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漢城遺址、關寨

莆仙歷史文化 發佈 2024-04-28T06:49:55.612194+00:00

仙遊漢城遺址一、雞子城。又稱漢城,為閩越國建立。位於榜頭鎮泉山村西北1500米處。於1958年發現,1987年6月考察核實。

仙遊漢城遺址

一、雞子城。又稱漢城,為閩越國建立。位於榜頭鎮泉山村西北1500米處。於1958年發現,1987年6月考察核實。遺址東南向的城牆保存較完整,城基斷面上夯土層厚13-14厘米,殘存牆高度東南為5-6米,西北1-2米;東西長400米,南北長200米,面積8000平方米,相對高度25—50米。城址西北靠山,東南距木蘭溪200米。城內原有用漢磚砌築的墓葬,已被破壞無存;僅在地表上零星採集到硬陶片,與崇安相類似。

二、蛇灣城。俗稱土城埔,在鐘山鎮鳴和村東南約1500米處,為漢代遺址。面積約500平方米,1987年6月普查發現。城牆被毀壞,尚存東、西、南、北城門及城內跑馬道遺址。在地表上採集到席紋硬陶片和夾砂陶片等遺物,舊址破壞嚴重。


三、龍穿城。位於游洋鎮裡洋村東北8000米處,為漢代遺址。1982 年經普查發現,是一座四周由巨石山峰構成的天然石城。高200米,方圓3公里,面積約20萬平方米。四壁猶如斧劈刀削,中間一馬平川。且在距地面100米的石壁上有一條像巨龍般貫穿而過的凹槽,環繞峰腰,猶如廊道,可通人馬,故名龍穿城。山頂有漢代閩越王所築的越王台。

仙遊關寨

一、鰲峰寨。位於園莊鎮高峰村東北100米,原稱新安全莊,又稱大埔城,俗稱鰲峰寨。始建於五代末,南康郡王陳洪進為防禦山寇侵擾,發動鄉鄰,用鵝卵石沿山砌築城牆。城平面呈橢圓形,周長564米。城牆用鵝卵石砌築,中間填以毛石和泥土,高10米,上部外側築短垣,高1米,內有跑馬道。南、北、西三向設城門。城門長方形,高4.5米,寬3米,深4米。

二、東鄉土寨。位於榜頭鎮垻下頂厝洋,始建於清代。總面積約3畝,寨樓占地0.6畝,牆身厚3尺,以土、石灰、沙、桐油、糯米為材料混合而成。樓高5丈,上下三層,上層牆壁開有窗口和槍眼,內設有糧倉、水井,置有鍋灶等。


三、白嶺寨。位於度尾鎮埔尾村,與永春縣交界,海拔800米。明嘉靖三年( 1524),鄉兵壘石為寨。中為關門,西崖絕頂設木滾石防寇。嘉靖十六年( 1537)於此設巡檢司,刻石題「西門鎖鑰」。


四、何嶺關。位於榜頭鎮北部,與鐘山鎮接壤,海拔600多米,是仙遊縣東部的主要關隘。何嶺古道從嶺麓盤山蜿蜒而上,長5公里,鋪砌石階4045級。1958年在其西側修建有10公里的盤山公路。

五、麥斜岩山寨。位於鐘山鎮麥斜村,上有雲居寨、燕子寨等,古代是土匪山寨。1930年, 仙遊縣地方武裝中國工農紅軍第108團在此誕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