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印度聖人具有神性的同時,為什麼連動植物都具有神性?

蔣冉jiang 發佈 2024-04-27T20:58:11.652234+00:00

偉大而神聖的人在生前和死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尊敬,因為他們都有一部分神性。不僅是人,動物和植物都是神聖的,當然,牛也是。

文 |蔣冉Jiang

編輯 | 蔣冉Jiang

印度教崇拜並不局限於神和半神的安撫,因為整個自然在某種意義上是神聖的。偉大而神聖的人在生前和死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尊敬,因為他們都有一部分神性。

因此,泰米爾賽維主義的六十三位那揚納爾、泰米爾外斯那維主義的十二位阿爾瓦,仍然享有半神的地位,就像他們的追隨者中的其他偉大的宗教老師一樣。

不僅是人,動物和植物都是神聖的,當然,牛也是。根據一個傳說,母牛蘇拉比是所有母牛的母親,是從宇宙海洋中攪拌出來的珍寶之一。

印度諸神對人類的貢獻

「牛的五種產品」——牛奶、凝乳、黃油、尿液和糞便——都具有很大的淨化能力,尤其是在混合成單一混合物時。

儘管她是聖潔的,但沒有牛女神,蘇拉比和各種傳說中的「許願牛」,通過擠奶來滿足所有的欲望,沒有寺廟來紀念他們。

筆者觀點:

這隻活著的野獸受到崇敬,不是作為任何神的代表,而是以她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公牛在很大程度上被尊為濕婆的坐騎。

南迪的形象在大多數的濕婆神廟宇中都可以找到,偶爾會有祭品。在牛之後,蛇可能是古印度最受尊敬的動物。

傳說中的大蛇,如塞薩和婆蘇吉,賦予了蛇聲望,但這種崇拜無疑起源於非常原始的水平,因為這種致命的蛇,被全世界未開化的民族視為死亡和生育的象徵。

雨季開始時向蛇獻祭,是印度教常規家庭儀式的一部分。蟻丘被認為是蛇的家園。其他動物,雖然與各種神有關,但在印度教崇拜中卻很少扮演角色。

猴子,現在在印度的許多地方受到農民和普通人的崇敬,在早期的印度教文獻中並沒有被認為是特別神聖的。

在古代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樹崇拜,在印度非常普遍,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神樹或小樹林。特別神聖的是pippala或asvattha。

其神聖性傳播到佛教,以及vata或nyagrodha,榕樹(印度榕樹),其次生根從其樹枝向下延伸,形成了許多宗教象徵的基礎。

許多其他的樹或多或少都是神聖的,特別是阿育王樹,女人們向它祈求孩子。也有神聖的植物,如tulasĩ,一種羅勒,是毗瑟奴的聖物。

至今仍生長在許多印度教家庭的庭院中,並被精心照料。兩種草,kusa和darbha,從吠陀時代開始也是神聖的。然而,吠陀唆麻植物被遺忘了。

每座小山或山都有某種程度的神聖性,尤其是喜馬拉雅山,這是世界的中心梅魯山的丘陵地帶。在梅魯周圍,在高聳入雲的群山上,住著眾神。

毗瑟奴的家鄉外昆塔,從來沒有令人滿意地被確認過,但是凱拉薩,濕婆山,被認為是喜馬拉雅山中部的一座山峰,長期以來一直是朝聖的地方。

印度許多地方的許多其他山脈和丘陵以其神聖而聞名。甚至岩石也經常具有宗教意義,特別是如果直立和隱約類似濕婆的語言。

菊石是一種貝類化石,被認為是毗瑟奴的標誌之一。河流也是神聖的,當然尤其是恆河,它發源於毗瑟奴的腳下,以銀河的形式流過天空。

然後從濕婆的纏結的發綹落到地上。恆河經常被人格化為一個女神,就像她的大支流亞穆納河一樣。

其他被認為是特別神聖的河流是Sarasvatĩ,它被認為流向地下,在普拉雅加(阿拉巴德)與賈姆納河匯合後匯入恆河。

還有納爾默達河、Godãvarĩ河、克爾斯納河(現代克爾斯騰河)和卡維里河。某些湖泊,特別是凱拉薩山附近,喜馬拉雅山中的馬納薩湖、阿治梅爾附近的普斯卡拉湖。

印度教的宇宙學發展緩慢,其最終形式可能比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的宇宙學要晚。根據這一系統,宇宙在永恆中循環往復。

基本周期是卡爾帕,一個「婆羅門日」,或43.2億地球年。他的夜晚同樣漫長。360個這樣的日日夜夜構成了一個「婆羅門年」,他的生命是100個這樣的年長。

因此最大的周期是311,040,000百萬年長,之後整個宇宙返回到不可言喻的世界-精神,直到另一個創造神被進化。

在每一個宇宙日裡,上帝創造宇宙並再次吸收它。在宇宙之夜,他睡著了,整個宇宙都聚集到他的身體裡,作為一種潛力留在那裡。

在每一個卡爾帕內有14個曼萬塔拉,或次級周期,每個周期持續306,720,000年,間隔很長他們。

在這些時期,世界被重新創造,一個新的摩奴出現,作為人類的祖先。我們現在在kalpa的第七個manvantara,其中的Manu被稱為Manu Vaivasvata。

每個manvantara包含71個mahyugas,或稱ons,其中1000個形成kalpa。每個年代又分為四個年代,稱為Krta、Tret、Dvã para和Kali。

