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9.4分動畫電影出繪本啦!快快「剁手」,獻給孩子們吧!

閱讀第一 發佈 2024-04-27T15:35:24.415041+00:00

《千與千尋》、《龍貓》、《懸崖下的波妞》...他的動畫,不僅僅是動畫,更是讓許多人相信美好,體會到治癒與溫暖的力量。

《千與千尋》、《龍貓》、《懸崖下的波妞》......

相信凡是看過宮崎駿動畫的人,都會被他所創造的奇幻世界所折服和感動。

他的動畫,不僅僅是動畫,更是讓許多人相信美好,體會到治癒與溫暖的力量。就如,我的朋友說,每次心情不好時,看一會宮崎駿,就會收穫很多力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宮崎駿最經典的三部曲,如今已經被印刷成了紙質版。

不得不說,在很多時候,紙質書都有著它獨特的意義,它能放大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讓孩子培養起對閱讀的熱愛。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看過宮崎駿三部曲動畫電影版,那麼這套繪本書,可以作為新學期禮物,送給孩子們哦。

《懸崖上的波妞》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跟眼神之間一個永恆的約定,是捨棄舊的,開始新生活。」

《懸崖上的波妞》描繪了一個像童話般單純美好的故事。

五歲的宗介救起了困在人類垃圾里的紅色金魚,給她取名波妞,故事這樣開始了。

懸崖邊上的小屋是宗介的家,綠色的塑料桶是波妞的家。

在那個海邊的鎮上,沒有人不相信傳說。

宗介相信,麗薩相信,老奶奶們也都相信。

時子奶奶看到波妞一臉驚恐,她說,人面魚游上岸後,會有海嘯。

老人們的話應驗了,一場數萬條墨蘭色鯨魚引發的海嘯將波妞從宗介懷裡奪走。

宗介哭著要跑下海追,被麗薩阻止。

麗薩安慰宗介,她說波妞會回到海里,是因為有命運這回事。

悵然若失的的宗介把小綠桶倒掛在柵欄上,希望波妞可以認出家的方向。

影片裡有個描述宗介家蠻感人的鏡頭:宗介爸爸要出航,不能回家只能隔著大海相望。晚上,遠航的爸爸打來電話,說還要出海,不能回家。

這讓煮好了一鍋子好菜的麗薩滿肚子埋怨。漆黑的海上,爸爸遙望遠處懸崖上的家,用燈光發出信號,宗介趴在陽台上,用燈光回應。

一閃一閃的燈光,成了這家人最獨特的溝通方式。

爸爸:我愛你!

麗薩:笨蛋笨蛋笨蛋笨蛋笨蛋笨蛋……

宗介:一路順風!

宗介一家3口人不很富裕過著緊巴巴的日子(連衣櫃都買不起,用的超市廉價衣架),卻是那麼溫馨而幸福的令人想哭。

後來,乘著鯨魚海浪,波妞化作一個紅髮紅裙的小女孩,回到了宗介身邊。

宗介和波妞最後穿越隧道時,波妞的老爸告訴波妞。

「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開波妞的手哦。」

我們中國人都很自然的想到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成語。其實這句話還有個上半句「死生契闊,與子相悅」。

整個故事最觸動我的是結尾的部分:曼瑪蓮問宗介:「即使波妞是半人魚,你也願意接受她嗎?」

宗介毫不猶豫:「嗯,當然,不管波妞她是魚,還是半人魚,還是人類都好,我全都喜歡!」

而波妞面對選擇時也是一樣:「波妞,你如果想做人類,就要捨棄所有的魔法,你願意嗎?

我一直認為,波妞與宗介之間不是愛情,而是愛。愛比愛情更簡單,更純粹,也更盛大。

《千與千尋》

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靈異世界後,而父母因為無法抵擋美食的誘惑變成了豬,為了救父母,歷經了無數的磨難。

2001年,該片在日本最終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

2003年,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電影為什麼要叫千與千尋?

