產生超過4000萬噸電子垃圾,包括電腦、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其中一些電子垃圾中就含有稀土元素。

為了回收這些寶貴的稀土元素,多年來科學家們提出了幾種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例如城市採礦(urban mining)或溪流中的納濾系統(nano-filtration)。最近,一個具有可持續的想法被提出來,這種想法利用微生物(如細菌)「生物吸收」所需的物質,這是一個被動的生物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生物結合併從水溶液中去除物質。不過,這項技術尚未在工業層面上推廣,但是很顯然,「生物吸收」的方式來回收稀土元素代表我們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慕尼黑技術大學教授托馬斯·布呂克(Thomas Brück)團隊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12種特別擅長吸收稀土元素的外來藍藻。這些物種可以用來回收所需的元素,同時也可以清理土地和水。據悉,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六年,他們之前篩選了各種藻類和細菌,但沒有一種對稀土元素的吸收特別好。最近,他們將注意力轉向了十幾種獨特的藍藻,有些來自對大多數生命形式特別不友好的極端環境。例如,納米比亞乾旱的沙漠土壤、查德的鹼性納特龍湖、南非的岩石裂縫或瑞士的污染小溪。

這些藍藻大多數之前都沒有進行過生物修復潛力評估,在實驗室中,研究小組將不同物種的培養物置於含有稀土元素鑭、鈰和釹的水溶液中,然後用紅外光譜法檢查它們將這些元素固定在表面的程度。這些實驗中,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髮絲藍藻表現最好,每克可以從溶液中吸收84.2-91.5毫克稀土金屬;而表現最差的一種透明藻,每克可以吸收15.5-21.2毫克稀土金屬。不過,該研究小組發現,吸收的量與酸度密切相關,而且當溶液中沒有其他金屬與目標稀土元素競爭時,吸收過程會更加有效。

在這些藻類吸收稀土元素之後,不需要通過燃燒來回收金屬,只需要通過酸、鹼液或鹽之類的物質就可以調節體系的pH值,然後稀土元素就可以從藻類中「洗去」。然後,只需要將溶液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這些藍藻又可以被用來吸收稀土元素,從而實現反覆利用。那麼,科學家們就可以通過生物反應專用容器來實現上述過程。

國納科技醬認為,理論上來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藻類從電子垃圾堆中收集稀土元素,儘管這之前需要將電子垃圾轉化為微生物可以使用的形式。當然,這種方式清除廢物不僅帶來環境好處,還將會在世界各地創造就業機會,因此這項研究意義重大,標誌我們在稀土回技術上邁出了一大步。

我是@國納科技醬,非官方的科普作家;百家匠心計劃簽約創作者,知乎海鹽計劃創作者;技術背景資深運營,紮根空淨、新材料、節能環保領域二十年,用冷靜、專業視角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科學認知。

重要聲明:此處所發表的文章是作者國納科技醬原創作品,版權歸國納科技醬所擁有,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請標明原創作者及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