它們的長度分別是4800、3600、2400、1200個「神年」,每個都等於360個人類年。每一個yuga都代表著虔誠、道德、力量、身材、長壽和幸福的逐漸下降。

我們現在是在卡利年代,根據傳統,它開始於公元前3102年,被認為是摩訶婆羅多戰爭的一年。

印度階級的混亂

根據許多史詩段落,卡利年代的終結標誌著階級的混亂,既定標準的推翻,所有宗教儀式的停止,以及殘酷和外來國王的統治。

此後不久,世界被洪水和大火摧毀。這種觀點在大約始於基督教時代的文獻中得到了有力的闡述,當時外來的國王事實上統治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

既定的慣例被諸如佛教和耆那教之類的異端所動搖。一個更早的傳統認為摩呵婆羅多戰爭是c。公元前900年,根據這種說法,1200年的卡利年代。

如果被解讀為人類的歲月而不是「神的歲月」,將在這個時候接近他們的終點。顯然,一些虔誠的印度教徒認為宇宙即將毀滅。

也許正是由於後來這種恐懼的消失,我們才必須把「眾神之年」的出現歸因於它,它使世界的解體變得遙遙無期。

筆者觀點:

大多數中世紀的文獻表明,宇宙的解體只發生在最後一個輪迴之後,從一個輪迴到下一個輪迴的轉變迅速而平靜地發生。

Kalkin的期望,誰不會破壞,但再生世界,否則不能與南斯拉夫的計劃協調。在這個最終的形式中,印度的世界循環系統顯然是一個不完美的綜合,不止一個獨立的學說。

特別是manvantaras,並不完全符合這個方案,而且肯定是從一個不同於mahyugas的來源派生出來的。

四個南斯拉夫的體系立刻讓人想起古希臘的四個時代——事實上,印度的南斯拉夫有時是以金、銀、銅和鐵命名的。

類似的四個時代的學說存在於古代波斯,這三個方案可能是從一個共同的來源借來的。創造的行為被認為是在一個以上的方式。

學校稱為桑克亞和一些較小的學校假設原始物質的存在,造物主利用形成世界,但吠檀多學校,當然是中世紀最有影響力的。

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靈魂和物質一樣,都是從上帝自己的本質產生的。創造的動機被吠檀多學派解釋為世界靈魂的「運動」。

宇宙的創造被認為是來自藝術家頭腦的藝術作品的類比。因果報應的學說,在奧義書時代得到闡述,被佛教和耆那教所採納,也是印度教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印度教的定義,業力是過去行為的看不見的成熟,雖然在印度教中不是一個實質性的範疇,如在耆那教中,它被認為是積累和分散。

通過業力,獲得了來生的身體,神的、人的、動物的或地獄的。一個人的性格、財富和社會階層,以及他的快樂和悲傷都取決於前世的因緣。

每一件好事遲早都會帶來幸福,每一件壞事都會帶來悲傷。一些印度哲學甚至認為理論上有可能起草一種業力平衡表。

對因果報應的信仰不一定包含宿命論。一種宿命論傾向經常出現在印度教思想中,但是大多數老師都不贊成。

筆者觀點:

我們目前的狀況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是因為我們過去的行為所累積的因果報應。我們無法逃脫因果報應的法則,就像我們無法逃脫萬有引力或時間流逝的法則一樣。

但是通過判斷和深謀遠慮,我們可以利用因果報應為自己謀利。輪迴的過程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所有的學派都同意靈魂不是在裸體的狀態下輪迴。

而是帶著一個或一系列微妙物質的外殼,鞘的狀況取決於先前善惡業力的平衡,而新的誕生由圍繞靈魂的鞘的性質決定。

輪迴的精微身體被剝奪了感覺器官,包括頭腦,第六感,因此靈魂通常不能記得以前的出生或從一個身體到另一個身體的通道。

然而,非常高級的靈魂有時可以重獲前世的記憶,一些教派進化出一種特殊的技術來這樣做。靈魂在婆羅門神的一生中容易輪迴。

儘管在每個宇宙日或kalpa結束時,他們只作為潛能回到他的身體。在婆羅門死後,在最後的解散宇宙在一百個婆羅門年結束時。

他們被世界精神吸收,他們的業力被消滅。桑那,從一個身體到另一個身體的連續通過,經常被比作一個不停滾動的輪子,是無限乏味的。

印度教繼承了從輪迴中解脫的渴望,這在印度思想中幾乎是普遍的。釋放或拯救狀態的概念和獲得這種狀態的手段有很大的不同。

早在基督教時代,如果不是在此之前,就有一個被視為正統的各種思想流派的理論分類,「六教義」成為印度教的一個常規特徵。

這六個學校實際上是不同的起源和目的,但都被納入該計劃被視為同等有效的拯救方式。他們被分成三組,每組兩人,這被認為是相關和互補的。

他們是nyya和Vaisesika聖歌和瑜伽,和米,曼桑和韋丹塔。nyya(「分析」)是一個邏輯和認識論的學校,而不是神學。

它追溯到一位老師,Aksapada喬達摩,他的聖訓或格言可能不會早於基督教時代。邏輯作為一種拯救的方式被強加到這個方案中。

理由是清晰的思維和邏輯的論證是達到最高幸福的必要手段,因此,一個本質上是推理系統的東西被賦予了一個宗教基礎。

Vaisesika(「個人特徵學派」)是nya的補充,也許更古老在中世紀,兩者合併成一個學派。當Nyaya專攻邏輯時,Vaisesika對物理而不是神學更感興趣。

該學派最早的文本是傳說中的創始人ulüka kanda的《Sütras 》,其中有許多倡導者和評論家,其中最偉大的是5世紀的Prasastapada。

參考文獻:

《淺析印度教梵社運動》馬致遠

《提拉克的民族文化復興思想》歐東明

《印度吠檀多哲學述評(下)》黃心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