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返鄉,金鄉大蒜搭上電商快車,年銷2萬噸

農村大衆 發佈 2024-04-28T10:42:10.535055+00:00

2月26日,在濟寧市金鄉縣雞黍鎮馬集村,金鄉縣華能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賽正在倉庫里,檢查儲存的大蒜質量情況。去年,他的公司在電商平台銷售了2萬噸大蒜。「今天大概發出去1萬單左右,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能發五六萬單。」劉國賽說。劉國賽正在檢查大蒜質量。

2月26日,在濟寧市金鄉縣雞黍鎮馬集村,金鄉縣華能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賽正在倉庫里,檢查儲存的大蒜質量情況。去年,他的公司在電商平台銷售了2萬噸大蒜。「今天大概發出去1萬單左右,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能發五六萬單。」劉國賽說。

劉國賽正在檢查大蒜質量。

說起電商銷售的成績,劉國賽難掩心中的自豪,他的父輩幾十年如一日種大蒜賣大蒜,但過去只能低價出售給批發商,利潤微薄。「趕上行情不好的年頭,甚至還會虧損。」劉國賽說,「從高中我就想做大蒜出口,提高效益,所以在大學裡學的是英語專業。」

2013年,劉國賽大學畢業,回家一頭扎進了大蒜產業。「剛畢業對這些農產品一無所知,只能慢慢地了解。」劉國賽說,「我回來以後,出口行業已經不景氣了,國外市場信譽差,風險很大。」 2014年,劉國賽註冊了金鄉縣華能經貿有限公司。回鄉後,他邊學習,邊進行大蒜外貿生意,一直不見起色。

2019年,劉國賽注意到很多農產品都搭上了「電商快車」,他就想大蒜易保存、運輸,銷售周期長,應該可以在電商平台上有一席之地。「為什麼我們金鄉的大蒜不能通過電商平台,直接銷售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裡呢,消費者方便購買,價格也便宜。」劉國賽說。

2020年3月,劉國賽籌辦好了做電商的各項事物,準備大幹一場。然而剛起步時,一切並沒有劉國賽預想的那樣順暢,一天僅有一二十單的銷售量。為了吸引流量,他開始著重突出產地直銷的概念,壓低了價格,犧牲了一部分利潤。「同時,質量品質保證好,物流環節把控好,讓更多消費者能夠品嘗到金鄉大蒜的獨特風味,提升客戶體驗。」劉國賽說。

汁鮮味美、香脆可口的金鄉大蒜很快贏得了一些消費者的青睞。「半年後,回頭客越來越多,我們整體的銷量逐步增加。」劉國賽說,「接著我們趕上了網絡平台發展的紅利期,後來訂單的數量幾乎是翻倍增長。」

剛開始,劉國賽自己上陣打包、裝車,單量上來了,就慢慢地擴大規模,招收的工人也越來越多。現在,光加工打包車間就有200多人,加上分揀、倉儲、運輸等環節,共帶動周邊近300人就業。

劉國賽不止拓寬了村民的致富渠道,還幫助他們提高了種地收入。他每年以略高於市場的價格,從附近村莊收購七八千噸大蒜。「我們直接安排工人、車輛,上門裝車,現場付錢。」劉國賽說。

附近的村民在加工打包車間打工。

「我地里的大蒜直接賣給了劉國賽,算下來能每畝多賣1000元。忙完地里的活,在這裡打工,每個月還能多收入2000多元。」 大蒜種植戶李桂蘭說,「一年下來,比以前多收入近3萬元。」

「下一步,我打算引入電商加工、包裝的自動化流水線機器,提高打包效率,幫助周邊村民在網上售賣農產品,讓電商平台成為更多人增收致富的途徑。」劉國賽說。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李兆興 通訊員 段新朋 王璐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