因為故事說的就是一個叫千尋的小女孩,差點要在充滿欲望的社會中被奪走名字變成了「千」,可是她最後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

很喜歡電影裡面的一句台詞:有些事情經歷了,就不會忘記,只是暫時沒有想起來罷了。

我們或許會短暫地迷失,但自己當年的樣子永遠不會忘記。

《千與千尋》我最喜歡的場景就是海上電車的那一段。

傍晚的夕陽把天空染得通紅,電車在平靜的水面上留下一長串漣漪。

在闊達的海面上,在空曠的電車中,千尋與無臉男並肩而坐,誰也不說話,但是卻感覺無比溫暖。

外面,水天一色,分不清什麼是天什麼是水,在電車的飛馳中,變成了白色的光和影。

夜幕降臨,到站之後,乘客都紛紛取走自己的行李,而千尋和無臉男下車之後,路的那一端,早就有了一盞明亮的燈在等候他們。

千尋從未把無臉男丟下,而無臉男最終也被錢婆婆收留,不用再四處遊蕩。

無臉男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白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而千尋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也想起了為什麼要出發。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但永遠不要忘記當初陪你乘車的是哪些人,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年的模樣。

千尋:「我要一直走嗎?」

白龍:「是的,別回頭」

千尋:「那我們還會再相遇嗎?」

白龍:「會的」

《龍貓》

《龍貓》是宮崎駿的在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電影,因為這部平靜而溫馨的電影使得龍貓這個可愛的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戶曉。

「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只有小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里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

這是宮崎駿幼年時在家鄉聽到的傳說,年少的他也曾經認真地在小徑上等待,在草叢間尋找吧。

長大後,他投身於動畫製作,心中始終念念不忘鄉下渡過的那段美好的時光,始終念念不忘這個為小孩子們編織的精巧的夢。在這種情緒的感召下「龍貓」問世了。

小女孩五月和妹妹阿明跟隨爸爸一起搬入了鄉下的新居,「龍貓」的故事也在一片如畫的田園風光中展開。

由於爸爸經常要去醫院探望有病的媽媽,兩個女孩只得自己去認識周圍這嶄新的環境,鄉下天空是那麼藍、空氣是那麼好,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聲,沒有了高高厚厚的水泥牆。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兩個孩子體會到了以前從未感受過的欣喜。

於是在庭院裡看見了搬家的小龍貓,看到了神秘高聳的老橡樹,還有樹洞裡那一窩大大小小的龍貓。雖然像小山似的肥大,但一點兒也不讓人害怕,胖胖的龍貓啊,你願意交個朋友嗎?

雨中,在公交車站看到了等車的你,依舊是胖胖的,矗立在雨中,爸爸的雨傘是不是能完全遮住你呢?還有那呼嘯狂奔的貓BUS,坐在上面飛奔的感覺一定很好吧?

媽媽病情變化,不能回家。妹妹也走失在樹林裡,五月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找老橡樹,去拜託龍貓。

坐在貓BUS上狂奔,奔過田野、奔過山崗,在這一刻孩子們感受到了樹的呼吸,聽到了風的歌聲。就像那次和龍貓初遇,就像那粒種子破土變成大樹參天,這一切一切也許只是小孩子心底純真的夢,亦真亦幻,倒映出美好的心聲。

宮崎駿熱愛描寫自然,熱衷於為孩子們編織夢想,整部「龍貓」帶有其一貫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到主角的意識流之中,讓觀者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鳴。

宮崎駿說道:

「日本這國家恩澤於四季多變,充滿了豐富美麗的自然景色。而《龍貓》就是選取了充滿了大自然氣色的鄉間作背景。」

澄清的小河、森林、田地,住在其中 的人、鳥、獸、昆蟲,夏天的悶熱、大雨、突然掛起的勁風、恐怖的黑夜…… 這些東西全都顯出日本的美態。我覺得保護這些可以讓生物蓬勃地生長的自然環境很重要。

不管我們多少歲,翻開《龍貓》,我們依然會變成那個喜歡窩在被子裡躲避黑暗、想要趴在龍貓肚子上尋找安全感的小孩。跟著貓巴士回到過去,那裡有童年的餘味,有美麗的鄉村美景,有關於龍貓的幸福回憶,是我們共同的烏托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