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伊普爾戰役——澳大利亞帝國軍的最後一次反擊

文史凌煙閣 發佈 2024-04-27T16:23:42.607821+00:00

1917年9月26日,第2集團軍和第5集團軍再次向波利根森林發起攻擊。此次進攻由7個英國和自治領師在10公里的戰線上完成,英軍為第9、23、37、19師。澳大利亞第4和第5師取代了之前參加戰鬥的第1和第2師。第4師和第5師分別於第1澳新軍團左翼和右翼發起進攻。

1917年9月26日,第2集團軍和第5集團軍再次向波利根森林發起攻擊。此次進攻由7個英國和自治領師在10公里的戰線上完成,英軍為第9、23、37、19師。澳大利亞第4和第5師取代了之前參加戰鬥的第1和第2師。

第4師和第5師分別於第1澳新軍團左翼和右翼發起進攻。步兵在重炮轟擊之後前進,炮擊準備充分,比恩認為是「有史以來炮兵保護澳大利亞軍隊最完美的一次」,進攻過程順利,德軍發動幾次反擊,但被鞏固陣地的重炮擊退。第4師的傷亡人數為1,730人,第5師的傷亡人數為3,760人。

布羅德辛德山脊戰鬥,戰鬥是普盧默作為1917年伊普爾攻勢的一部分發起的第三次行動。這是澳新軍團第一次聯合作戰,第1澳新軍團在12個進攻師中提供了4個師,他們在13公里的戰線上前進。攻擊於1917年10月4日開始。參與的澳大利亞軍隊在攻擊線上遭到猛烈炮擊,在攻擊開始之前,七分之一的士兵就已經傷亡。進攻同樣分為三波,並取得成功。

帕森代爾山脊戰鬥(1917.10.12)

1917年10月12日,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軍隊試圖奪取帕森代爾山脊,第2澳新軍團被徵召,並派出澳大利亞3師和紐西蘭師,他們與五個英國師一起發起進攻。由於道路泥濘,後勤補給不暢,攻擊前的炮擊準備不足,攻擊進展並不順利。紐西蘭師被德軍碉堡的炮火壓制,澳大利亞第3師則被困在泥濘的山谷中。

這場戰鬥,使第2澳新軍團遭受了6,000多人的傷亡。此戰,是澳大利亞最後一次參加第三次伊普爾戰役,澳大利亞各師向南撤至梅西訥。1917年11月1日,在西線的澳大利亞五個步兵師進行了整編,第1澳新軍團被重新命名為澳大利亞軍團。

在第三次伊普爾戰役中普盧默的有限目標攻擊方法在實踐中展現出了優勢,澳大利亞帝國軍在實戰中進一步學習和深化了英軍的軍事戰術思想。但有限目標攻擊同時存在一些問題。

每次攻擊的有限性和對炮擊的壓倒性使用意味著突擊部隊總是在破碎的地面上前進。原有的道路和通訊設施總是遭到破壞,必須重建。隨著時間的推移,進攻速度逐漸減慢,伊普爾突出部的地質條件,以及破碎的排水系統和不合理的降雨,進一步加劇了問題。

每次軍事行動之間所需的準備時間是由火炮向前移動的速度決定,但火炮快速移動,需要有高質量的道路。伊普爾的道路雖然存在,但大部分道路無法修復,並且不斷遭到炮火襲擊,隨著戰線的推移補給的困難不斷增加。由於雨水不斷,工兵們被迫建造木板路。這些道路由30厘米長的木材製成,需要大量的物資、人力和運輸。

為了準備波利根森林的攻擊,第1澳新軍團不得不建造一條新的3公里長的木板路。第三次伊普爾戰役,澳大利亞帝國軍步兵與炮兵配合日臻完善。步兵現在已經能夠熟練地用可攜式劉易斯進行小組作戰。炮兵會在推進之前進行大規模炮擊,隨後延伸的炮擊將帶領部隊前往攻擊目標,最後,炮兵會在部隊鞏固陣地時遏制敵軍的反擊。這標誌著澳大利帝國軍的作戰已經走向成熟。

澳大利亞帝國軍參戰後期的主要戰役

一戰後期,澳大利亞帝國軍的軍事理論和技戰術水平已經成熟。軍官和士兵變的更加具有經驗,澳大利亞帝國軍已經成為英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澳大利亞帝國軍完成了由牽制力量向英軍一線部隊的轉變。有力的幫助了協約國集團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哈默爾戰役(1917.7.4)

1918年5月莫納什已升任澳大利亞軍團指揮官,為了整頓戰線,他計劃在維勒—布雷多納東北方向的哈默爾附近進行一次目標有限的攻擊。

澳大利亞第4師從不同的師中抽調了三個旅(第4、第6和第11旅),用於協調進攻。戰鬥於1918年7月4日上午3點10分開始,35分鐘後結束。這場戰役有許多特點,包括美軍和澳軍第一次共同作戰、發射煙霧和毒氣迷惑德軍大炮以及協調步兵、大炮、坦克和飛機聯合攻擊。在這場戰鬥中,英國皇家空軍向澳大利亞士兵投擲了約100,000發,見證了協約國第一次空投補給。

兩個澳大利亞步兵旅在美國軍隊、英國馬克5型坦克和精確的火炮的協助下,迅速占領了德軍陣地。所有的目標的奪取都以不到1,400人的傷亡代價。德軍的損失在2,000人左右,包括1,600名俘虜。這場戰鬥是未來戰鬥的典範,總司令部還製作了一個關於其經驗的培訓小冊子。

哈默爾戰役在戰前,指揮官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雖然隨著戰爭的發展英軍也越來越認識到戰鬥勝利取決於步兵、大炮、坦克和空軍之間的良好合作。但在哈默爾的戰鬥,澳大利軍團實際上將其有效的協調在了一起。哈默爾戰役有著可實現且有限的攻擊目標、充足的火炮支援,以及良好的多兵種聯合作戰,這些從英軍中學到的軍事戰術幫助澳大利亞帝國軍在戰鬥中取得成功。

同時這場戰役也證明了澳大利亞帝國軍不斷提升的軍事素質,自1916年以來,澳大利亞帝國軍持續與德軍作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適應了現代戰爭,戰術素養不斷加強,特別是1917—1918年冬季澳大利亞訓練的改進,強調了低級別、聯合武器戰術和培訓初級軍官的重要性。這些戰術的有效性建立在英國新的排級組織的基礎上,面對德軍在1918年的春季攻勢,這些訓練效果被表明了其有效性。

這種相互關聯的因素結合在一起,使澳大利亞帝國軍有機會展示其能力,獲得信息,打擊對手的士氣,澳大利亞軍團可以在不需要大規模攻擊或正式突擊的情況下推進戰線。因此,這是澳大利亞獨一無二的勝利。這也標誌著澳大利亞帝國軍已經具備獨立發動一次戰役的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