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為尊 神秘的雲南彝族阿細人祭火儀式

跟着邊凡看世界 發佈 2024-04-27T22:39:18.485726+00:00

「跟著邊凡看世界」用鏡頭帶你去看雲南彌勒紅萬村祭火狂歡,我在現場!鑽木取火、迎新火種、拜火神、松毛宴……2月22日,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彌勒市西一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紅萬村,特色濃郁的彝族「阿細祭火」節活動,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參加。

「跟著邊凡看世界」用鏡頭帶你去看雲南彌勒紅萬村祭火狂歡,我在現場!

鑽木取火、迎新火種、拜火神、松毛宴……2月22日,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彌勒市西一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紅萬村,特色濃郁的彝族「阿細祭火」節活動,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參加。紅萬村作為西南地區彝族阿細人傳統民俗文化形態較為完整保存村落,多年來也通過舉辦彝族「阿細祭火」節活動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阿細祭火」是彌勒彝族阿細人最為隆重的祭祀活動,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三,當地都會通過舉辦盛大的活動來慶祝這一節日。

在現場,無論男女都會在身上和臉上畫上與火有關的圖案,腰部圍上用粽葉、麻布等編制的「圍裙」,頭上用野草、野果裝飾一番,模仿原始人類的模樣載歌載舞。

素有東方狂歡節之稱的中國紅萬阿細祭火節來了。

祭「火神」的時辰到了,畢摩一聲令下,前後兩個年輕力壯的紋身男子將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由大三弦隊和裸身繪彩人手持木刀等「兵器」,簇擁著走向密枝林中。

阿細人將部落里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尊為火神,同時也把自己當做火神的傳人,農曆二月初三則是祭火的日子。

就地用原始方法鑽木取火。祭火師雙手合攏夾住一根木棍慢慢在松木下轉動,直到一股清煙從手下升起,緊接著一團火慢慢地燃燒起來。

就地用原始方法鑽木取火。

就地用原始方法鑽木取火。取火成功後,便用新火點燃一尊巨大火神像手中的火把,然後祭火隊會簇擁著火神像在村內遊行。

把鑽木取火得到的火種莊嚴地請入靜候在一旁的「火神」座下,壯實的阿細漢子抬起它,隨著「火神」座的升起,圍觀的人們一起同聲歡呼吶喊。

村民們奇特的彩繪裝扮。

村裡的青壯男人用代表五色土的顏色紋身紋面,繪上與火有關的奇異圖案。

腰部用棕葉、棕片、藤麻等編織的「裙服」圍住下身,頭上用不同的野草、莊稼、野果裝飾一番。

也有人模仿原始人類,只用樹皮和樹葉遮體,或乾脆裸身盡顯陽剛之氣,去參加祭火節慶典。

村裡的青壯男人用代表五色土的顏色紋身紋面,繪上與火有關的奇異圖案。

村裡的青壯男人用代表五色土的顏色紋身紋面,繪上與火有關的奇異圖案。

「火神」威風凜凜、神靈活現地穿小巷、走大街,週遊全村。迎接新火的村民頂禮膜拜迎接「火神」駕臨,虔誠地灑酒於火上,供肉於盆中。

數百人的舞步捲起了滿目的紅土,紅塵飛揚,迷了人的眼,只留下血脈賁張的身體——這是阿細人的盛宴,用粗狂跳動和吶喊,揮灑心靈的欲望,釋放原始的激情。

阿細人自製的大三弦聲響起,鏗鏘有力的大三弦音律,粗獷奔放,雄厚沉穩,既有鼓聲的澎湃,又有絲樂的柔潤,節拍很強,特能振奮人心,令人聞之起舞。

雲南彝族阿細人像。

阿細是彝族的一個支系,自稱阿細,即使是身份證上寫著彝族,可是在和別人做介紹時還是會說自己是阿細人。

阿細族作為其中的一支,卻也不是完全依靠彝族的,他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傳統、語言和服飾風格的,素來以獨特的舞蹈而聞名。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彝族的哪個部落,都對火有著情有獨鐘的情結,人們認為火能消除一切病痛,讓人們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除了祭火節,阿細人也是保留著許多的神秘的文化風俗,其中,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和創世史詩「阿細先基」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

小伙子們繃緊身板,姑娘們燦若桃花,在熱烈奔放的旋律帶動下,村民和遊客也紛紛跳起了在這塊土地上誕生的蘊藏彝族文化精粹的「阿細跳月」,盡情宣洩一年中最大的渴望與快樂。

整個祭火慶典過程,「咔嚓」」咔嚓「聲此起彼伏,圍觀的人群中,舉起的相機黑壓壓一片。紅萬村只有幾百戶人家,都是彝族的阿細人,這項祭火神慶典原本只是村民自己舉辦的祭祀活動,自從當地政府參與主辦以來,影響不斷擴大,演變成了社會的活動。每年的阿細祭火節,世界各地的大批遊客涌往紅萬村,由此政府部門出動了大量的警力來維持秩序,還有消防車以防萬一……如今每年的二月初三,紅萬村整個村莊都沸騰了,鄉俗與時尚一起展現,原始與激情隨處碰撞,堪稱「東方的狂歡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