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大學生做高素質農民,確實符合社會發展

錫安火炬 發佈 2024-04-27T18:02:10.739522+00:00

話說前幾天,某位專家曾針對當下大學生過剩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既大學生畢業後可以做農民——當然,是高素質的農民。

話說前幾天,某位專家曾針對當下大學生過剩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既大學生畢業後可以做農民——當然,是高素質的農民。這個建議少不得引起很多愚夫愚婦的攻擊。但其實本專家認為:這個建議其實非常符合大學生發展。

因為大學學歷的稀缺度問題,決定了以後的大學生,大部分只能從事工人、農民的工作,只不過區別在於:素質變高了。

1、素質不斷提高的工農

當然,在2020年代,讓大學生當高素質的農民,可能很多大學生和家長不接受。但其實從歷史角度來說,這種情況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在歷史上,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民國的時候,中國社會的文盲率高達90%。也就是說平均每十個人裡面,有9個是不識字的。換句話說,在民國,只要認識字、會寫字,那麼就可以躋身到10%的識字者的隊伍中。換句話說,那個年代,只要認識字、會寫字,其生態位,就相當於現在的211大學畢業。

當然在2020年代,如果只是認識點字、會寫字,那頂多也就比文盲強一些,可能連小學畢業的學歷都不如。

所以很多事情是動態的,可惜很多愚昧的家長和做題蟲們意識不到這一點而已。

新中國成立以後,教育有了飛速發展。那時候,很多人都可以讀到高小甚至初中畢業。但是,不論是初小、高小還是初中畢業,大多也只能回家種地。對於從民國文盲社會過來的那代人來說,初小、高小、初中這些學歷,不亞於他們眼裡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學歷。但是,即便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讀書想獲得工作,最起碼也需要中專及以上學歷才可以。初中畢業或者高中畢業但沒有成功升學的,也還是要回家種地。

不過那時候的人們,還是免於面對現實的,不會到處耍潑,聲稱自己讀到高小、初中畢業,不是為了種地,而是為了當人上人。而事實上、高小、初中的普及,也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拉高了農民的素質。

2、當代高素質農民

其實隨著學歷大擴招,2020年代的本科學歷,也就相當於2000年的初中畢業(本專家說的是生態位,或者說稀缺度),如果放在上個世紀50年代,好點的本科可能相當於高級小學(高小)的生態位,差一些的本科也就相當於初小的生態位。當下的碩士研究生如果放在1950年代,頂多也就相當於初中畢業。

所以考慮到1950年代的初中生、高小生都可以成為當時的高素質農民,那麼,為什麼現在的本科生、碩士生,就不能充當高素質的農民?憑什麼看不起普通勞動者?

事實上隨著未來社會學歷不斷普及,將來遲早有一天,大學文憑甚至碩士文憑,就相當於月薪2500一樣,是人人可以達到的水平。但是,掃馬路、種地、端盤子這類工作,總還是需要有人做的。

所以,在未來社會,博士生掃馬路、碩士生端盤子、本科生種水稻,都是很尋常的現象。大家不要大驚小怪。

當然說到這,可能會有人問:那未來社會,什麼樣的人可以高端生活?

本專家在這統一解答:可以拼爹的人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