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雲滴落成雨!

閱讀時代雜誌 發佈 2024-04-28T10:24:16.130053+00:00

高天上流雲。這雲,讓我想起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時光,想起悠久燦爛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那懸於高處的雲朵,為後世蒼生積聚著博大精深的文化雨水,萌生出永無窮盡的生命力量。中華傳統文化中,雲,是自然的象徵,也是人生境界的一種寫照。

高天上流雲。這雲,讓我想起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時光,想起悠久燦爛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那懸於高處的雲朵,為後世蒼生積聚著博大精深的文化雨水,萌生出永無窮盡的生命力量。

中華傳統文化中,雲,是自然的象徵,也是人生境界的一種寫照。雲隨風動,順應自然的規律,與自然融為一體,不與自然相矛盾,才能坦然遨遊於太空。人,有了「雲」的氣象,隨風而動,順應萬物,與萬物相融,就沒有了內心的波瀾起伏,就不會為人世間的變幻莫測所困擾,從而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事物,一切興衰,一切更替。這正是先秦道家以及魏晉玄學達人崇尚追求的具有自然本性的精神氣質。

雲,亦真亦幻,變化萬千,極具詩情畫意;雲,色澤斑斕,美不勝收,教人浮想聯翩。在浩若煙海的中國古詩詞中,雲,更是意氣風發,興味盎然,教人回味無窮的載體。

有寫白雲的。如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句通過對黃河、白雲、孤城、萬仞山等的描寫,展現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風光,悲而不失其壯,涼而不失其美,將戍邊士兵的懷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古詩中的白雲,大抵都是悠閒恬淡、瀟灑飄逸。如謝靈運的「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等等,莫不是飄忽來往於高山秀水之間,浪漫多情,風流凸顯。

有寫黑雲的。如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描寫了夏日雷陣雨前後的西湖景色。以「黑雲翻墨」形容黑雲就像打翻的墨水一樣烏漆墨黑,十分生動形象。古詩詞中,寫黑雲的詩句不在少數。李賀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之句;常建有「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之句;謝驛有「龍欲出時山吐氣,黑雲隨手暗江南」之句;林昉有「黑雲欲雨易成晚,紅葉如花不當春」之句。古詩詞中出現的黑雲,濃墨重彩,雷霆萬鈞,所造成的緊張刺激,常常給人驚心動魄之感。

有寫彩雲的。如高適的「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詩,以黃雲相襯,匠心獨具,反彈琵琶,豪言送行,慰勉有加。再如晏幾道的「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苹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一詩,追憶過往生活的美好,以及對歌女小苹的懷念之情。以彩雲比喻美人,語言優美,寓意深遠。還有詩仙李白,對彩雲情有獨鍾,彩雲在他的詩歌里,不勝枚舉。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等等,讓讀者一回回感受著他心中的彩雲之美。

雲雨有情。在文藝作品中,雨,意蘊豐富,別具魅力,渲染著無以言表的人類情感;雨,以不同的情態,寄託著人們因時因地因情因境各不相同的情思。古往今來的中國詩詞達人,對雨的描摹表達已然到了極致,留下了無數傳世經典名句。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等等,可謂妙筆傳神,膾炙人口。

大小不一的雨,關聯著不一樣的心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江南春》中的雨,是一種細如髮絲、潤似牛毛的微雨,帶給讀者淡煙疏雨,煙雨空濛之感。「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中的細雨,穿蓑衣、戴斗笠就可以遮擋。「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之雨,是突而其來又倏忽而止的陣雨或驟雨。「度日冥茫吹凍雨,欲晴撩亂起涼風」,劉攽《海陵》所寫凍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冷雨。「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中描寫的邊出太陽邊下雨,就是足以帶來好心情的太陽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的《春夜喜雨》,表露了雨水帶來的愉悅心情,可謂人間喜雨。

落雨有聲,落雨含情。沒有哪一個情感豐沛的詩人不愛聽雨。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這因雲而生的意象,既暈開了詩人的想像,也潤澤了讀者的心田。陸游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蔣捷有「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商隱有「逡巡又過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弦」;《詩經》中也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詩行中的雨,這意象叢生的雨,這具有高天流雲氣質的雨水啊,誰能說沒有一朵朵雲的印記?

隨性的雨,從時空隧道飄灑而來。那是朦朧的雨,迷離的雨,淅瀝的雨,磅礴的雨,詩意的雨,在書頁間氤氳、飄灑、傾瀉,讓人一不經意,就沉浸在或急或緩瀟灑滴落的情態里。

當今社會,無處不在、可感可知的「文化雲」,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人們無聲無息地沐浴在中華歷史文化的「雨水」之中。這些承載著歷史人文景觀的「文化雲」,將零散的、孤立的公共文化資源,通過數字平台加以整合,實現了文化供需的精準匹配,促進了文化消費,帶動了文化產業高能優質發展。

雲由升騰之氣聚集而成,飄忽不定,自由來去。雲積厚了便有機緣滴落成雨,這雨,落進沙漠會造就一片片綠洲,落進溪流會匯成一道道清泉,落進靈魂深處足以教人站上新的生命高度。

天上的雲朵,姿態各異;文化的意象,各具千秋。雲雨之情是不可輕待的塵世之情的美好映像。雨會想起一朵雲的好,因為再高再遠的雲,最終都會滴落成雨,滴落成不一樣的生命表達方式,讓生命擁有日復一日不斷演變的強大能量。

如果說文化是雲,思想是雨,那麼讓雲滴落成雨的過程就是不可或缺的閱讀。一個人,只有用心閱讀了,才有思想的雨自歷史的天空紛紛揚揚地灑落人間。


來源:《閱讀時代》2023年第02期

作者:程應峰(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

責編:馬京京

編輯:鄧汝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