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縈救父:漢文帝「輕刑」的錦上之花

管宜山人 發佈 2024-04-28T00:22:09.789119+00:00

公元前180年,呂雉歸天,「寬厚仁慈」的代王劉恆有點「不情不願」地登上了漢朝皇帝的寶座,事實證明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他的了不起就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了最正確的事」。《資治通鑑.漢文帝重農輕刑》記載,「帝詔曰:蓋聞天道禍自怨起而福繇德興,百官之非宜由朕躬……」

公元前180年,呂雉歸天,「寬厚仁慈」的代王劉恆有點「不情不願」地登上了漢朝皇帝的寶座,事實證明他確實是一個好皇帝,他的了不起就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了最正確的事」。

百姓就是江山,江山就是百姓。劉恆無疑對這個道理有深刻的領會。

《資治通鑑.漢文帝重農輕刑》記載,「帝詔曰:蓋聞天道禍自怨起而福繇德興,百官之非宜由朕躬……」大致意思就是說,百官有錯,錯先在我。這寥寥數語其實是一場政治宣言,是一場改革的醞釀,只不過缺少一個契機作為發軔。

機會很快就來了,而且是「想啥是啥,要啥有啥」的良機。

文帝四年,太倉縣令淳于意被人舉報接受賄賂,要到長安接受懲罰。「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於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之長安。」淳于意受賄坐實,他不思己過,反而大罵老婆生女無用,15歲的孝順女緹縈就隨父出發,要到千里之外的長安上訪。

上訪與被上訪應被忽略,我們更應聚焦這次上訪的「成果」。緹縈「上書曰:'妾父,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年即除肉刑法。」從這段話大概可以知曉,緹縈的父親受賄數額不小,漢代對受賄的處罰有免官、禁錮、徒刑,直至棄市,淳于意可能要接受「肉刑」一類的處罰,所謂「肉刑」就是讓身上少一些部位的刑罰,比如割掉鼻子、砍掉左腳或右腳。緹縈說,這些部位失去就沒有了,被砍頭的也不能再復活,即使他們想改過自新,也不能重新來過;緹縈還說,她願意成為失去自由的官婢,替父贖罪,讓父自新。文帝感動了……

「緹縈救父」的出現,客觀上加快了漢朝「輕刑」的步伐,功德無量:功德一、救了自己的父親,使之免於肉刑;功德二、「輕刑」得以提前實施,更多罪人得以保全;功德三、文帝以「孝」治天下的文治,得以生動推廣(文帝親侍湯藥,是二十四孝之一);功德四、高度成就了文帝寬容的美名。

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負責具體實施:「諸當髡者為城旦、舂;當黥髡者鉗為城旦、舂;當劓者笞三百……」總而言之,不僅廢了肉刑,而且各類刑罰依次減等,比如「城旦」,築城,這是對男性罪人的處罰,「舂」,舂糧,這是對女性罪人的處罰,這兩種刑罰都從無期徒刑更變為六年,這無疑是一次歷史的飛躍,刑法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漢文帝「輕刑」等一系列措施的效果很明顯,它們為輝煌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的赫赫武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場社會的改革,如果是自上而下的,那麼這改革大多都會水到渠成,中間的一些故事,也是錦上添花,比如「緹縈救父」。但如果這場改革是自下而上的,那就少不了要費些大力氣,甚至流些血,甚至丟幾條性命,這中間的一些故事,就免不了令人扼腕痛惜。

緹縈要救父,文帝要穩江山。歷史的長河中,一個毛頭女子從下游向上走,太倉到長安,一路掀起同情、悲憫的浪花,殊不知,正在此時,一位深謀遠慮的皇帝正要從朝廷向民間走去,他們有意無意地相逢了,君民相逢,成就了一段小人物的傳奇,成就了一段大人物的蒼生大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