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爭霸拉開的序幕,齊桓公的哪些措施讓他成為霸主

燕說歷史 發佈 2024-04-28T02:25:34.264962+00:00

鄭國的原封地在今陝西省華縣一帶,西周末年,為了躲避即將到來的末世之亂,鄭桓公開始向今河南中部的虢、檜地區發展,後來在這裡建立了新的鄭國。

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個霸主,有不同的說法。一說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關於「五霸」的說法儘管不太一樣,但是,爭奪霸業的鬥爭可以說自始至終都貫穿在春秋歷史的全部過程中。

首先拉開春秋時期諸侯國爭霸序幕的是鄭莊公。鄭國的原封地在今陝西省華縣一帶,西周末年,為了躲避即將到來的末世之亂,鄭桓公開始向今河南中部的虢、檜地區發展,後來在這裡建立了新的鄭國。

鄭桓公在西周末年的申、繒之亂中被犬戎殺害,其子鄭武公率領大軍為父報仇,並護送平王東遷。東周初年,周王室與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武公及其子莊公都在王室做執政卿土,但是到鄭莊公時,周平王不滿意鄭國長期把持王室的大權,想起用虢公與鄭莊公一起執政,周鄭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危機。

平王死後,桓王即位,他對鄭莊公的跋扈十分不滿,便任命虢公為王室的右卿士,而以鄭莊公為左卿士,將王朝的大權交給虢公,後來乾脆連鄭莊公的左卿士職務也免除了。鄭莊公也不示弱,他先派人將王室的莊稼割走,後來乾脆不去朝見周桓王。

按照西周時期的禮制,諸侯不來朝見,天子是有權力予以討伐的。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領王室及陳、蔡、衛等諸侯國的軍隊對鄭進行討伐。但是,鄭莊公並沒有將周桓王放在眼裡,他派出軍隊對抗「王師」,兩軍在鄭國的繻葛(今河南長葛北)發生激烈衝突。交戰中,鄭國的祝聃一箭射中桓王的肩膀,桓王只好率軍撤退。祝聃還想進一步追擊,但鄭莊公並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因而下令收兵。當天晚上,鄭莊公派大臣祭足到周的軍隊中問候桓王的傷勢,並對其他人表示慰問,聲明自己是不得已才出兵應戰的,還進一步表示願意與周室和好。

在這種局勢下,周桓王只好率軍回到成周。繻葛之戰的規模雖然並不大,但是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此戰以後,周王室的軍隊不再有獨立對諸侯進行征討的能力,周天子的威風也從此一落千丈。對於春秋時期的諸侯霸業而言,繻葛之戰正像一支吹響的號角,揭開了大國之間為建立霸業而相互爭戰的序幕。

鄭莊公之後,率先建立諸侯霸業的是齊桓公。齊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是東方大國,它的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兼有魚鹽之利,十分富饒,在中原的各諸侯國中首屈一指。

齊桓公名小白,是齊僖公的庶子,齊襄公的弟弟。齊襄公在位期間,政治昏亂,紀綱鬆弛。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發動叛亂,殺死襄公,自立為君,但是不久即被大臣除掉。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在國外聽說這個消息之後,都趕回來準備繼承君位。在謀臣鮑叔牙的幫助下,小白最終戰勝了公子糾,奪得了君位。齊桓公即位之後,聽從鮑叔牙的舉薦,任命管仲為相,輔佐自己治理國家,在齊國推行一系列有利於穩定及發展的措施。

管仲治國的首要舉措,是對內政進行大規模的整頓,當時主要推行了三項重要的內政措施。一是整頓地稅徵收辦法,實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據田地土質的好壞以及產量的多寡,將國土分成若干等級,然後按照等級的高低,徵收不同數量的田稅。這一措施穩定、改善了國家的經濟秩序,有效地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二是調整行政管理辦法。實行「叄其國而伍其鄙」。所謂「叄其國」,就是將國人居住的地區劃分成三個部分進行管理,使國中的士、農、工、商等「四民」各有定居,不得雜處,同時也不能隨便地遷徙或轉變職業。這項措施對於穩定社會秩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所謂「伍其鄙」,就是將全國所控制的「野」,劃分成五個「屬」,分別設五個大夫進行管理。對於「屬」內的居民,分別建立了比較嚴格的行政管理體制,即規定三十家為一邑,每邑設一司官;十邑為一卒,每卒設一個卒帥;十卒為鄉,每鄉設一個鄉帥;三鄉為一縣,每縣設一個縣帥;十縣則為一屬。「伍其鄙」的意義,是使齊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深入到了原來相對鬆散的「野」、「遂」、「鄙」地區,這對增強齊國的經濟及軍事實力無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是加強對軍隊的建設,實行「作內政而寓軍令」。根據周代的制度,只有國人才有當兵的權利,野人不需要當兵。當時齊國的國中共有21個鄉,其中工商之鄉6個,士農之鄉15個。工商人員,食在官府,在周代他們並不具有國人的身份。所以這項內政調整,實施的對象就是士農之鄉的百姓。

