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美援朝」犧牲第一人,通過換車,救了39軍軍長吳信泉

藍風破曉 發佈 2024-04-28T05:24:57.264027+00:00

這19萬多烈士里,第一位犧牲的「戰士」,名叫何凌登。不,他不僅是烈士,而且是39軍參謀處處長,是39軍的軍官一名,犧牲時僅僅33歲。


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有烈士197653名。

這19萬多烈士里,第一位犧牲的「戰士」,名叫何凌登。不,他不僅是烈士,而且是39軍參謀處處長,是39軍的軍官一名,犧牲時僅僅33歲。可謂英年早逝,而這次犧牲,救了39軍的軍長吳信泉。

何凌登有著怎樣的經歷?

他又是如何救了軍長吳信泉的?

1、何凌登,先加入國軍,後加入八路軍


何凌登,出生於1917年,福建人,家境窮困。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何凌登14歲就遠赴上海打工掙錢了,而且是邊上學邊打工那一種。那時,上海可是世界大都市,東亞繁榮地,沒有比這機會更多的了。

初中還未畢業,他就當了國民黨軍艦「同濟號」的水手。

那時年輕,沒有更多選擇性,有飯吃就可以了。沒想到,他的表現還是非常出眾,三年下來,成了國軍海軍的少尉。

在這期間,他看見了很多國民黨軍隊的陋習,比如對群眾的耀武揚威,比如長官對手下的任意打罵。為此,他開始明確反對虐待士兵。

大氣候如此,小少尉還能反了天?於是,上面就把他開除了。他沒有不高興,反而覺得是一種解脫。

脫離了蔣軍,他四處漂泊流浪,為的不僅僅是生存,還在尋找人生的歸處和心靈的寄託之所。全面抗戰發生時,何凌登正在湖南岳陽,他參加了一個抗日劇團,為抗日進行義演募捐,他認為此事大有意義。當時,他20歲。

劇團義演募捐到了湖南長沙,他碰到了人生的一個貴人,此人就是毛主席曾經的老師徐特立。徐特立當時擔任湖南長沙八路軍辦事處主任,他看見這小伙子抗日熱情這麼高,因此推薦他去了延安。

1938年夏天,何凌登到了延安。就此,何凌登的人生有了新的變化。

很快,他被完全感染了,延安的精神風貌那樣積極向上,延安的革命者們心胸如此開闊,延安的將領和士兵之關係如此融洽,延安的軍民關係如此和諧。

這才是心靈的歸宿,可以為了偉大的事業而努力奮鬥。

抗大畢業後,從1940年開始,何凌登到了前線,擔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司令部任作戰參謀。此後,何凌登雖有職位調整,但大多都在參謀這個崗位。他參加過遼瀋戰役、平津戰役,還參加過解放兩廣的戰役。

在戰爭期間,何凌登於1947年結婚了,當時,30歲。妻子也是革命戰士,名字叫吳為真。

到新中國建立時,何凌登已經是39軍參謀處處長了。

2、何凌登提前去了朝鮮,進行了踩點


軍隊裡的參謀系統是幹什麼的?是搜集各種資料,給出各種建議,以幫助領導做決策的。

有時候,搜集的資料是從偵察人員那裡得來的,有時候,一些參謀人員會親自去搜集資料,這叫偵察參謀。

不過,參謀系統的處長級以上幹部,一般不會親自去一線偵察搜集資料,除非戰爭的影響非常大。而韓戰,影響範圍巨大。

1950年8月26日,東北邊防軍(那時候還不叫志願軍)開始組建赴朝先遣小組,整個小組有五位人員組成:

第一位是東北軍區後勤部的部長張明遠;

第二位,十三兵團司令部的偵察處處長崔醒農;

第三位,三十九軍的參謀處長何凌登;

第四位,是四十軍一一八師參謀長湯敬仲;

最後一位,是軍委炮兵司令部情報處的副處長黎非。

從官職來看,張明遠最高,因此,他是這個赴朝先遣小組的組長。

先遣小組組建好之後,就等著命令了。

9月15日,麥克阿瑟成功發起了仁川登陸。這一次的行動,讓中國出兵朝鮮的概率變得越來越大。

9月17日,周總理召見了先遣偵察組五位成員,除了他們五位之外,駐朝鮮大使館的參贊柴成文也在。

看到總理召見,大家都很興奮。

特別是何凌登,內心更是洶湧澎湃,他已經8年未見過周總理了。此時再見,感覺到分外地親切,仿若見到親人一般。

不覺間,何凌登突然冒出一句話:總理,朝鮮危機,我們什麼時候出兵啊!

周總理一樣注意到了何凌登。這小伙子他有印象,在延安時,吹得一口好口琴,人也長得帥氣,性格還很開朗。

聽到何凌登的問話,周總理說道:「這個問題現在不能給你答覆!此事事關重大。」

忽然間,何凌登覺得自己有點冒失了,此事太大,豈是能夠輕易回答的?

