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探源:隴南行

清淨6718 發佈 2024-04-27T20:54:14.434878+00:00

嘉陵江,不僅是南部縣城的水缸,而且是南部縣的母親河,滋養了南部縣130萬人口及祖祖輩輩,還賦予了南部縣大好河山的無限秀美和靈氣。

嘉陵江探源:隴南行

文/馮忠良

嘉陵江,不僅是南部縣城的水缸,而且是南部縣的母親河,滋養了南部縣130萬人口及祖祖輩輩,還賦予了南部縣大好河山的無限秀美和靈氣。

因此,我於幾年前就有一個願望,約幾位好友,自駕探源嘉陵江。

2月22日,正好劍飛與他的幾個朋友相約去甘肅隴南考察項目,邀我同行。隴南屬於嘉陵江源頭之一,即嘉陵江西部的源頭。雖然我要開車並為他們提供一些技術服務,但我還是樂而為之。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白龍江]詞條載:「上源曰阿塢河,出自甘肅岷縣,俗稱岷江,亦稱臨江,西流到西固縣(舟曲縣地舊建置)東南與白水江會,以下或稱白水江,或稱白龍江,東南流經武都縣南,至文縣東南納白水河,又東南入四川昭化縣北境……東南入於嘉陵江。」可見,現在歸屬於隴南市的文縣和武都區的白水江、白龍江,均屬於嘉陵江的上游源頭。

我們從南部縣城沿國道212線逆嘉陵江而上,至閬中上G75蘭海高速,經蒼溪、昭化、劍閣,在青川姚渡鎮下高速,便見到了白龍江;又沿江行212國道進入甘肅隴南市的文縣碧口古鎮,再繼續前行,在關頭垻大橋左轉,與右側的白龍江分道揚鑣,最後沿著白水江,至文縣縣城。

我們在青川縣姚渡鎮下G75蘭海高速,轉上212國道,便見到了國道右側沿途的白龍江。

我們沒有停車遊覽,而是沿白龍江蜿蜒慢行。白龍江雖不算開闊,但碧藍的江面,聖潔得像一面玉鏡,映滿藍天,又猶如一條藍色的絲巾飄落在谷底,向大山深處延伸。

雖然江面狹窄,但落差較大,所以行不多久便見有一座小型水電站。

一會兒便看到了碧口古鎮的牌坊。碧口古鎮是甘肅四大名鎮之一,這是一座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古鎮。雖然看到的古鎮多為現代仿製的建築,但仍然能夠感受到古鎮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我經過千年的古鎮,仿佛感覺到古鎮的江岸,有一隊隊縴夫,面朝黃土,吼著號子,拉著沉重的貨船艱難地向前爬行;又好像耳邊響起的是沿街此起彼伏的川北口音的叫賣聲;還似乎有一隊隊馬幫,趕著馱著茶葉和絲綢的騾馬,「叮噹叮噹」,沿街行走在「北茶馬古道」上。

古鎮鑲嵌在悠悠峽谷的江岸,遠遠望去,如一幅清新淡雅又充滿靈氣的水墨山水畫。

走過古鎮,不一會兒,便遠遠看到有一座百米高的大壩,上方有「大唐碧口水力發電廠」幾個醒目的大字。

碧口水電站是鑲嵌在碧口重鎮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來到碧口水電站,我們停下車,看到垻內廣闊的湖面,碧波蕩漾,時而有大雁、白鷺、野鴨凌空而起。清澈的湖水,雄奇的群山,形成了碧口水庫奇妙的景色。

過了關頭垻大橋,我們告別了白龍江,沿著白龍江的支流白水江往文縣進發。

沿途所見,白水江江面和水量雖然遜於白龍江,但水利資源豐富,小型梯級發電站卻是一個接著一個,且白水江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大熊貓、珙桐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還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三個大熊貓保護區之一。

當夜,我們入住文縣。

次日考察文縣的礦產。文縣的礦產資源,不僅矽、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非金屬礦非常豐富,而且白龍江、白水江流域的黃金礦帶屬於甘陝川「金三角」礦帶的核心地區,為甘肅省重要的採金基地,其陽山金礦已探明儲量達300噸以上,是中國特大型金礦之一,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金礦。

這時,我才得以推測我們南部縣嘉陵江段擁有豐富的沙金資源,原來是源於堪稱黃金大縣的文縣的饋贈:文縣含金量超高的金礦石,順著嘉陵江流到我們這裡,分布於嘉陵江沿河兩岸河道轉彎處的一、二級階地,蘊藏於南隆、盤龍、楠木、石河、王家等鄉鎮,居然一度成就了我縣的熱門產業。

第三天,我本想沿著白水江去上游探源,一問才知道,其實,白水江的上游是四川省九寨溝縣岷山中段郎架嶺東北,經東南流經九寨溝縣進入甘肅省文縣在關頭垻注入白龍江的。哈哈,而且在文縣還得知一個未經驗證的傳說:高層曾想以四川的九寨溝與甘肅文縣的碧口水電站相交換,終未形成決議。當然,這僅僅是傳說,我是不信的。但至少可以看出,文縣白龍江、白水江及由此形成的碧口水電站的分量有何其之重!

既然白水江的源頭就在我們四川九寨溝,而九寨溝我已去過,所以想就在隴南探源白水江的當地水源。白水江水系在文縣最高最大的山脈是高樓山山脈。高樓山山脈積雪甚多,是白水江的重要水源,也是黃金儲量最為集中的陽山金礦的所在地。

我們沒有等到第二天12公里長的高樓山隧道的正式開通,而是沿著國道212和247線的併線,翻越高樓山,然後去隴南市的武都區。

我們驅車從海拔900多米的高樓山山腳向山頂進發,一路盤旋,山路十八彎,過了一彎又一彎,上了一山又一山。山上有山,山外有山,開了約一個多小時,才到了白雪皚皚的山樑。一看標誌石碑,標註為海拔2150米,落差竟達1000多米。

山頂是冰雪的世界,我們停車賞雪。其實,此時並未下雪,而是過去的積雪。放眼望去,遠山近地,白茫茫一片。一條步行棧道,通過景觀亭,直達山頂,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路旁的松樹,掛滿積雪,晶瑩奪目,潔白無瑕,纖塵不染,風姿綽約;雖然寒氣襲人,但心裡卻是爽爽的,感受到的是雪的溫馨,仿佛能聆聽到雪的低語,甚至能感悟到雪的靈性。

這時,一想起這裡是家鄉嘉陵江水的發源地,嘉陵江沙金的發源地,站在這裡,似乎就在家鄉,更是倍感親切。

下山了,我們漸漸發現,山這邊的景色與山那邊的景色大不相同。山頂的針葉林,山腰的高山草甸,山腳的闊葉林……,植物及其景色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展現出不同的層次。同樣有海拔高低的不同層次,為什麼山那邊卻是黃一色的荒涼之景呢?這是謎。當然,隴南之行的謎多著呢,正如此行考察的項目一樣。還據說,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隴南的仇池山呢。

下山很快,當天入住隴南市,第二天返回。

往返三天,雖然沒有去到嘉陵江的最終源頭,但至少知道了:最終源頭仍在四川;我們喝的嘉陵江水,其中有隴南的雪;在嘉陵江淘的沙金,是源於隴南的饋贈。雖然這次是第三次去甘肅,但這次的隴南之行,卻讓我收穫更多。

謝謝了,隴南;再見了,隴南!

(註:本文為本人攝製的同名旅遊專題片解說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