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姓」九大詩人,第一名「詩佛」王維實至名歸

品詩賞詞說文談史 發佈 2024-04-27T19:58:45.807455+00:00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占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歷史上王姓詩人高手如雲,創作出的詩歌作品數量眾多,名篇佳作層出不窮。其中唐代王姓著名詩人就有九位之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九位詩人都是誰?誰是唐代王姓第一詩人?


第一名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人。王維出身太原王氏,唐玄宗開元年間進士及第 ,開元九年(721年)為太樂丞。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等職。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精通詩書音畫,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篤誠奉佛,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著有《王右丞集》,存詩約四百首。北宋蘇軾評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中國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不僅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傳統,還吸納了陶淵明田園詩的平淡醇美,進而將山水田園詩推向了新的高度,所以在中國詩歌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殷璠在河嶽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第二名 王昌齡

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任汜水縣尉。參加博學宏辭科考試,坐事流放嶺南。開元末年,返回長安,授江寧縣丞。安史之亂時,慘遭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天子」、「七絕聖手」之稱。著有《王江寧集》六卷。

王昌齡的詩質量很高。邊塞詩可並高適、岑參而三。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進行細緻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抒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在藝術風格上,王昌齡的七絕以委婉含蓄為主要特色,表現曲折,意境深遠。王昌齡很重視詩的境界,他在《詩格》中提出「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清代潘德輿在養一齋詩話》中說:「七絕第一,其王龍標乎?右丞以淡而至濃,龍標以濃而至淡,皆聖手也。」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第三名 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王勃聰敏好學,六歲能文,下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秘書監顏師古《漢書注》,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府文學。寫作《鬥雞檄》,坐罪免官。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授虢州參軍,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渡海溺水,驚悸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王勃的詩歌直接繼承了貞觀時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風尚,又注入新的時代氣息,既壯闊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在描寫手法、詩境開拓等方面,又進行了新的嘗試,並取得顯著的藝術效果。遠遊山水詩不僅充分展現了奇險壯麗的入蜀途中風光,而且因傾注了鬱積之氣而尤顯深沉悲涼,底蘊深厚。王勃擅長五律和五絕,反對綺靡文風,提倡表現濃郁的情感與壯大的氣勢。文以《滕王閣序》最為著名。

明人胡應麟說:「王勃興象宛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五言絕亦抒寫悲涼,洗盡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第四名 王之渙

王之渙(688—742),字季淩,并州晉陽人。王之渙幼年聰穎,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以門蔭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縣令李滌第三女為妻。後受人誣謗,拂衣去官。天寶元年(742年),補文安縣尉,處世清白,理政公平。卒於文安任上,時年五十五歲。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之一,與高適、岑參、王昌齡一同被世人稱為唐代「四大邊塞詩人」。其詩具有激越昂揚的個性風格,用詞雖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寫西北風光的詩篇頗具特色,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誦。傳世之作僅六首,全部輯入《全唐詩》中。這六首詩中,《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和《送別》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兩首膾炙人口,可謂「皤發垂髫,皆能吟誦」。其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正是這兩首詩給王之渙贏得了在唐代詩壇上的顯著地位。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第五名 王翰

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晉陽人。王翰少時就聰穎過人,才智超群,舉止豪放,不拘禮節。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進士及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復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日與才士豪俠飲樂游畋,坐貶道州司馬。

王翰僅有十四首詩載於《全唐詩》。其詩題材大多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飲宴等,表達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和及時行樂的曠達情懷。詞語似雲鋪綺麗,霞疊瑰秀;詩音如仙笙瑤瑟,妙不可言。代表作有《涼州詞二首》《飲馬長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涼州詞二首》(一)最負盛名。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中透露出來的那種豪邁和悲涼真是有迴腸盪氣,洗心滌魄的感染力,令人三日猶聞其音。《古蛾眉怨》詩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瑰麗奇崛的想像和珠璣滿盆的秀詞不禁令人聯想到李白和屈原的作品,真不愧餘音繞樑之仙作也。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第六名 王灣

王灣,號為德,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約712年)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後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後,因功授任洛陽尉。

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王灣往來於吳楚間,為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景象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第七名 王建

王建(765—830) ,字仲初,許州潁川人。出身寒微,貧困潦倒。大曆年間,考中進士,一度從軍。中年入仕,歷任昭應縣丞、太府寺丞、秘書郎、太常寺丞等職,累遷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去世,時年六十六歲。

王建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詩作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反映社會現實,揭露社會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處以重筆突出主題。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善於「宮詞」,為研究唐代宮廷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今存《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及《宮詞》一卷。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第八名 王駕

王駕(851— ?),字大用,誥命守素先生,河中人。大順元年(890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後棄官歸隱。與鄭谷司空圖友善,詩風亦相近。其絕句構思巧妙,自然流暢。司空圖在《與王駕評詩書》中贊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間,浸漬益久,五言所得,長於思與境偕,乃詩家之所尚者。」有《王駕詩集》六卷,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六首,《全唐詩外編》補其詩一首,其中《社日》和《雨晴》兩首流傳最廣。前者寫農村的春社勝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時「家家扶得醉人歸」,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後者寫春雨過後,從前明明看見過的葉里花蕊現在卻沒了蹤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蛺蝶紛紛飛過牆去,於是詩人不禁懷疑「春色在鄰家」,寫得十分生動幽默,妙趣橫生。

《雨晴》

【唐】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第九名 王績

王績(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縣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出授六合縣丞。面對天下大亂,棄官還鄉。武德初年,待詔門下省。貞觀初年,因病去職,躬耕於東皋山,自號「東皋子」。貞觀十八年(644年)去世,時年五十六歲。

王績個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風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野望》

【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