他已經33歲了,不是二十出頭的毛頭小伙了。

為了不受太多干擾,這五位也有了新的身份: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武官。有柴成文親自領導。

告別周總理時,周總理握著何凌登的手,親切地鼓勵道:小伙子,到了朝鮮,好好干啊!

此言一出,何凌登立即一個軍禮,說道:「總理放心,一定不辱使命!」

到了東北瀋陽,瀋陽軍區給配了五輛越野車,軍裝換成了民服。

到了朝鮮,朝鮮的領導人也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中國出兵的概率加大了。

前線偵察時,何凌登五人有時裝扮成朝鮮人民軍的軍官,和朝鮮部隊一道行動。有時穿了便裝當百姓,單獨進行偵察。

起初,他們儘量向南偵察,觸角甚至伸到了漢城附近,咸興、元山等地被詳細勘察。

十月初以後,上級有交待,對於清川江以北的雲山、妙香山、寧遠、姚德等區域,要做詳細的勘察。於是,五個人重點放到了這些地方,並做了詳細的軍事標記。

為何要放到清川江以北區域?因為,中國志願軍一旦出兵,前提一定是美帝過了三八線,而清川江以北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爭區域。

在五個人的努力下,一個個偵察到的資料和信息,陸續傳到了中國,包括地理情況、戰況、人文情況、交通路線等等。當然,不適合傳遞的資料,後來他們帶了回去。

這些資料,對於後來的戰爭,幫助非常大。

總共進行了為期25天的偵察,10月15日,先遣小組返回國內。此時,出兵朝鮮已成定局。而且,多國部隊已經過了三八線,一路向北逼近。

10月19日下午6點,是39軍出發的日子。而何凌登風塵僕僕,在中午三點才回到軍部。他沒有先回家,而是先向軍長吳信泉、政委徐斌洲等領導做了匯報,此時,已經五點十分了。

抽空回家告個別吧!

下午五點五十,仍然不見何凌登到來,大家都有些著急,軍長吳信泉都有些發火了。送行的吳信泉的妻子俞惠如說道:我去看看。

這一去,俞惠如看到了讓人臉紅心跳的一幕....

3、何凌登犧牲,救了軍長

俞惠如到何凌登家時,何凌登正和妻子吳為真在做最後的告別,兩人相擁在一起,大有一番難捨難分的意思。

看見俞惠如的到來,何凌登馬上鬆開妻子,對俞惠如說道:「馬上來!」

臨別之際,妻子把何凌登心愛的口琴塞到了何凌登手中,看著車輛起步後,吳為真特別不舍,因為這一去,能不能回來都不一定。

是啊,很難想到,何凌登的犧牲比所有人預想的都要快。

10月22日晚八點整,三十九軍的六輛車來到了鴨綠江邊,看著大軍陸續通過1100多米的鐵路大橋。晚上過橋,為的就是避免敵人發現後炸橋,造成較大損失。

晚9點20分,大軍已經過橋了。軍部領導決定驅車跟進。

就在軍長吳信泉的車發動之際,何凌登過來了,說道:「軍長,我倆換個位置,我來坐1號車,美國鬼子的飛機厲害著哩!」

聽完此言,吳信泉火了:「亂彈琴,我坐1號車危險,你坐就不危險了嗎?你這兩天怎麼老出洋相?」

何凌登說道:「軍長,在朝鮮20多天,我對這邊比你熟悉,哪兒能快,哪兒需要慢,我比較清楚。雖然是晚上,敵人的飛機也是會時不時出來搗亂的。」

吳信泉還是不想換,但是,政委徐斌洲說話了:「軍長,何處長說的也有道理嘛!」

旁邊幾人也附和著,於是,吳信泉不情願地換了車。

在何凌登的帶領下,前半程較為順利,只剩最後一段路了。

當時,月亮正好被一片烏雲擋住了,在上一段山坡時,因為看不清路面情況,司機只好打開了燈,在1號車衝上山坡的一剎那,汽車的燈光仿若一道恆久的閃電照向遠方,短短的瞬間,一個晚上出來的美軍飛機看見了一號車,開始一頓俯衝掃射、投彈......

很快,飛機飛走了!

軍長吳信泉快步到了一號車跟前,看見何凌登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他有點緊張地問道:「小何,小何,你怎麼樣了?」

司機小唐沒受傷,從懵懂中清醒了過來:「何處長......他犧牲了。」

剎那之間,吳信泉雙眼湧出了淚水,他知道,如果不是何凌登,死的就是他了。

那時那刻,吳信泉當即命令,一號車載著何凌登的遺體返回遼陽。

當何凌登的遺體拉回到遼陽39軍留守處時,大家簡直不相信這是真的,吳為真悲痛欲絕,對著丈夫的臉頰吻了 又吻,原來,19日的告別,竟然是永別.....


真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何凌登還沒有完全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就已經犧牲了,讓人唏噓不已。不,準確說,他已經投入戰爭了,從9月開始的偵察,他已經投入了.....

這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犧牲的烈士,請記住,他叫何凌登,他「救了」軍長吳信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