它將士農之鄉的百姓組織起來,五家為軌,每軌設一軌長;十軌為里,每里設一有司;四里為連,每連設一連長;十連為鄉,每鄉設產良人,由他們掌握軍令。每家出一人為軍,一軌有五人,五人為伍,軌長為帥。十軌為里,一里有50人,50人為小戎,里有司為帥;四里為連,一連有200人,200人為一卒,連長為帥;十連為鄉,一鄉有2000人,2000人為一旅,鄉良人為帥。五鄉有1萬人,1萬人為一軍,由五鄉之帥統領。全國的士農之鄉共分成三個部分,成立三軍。

齊國國君及上卿國、高二氏各帥五鄉一軍1萬人,利用每年的農閒時間進行軍事訓練。經過管仲對齊國的政治、經濟與軍事進行全方位的調整之後,齊國的國力日益強大。憑藉著雄厚國狀的實力,齊桓公也迅速邁出了謀取霸業的步伐。

公元前681年和公元前679年,齊桓公先後兩度分別與宋、陳、衛、鄭、蔡、邾等國會盟,在東部地區的諸侯事務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由於在外交上齊桓公一直採取「輕其幣而重其禮」的對外政策,即對服從自己的諸侯都以隆重的禮節相待,而不對他們徵收大量的貢物,因此將眾多的諸侯拉人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齊桓公率軍北伐山戎,保衛了燕國。公元前662年,狄人進攻邢國(今河北邢台),齊桓公救邢之後,又將邢向南遷至夷儀(今山東聊城),另築新城安排邢人。公元前660年,狄人進犯衛國,殺衛懿公,衛人只好棄國而逃。齊桓公擊退狄人之後,又在楚正(今河南滑縣)築城安排衛國遺民,使衛國得以保存下來。歷史上稱這兩件事是「存邢救衛」

齊桓公的扶危救患,產生了很大的政治影響,從此以後,齊在東部各諸侯國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並逐步為自己在華夏諸國救亡圖存的活動中樹立了領袖的形象。

齊國在中原地區勢力迅速發展的同時,南方的楚國也在日益強大,他們不斷北侵,兼併了很多西周王朝統治時期分封在漢水一帶的諸侯國,並進一步向北將進攻的矛頭直指鄭國,嚴重威脅到了中原諸侯的國家安全。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齊、宋、鄭、衛、陳、許、曹等國軍隊向南征討楚國,與楚國軍隊對峙於陘(今河南偃師)。最後,以齊為首的中原諸侯與楚在召陵訂立了盟約,都撤回了軍隊,這就是「召陵之盟」。齊桓公這一次伐楚雖然並沒有完全將楚國壓服,但是向楚國展示了中原諸侯群體的強大,使楚國北進的勢頭得到了遏制。齊國在中原諸侯中的霸主地位日益鞏固。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東)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襄王也派了使者前來參加。會上共同訂立了盟約,申明凡是參加會盟的諸侯國,從此以後,永遠不要發生戰爭。另外,盟約還對諸侯之間的政治秩序進行了特別的規定,例如,各國都不得亂築堤壩,以保證河流的暢通;各國不得在鄰國受災的時候囤積糧食禁止出口;諸侯不得在分封卿大夫采邑之後不向周王報告,等等,這就是歷史上的「葵丘之會」「葵丘之會」標誌著齊桓公所建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死,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君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齊國陷入混亂,桓公所建立的霸業很快便瓦解了。

桓公之後,另一個想建立霸業的中原諸侯是宋襄公。宋是殷商遺民建立的國家,它的都城在商丘。春秋時期,宋的疆域主要在今河南、山東及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這裡是中原各國通往東南地區的交通要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齊桓公死後,齊國陷人內亂,不再能夠承擔起統領中原諸侯的責任。在這種局勢下,宋襄公就想接替齊桓公的角色,成為新霸主。與此同時,楚國的勢力在齊國的霸業瓦解後,又開始北進。

公元前638年,宋軍與楚軍在泓水相遇。戰鬥開始以前,宋軍已先在河岸擺好陣勢,而楚軍正在渡河,這時宋國的司馬子魚建議襄公趁楚軍渡河未畢立刻發動攻擊,但宋襄公不同意。楚軍渡過泓水之後,緊急列陣,司馬子魚又向襄公建議趁楚軍立足未穩立即進攻,宋裹公仍不同意。一直等到楚軍列好陣勢,做好了戰前的一切準備,宋襄公才下令出擊。

但是,宋軍根本不是楚軍的對手,被打得大敗。襄公身邊的侍從部隊全部被消滅,他自己的大腿也中了嚴重的箭傷。宋國的軍隊在這一仗中損失慘重,國人都埋怨襄公沒有聽從司馬子魚的建議。但是宋襄公卻說:君子在戰場上不會去傷害一個已經受了傷的敵人,不會去俘虜敵軍中的老人,也不會依仗地勢的險要去伏擊敵人。我雖然只是殷商亡國之餘,還算不得什麼君子,但也不會去進攻一個沒有排列好的軍隊。

顯然,觀念如此遷腐的宋襄公在列國爭霸的環境中只能遭受失敗的結局。不久,宋襄公因箭傷去世,他想建立霸業的企圖也隨之走進了墳基。此後,中原地區的諸侯都紛紛倒向楚國,楚國的勢力進一步北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