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五乘組完成二次太空行走,為何鄧清明不出艙?有什麼危險?

科學黑洞 發佈 2024-04-28T08:29:11.729907+00:00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太空飛行已經三個月,整體任務時間過半,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消息,近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完成了第二次出艙活動,距離上一次太空行走,剛剛過去二十餘天。此次執行出艙任務的航天員是費俊龍和張陸,02號航天員鄧清明在艙內配合支持出艙活動。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太空飛行已經三個月,整體任務時間過半,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消息,近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完成了第二次出艙活動,距離上一次太空行走,剛剛過去二十餘天。

此次執行出艙任務的航天員是費俊龍和張陸,02號航天員鄧清明在艙內配合支持出艙活動。

細心的小夥伴應該發現了,2023年2月10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首次的出艙活動,那也是中國空間站徹底建成之後,航天員的首次出艙,全程持續了7個小時左右,完成了夢天艙外載荷設備的安裝工作,全部既定任務完成,執行出艙的航天員是費俊龍和張陸。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兩次太空行走,02號航天員鄧清明皆是在艙內配合,尚未完成自己人生中太空行走的首秀。

按照以往的規律,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都進行了兩次出艙活動,其中01號航天員分別出艙兩次,02號航天員和03號航天員各出艙一次。到了神舟十四號時增加了一次出艙太空行走,劉洋進行過一次出艙,陳冬和蔡旭哲進行兩次出艙行走。

目前來看,前兩次出艙活動都是由費俊龍和張陸來執行,航天員鄧清明在艙內進行協調支持。但神舟十五號乘組計劃執行3-4次的出艙活動,目前已經完成了兩次,後續的1-2次出艙航天員鄧清明或許就會執行任務了!

太空行走在我們吃瓜群眾看來或許沒什麼特別的,看著航天員在艙外緩慢動作,背景就是我們美麗深邃的地球,但對於航天員來說壓力是比較大的。

航天員在地面通過水下模擬過無數次的太空行走環境,但是當身臨太空出艙行走,把自己置身於空間站之外,從心理上來說壓力很大。

不久前,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乘組完成了隔離恢復訓練,首次與公眾見面。在採訪的時候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神舟十四號三次太空行走中,有一次航天員陳冬和蔡旭哲要執行艙外救援演練,陳冬施救、蔡旭哲是被救援那一個。

在救援演練過程中,蔡旭哲需要模擬失去工作能力,陳冬會把他拖回到出艙口的位置。當時模擬被救援的航天員陳冬需要把不動,把手全部鬆開,按照蔡旭哲的回憶,鬆手的那一刻感覺壓力比較大,就像是自己要飄走一樣。

人類進入太空,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身上穿的航天服,但如果真的飄離了空間站,那麼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後真的變成了「人造天體」一直在繞著地球飛行了!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還有大約三個月的任務時間,後續按照計劃還會進行1-2次出艙活動,屆時我們或許就會看到航天員鄧清明的太空行走,至於說為什麼前兩次都是費俊龍和張陸出艙,也許跟任務的連貫性有關係,前兩次出艙任務比較類似。

中國空間站在2023年就已經進入了正式運營階段,神舟十五號乘組作為承上啟下關鍵性的一棒,他們的任務至關重要。就像是建造房子一樣,毛坯房交付之後必須要進行裝修工作。

例如兩個實驗艙關鍵設備實驗載荷的安裝,艙外載荷和設備的安裝,空間站的維護等。

2023年按照計劃會執行兩次載人飛行任務,有6名航天員登上中國空間站,如果加上貨運飛船一共有三次發射任務。

5月份執行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發射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在11月份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由於天舟六號飛船是新一批產品,和此前的天舟五號有所不同,貨載能力得到提升,只需要一次發射就可以滿足兩個乘組近一年的太空飛行資源需求。

根據航天員楊利偉的介紹,每次太空飛行航天員的選拔工作提前一年就已經確定下來,由此可知目前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的航天員已經確定。按照傳統的老帶新模式,2023年的兩次載人發射任務會有中國第三批航天員中的載荷專家參與進來,非常值得期待。

據悉,中國第三批18名航天員中還有一位女航天員的存在,不知道在2023年的兩次載人發射任務中是否會參與執行飛行任務。

目前中國已經開始招募國際太空人,經過針對性的訓練後,未來還會有國外的太空人登上中國空間站,中國航天在國際上已經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這可能是美國最想不通的事情,為什麼處處被技術封鎖壓制的中國航天可以如此快的崛起?這應該就是不服輸的精神吧!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