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武漢 | 漢陽城從來不在漢水北岸

人文武漢 發佈 2024-04-28T02:26:22.005956+00:00

原創 張篤勤 提要:先秦時期漢水主泓自西向東流淌,受阻於大別山(即今日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脈)余脈鄂東丘陵崗地而南折,大致在今武漢市新洲區陽邏以西至黃陂區沙口、灄口鎮某一地點匯入長江;秦漢以後漢水主泓道上移,入江口穩定在漢陽龜山北麓,近兩千年來沒有發現大的改變。


原創 張篤勤

提要:先秦時期漢水主泓自西向東流淌,受阻於大別山(即今日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脈)余脈鄂東丘陵崗地而南折,大致在今武漢市新洲區陽邏以西至黃陂區沙口、灄口鎮某一地點匯入長江;秦漢以後漢水主泓道上移,入江口穩定在漢陽龜山北麓,近兩千年來沒有發現大的改變。

清漢陽府漢陽縣、武昌府江夏縣

提到漢陽城的得名,史志界幾乎眾口一詞,都說按照山南水北為陽的古訓,漢陽城原來地處漢水之北,後來漢水發生過從漢陽城南到漢陽城北的改道過程,才使漢陽城名不副實,變成了「漢陰」。如潘新藻先生所說:「漢陽是在漢水之北,命名之理,一定不移。」殊不知一味拘泥於水北為陽的古訓,以此推斷漢陽城的得名未免絕對。

查唐人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八沔州條稱「本漢安陸縣地,晉於今州西臨嶂山下置沌陽縣,江夏郡自上昶城移理焉。後郡又移理夏口,沌陽縣屬郡下不改,入陳廢。隋開皇九年置戍,十七年廢戍,改置漢津縣,屬沔陽郡。大業二年改為漢陽縣。武德四年分沔陽郡,於漢陽縣置沔州及縣,並自臨嶂山下改移於今理。"可見漢陽縣城起初沿用漢津縣臨嶂山城址,而臨嶂山即今蔡甸區城頭山遺址,一直處在漢水南岸!

酈道元在《水經•沔水注》中明確指出:「沔水(漢水)又東逕沌陽縣北,又東逕臨嶂故城北。」這表明位於臨嶂山的漢陽縣治一開始就處在漢水南岸,取名之初就沒有遵循水北為陽的古訓。正因為如此,北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對此現象也不好解釋,只在該書卷131引《宋書•州郡志》稱:漢陽縣「以在漢水之南,居嶂山之陽為名。」但這種解釋十分牽強,不能令人信服。

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在敘述漢陽府建置沿革時,於「隋置漢陽縣,屬沔陽郡」下特加一段按語:「《穀梁僖公二十八年傳》雲,水北為陽。范寧註:日之所照曰陽。是水北山南之訓,為自古不易之定名,故《左傳》『漢陽諸姬』句,杜預注即引《穀梁傳》之文作解,而以為姬姓之國在漢北者,其義甚為明確。今漢陽郡治,按圖實在漢水之南,於陽字名實乖舛,而圖內在漢水南者,又有漢陰山,仍以漢陰為名,又彼此自相矛盾。詳求其故,蓋由隋代改名之初,但知襲用《左傳》舊文,以為美稱,而未經考核方位,以致舛誤。《寰宇記》知其未安,乃以漢水之南、嶂山之陽曲為之說,尤屬附會。

至古今郡縣之以山水陰陽得名者甚多,今據地形通加審核,大抵以山名者,均無舛誤。即以水名者,亦多屬相符。惟昆陽在昆明池南,溧陽在溧水南,海陽在大海西南,汝陰在汝水之北,漢陽在漢水之南,濯陽在濯水之南,祁陽在祁水之南,俱與本義相違,蓋皆因沿襲古名,失於核實之故。」

由上文可知,《大清一統志》認為,造成漢陽府「於陽字名實乖舛」 的原因,「蓋由隋代改名之初,但知襲用《左傳》舊文,以為美稱,而未經考核方位,以致舛誤,」而不是漢水從城南改道城北導致的結果。 與眾人論證漢陽城本在漢水南岸的做法形成對照,歷史文獻中卻極少留下漢陽城在漢水北岸的確鑿記載,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其實,放開眼量,國內還有很多以漢陽命名的地方,都不符合水北為陽的古訓。如陝西省漢陰縣境內漢陽鎮及駐地漢陽坪,在漢水南岸也竟稱漢陽。至於像四川省劍閣縣漢陽鎮、青神縣漢陽鎮治地漢陽垻,從漢代得名,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再如西漢時在今貴州威寧、水城縣一帶設置漢陽縣,直到南朝梁朝時才廢除。這諸多以漢陽命名的地方不僅不在漢水北岸,甚至與漢水毫無關係。

如果膠著於《穀梁傳》等「水北為陽」的古訓,並以此裁量千差萬別的地名現象,只能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正如張修桂教授論文中所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這是我國古代郡縣命名的主要根據之一。但也有不少郡縣,雖以陰陽命名而卻和陰陽古訓不符。••••••因此,研究以陰陽命名的地名,必須詳加考定,絕不能一概而論,漢陽的命名即是一例。」

張修桂教授明確表示:「最近有關漢陽得名的文章,都是根據明成化初漢水自龜山之南改道今流的記載,斷定漢陽縣治在唐宋時代是處在漢水之北,其後由於成化漢水改道,漢陽才名不符實。我認為這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漢陽命名辨析》,武漢師範學院(自然科學版)1981年第1期)


打撈江城記憶 串起散落的珍珠

鉤沉三鎮往事 回眸過眼之煙雲




1876年的武漢


編輯:水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