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大起義,崇禎先後出台了三大剿匪政策,為何無一奏效?

讀書悟道 發佈 2024-04-28T15:27:40.031214+00:00

天啟七年,明末農民起義率先在陝西澄城縣爆發,為什麼是陝西?陝西地處陝北地區,土地貧瘠,生產落後,工商業更不發達,但是所受王公、官紳、地主的盤剝卻沒有減少。

天啟七年(1627年),明末農民起義率先在陝西澄城縣爆發,為什麼是陝西?


陝西地處陝北地區,土地貧瘠,生產落後,工商業更不發達,但是所受王公、官紳、地主的盤剝卻沒有減少。


失去土地的農民,倒是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投為邊兵,要麼充當驛卒,但不論走哪條,結果都差不多。


當兵的拿不到餉銀,如自天啟元年以前至天啟七年,拖欠餉銀已達150餘萬兩,數萬飢兵,食不果腹 ,衣不覆體;而當驛卒的那點錢也不能養家餬口,更何況隨時有被裁員的風險,李自成就是充當驛卒被裁減後加入了造反隊。


更不利的是,歲月艱難,老天還跑來火上澆油。自萬曆以來,陝北的自然災害便頻繁發生,或者可以說,自萬曆以來,明朝的天災就增多了。

所以,當澄城縣農民起義後,各地饑民、拖欠餉銀的邊兵和工資不夠花的驛卒,都紛紛響應。


安塞的高迎祥、延安的張獻忠、米脂的李自成等也加入了起義大軍,很快起義的火種形成燎原之勢,直至燃遍陝西全境、甘肅東部和山西西部,起義隊伍發展至幾十支,人數也猛達幾十萬。


那麼在此過程中,難道明廷就眼睜睜看著起義軍壯大而無動於衷嗎?當然也不是,不過起初確實是無動於衷,因為小股義軍主要以劫糧為主,隊伍鬆散,戰鬥水平也不高,就是一夥小賊寇,勝則進,敗則退,不值得大動干戈。


但當各地起義漸成燎原之勢時,明廷也採取了應對之策,但為何農民起義還是燎原了呢?我們先來看下明廷對起義軍先後實施的三大政策。

楊鶴主導的「招撫」政策


崇禎二年(1629年),在原陝西巡撫平叛不利的情況下,崇禎啟用了左副都御史楊鶴,由他擔任三邊總制,率兵鎮壓起義。


楊鶴到任前,當地官府已經對起義軍進行了一波鎮壓,一些義軍頭領被官兵剿殺,比如白水王二被明陝西商洛道劉應遇所剿。


此時的起義軍尚不成氣候,在作戰中常常被官軍打敗,但起義的烈火始終沒有熄滅,因為饑民成為起義軍源源不斷的後來者。


楊鶴到任後,他看到陝西的災情嚴重,單靠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而且當時皇太極率兵來襲,直接危及到了京師,本地邊兵多調入京師勤王,明廷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鎮壓起義軍。


鑑於現實情況,楊鶴向崇禎提出了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方針,在楊鶴招撫當時最大的義軍首領「神一魁」之後,崇禎對招撫政策滿也是懷希望。


所以,在楊鶴的招撫下,一些起義軍也的確放下武器,解散還鄉,官府還給他們發了安置費。


但錢總會花完,工作卻依舊沒有著落。只要農民們的生存問題得不到解決,他們隨時會再次造反。


而且當時有一些起義首領,在選擇投降後,依然沒有逃脫被殺的命運,這讓群眾們大有上當受騙之感。


比如,當時協助楊鶴評判的前寧夏總兵杜文煥,此人以兇狠著稱。楊鶴在忙著招撫的時候,他則在忙著大肆剿殺義軍,很顯然這樣的情形也不利於平判。

在這種起義軍與官兵互不信任的情況下,發生衝突也就在所難免了。被招降的神一魁手下茹成名因對封賞不滿,動手毆打了楊鶴手下的參將,事後楊鶴居然把茹成名給殺了。


這一舉動讓神一魁不淡定了,他再次舉起了反叛的大旗,迅速攻占了陝西北部重鎮寧塞。


神一魁的再次反叛標誌著朝廷前期主撫政策的破產,這些反叛者在崇禎眼中也就成了惡賊。於是,崇禎對起義軍的態度大變。


他把責任都推到了楊鶴頭上,楊鶴被免職入獄,之後被戍袁州,於崇禎八年死於戍所。


楊鶴的下台,標誌著明廷第一階段對農民起義軍鎮壓的失敗,也標誌著義軍的戰鬥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艱巨的考驗。

洪承疇時期的「主剿」政策


楊鶴被撤職後,洪承疇上台了,由他接替楊鶴成為三邊總制,負責平叛事務。洪承疇完全拋棄了前期的主撫方針,對義軍展開了大規模的進剿。


由於此時後金軍已飽掠而去,退到了關外,京師危機暫除,所以崇禎五年(1632年)春,洪承疇率甘肅總兵楊嘉謨、固原總兵楊鹿其、臨洮總兵曹文詔、延綏總兵王承恩、寧夏總兵賀虎臣,五路大軍全力圍剿陝西義軍。


明廷這樣的大陣仗,起義軍自然是承受不起的,雙方在慶陽西壕展開大戰,農民軍大敗。此戰過後,陝西境內的義軍基本被鎮壓了下去,但義軍的火種卻沒有熄滅。


陝西起義軍面對官兵的殘酷鎮壓,他們不得不向周邊地區擴散,以求得生存的空間,與陝西相鄰的山西以及豫北、畿南也開始有了起義軍的活動,由此而呈現出「日剿日益」的怪異局面。


這種局面對於明朝統治者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起義烈火由邊境地區燃向內地,直接威脅到了帝國的心臟京師。


於是,崇禎對起義軍的鎮壓又加大了力度。除了山西、豫北和畿南的駐防軍隊外,左良玉部的兩千多昌平兵奉命馳援河北,延綏總兵曹文詔被調入山西,四川副總兵鄧玘率川軍和土司兵入河南進剿。

起義軍在官軍新一輪的打擊下,不得不再次東奔西走。這一次,起義軍決定從豫北渡黃河南下。這次渡河因在澠池縣境內登陸,所以史稱「澠池渡」。


「澠池渡」的實現,使得起義軍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散,此後,他們廣泛活動在河南、湖廣、四川、陝西等多省區內,這也意味著明廷對起義軍主剿政策同樣沒有奏效。


面對起義軍的擴散,雖然明廷也迅速做出了反應,比如專門設立了總督府來統一事權,陳奇瑜、洪承疇先後擔任五省總督,一些名將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如盧象升、曹文詔、艾萬年等悍將,但在總體上的效果卻不佳。


在明廷的主剿政策下,起義軍還時不時來個詐降,使用各種辦法跳出了明軍的層層包圍,充分發揮他們運動戰的優勢,以至於明軍為此不得不四處圍剿。


在高迎祥死後,李自成、張獻忠兩人分散成兩股勢力,李自成主要活動在陝西等地,而張獻忠等人則主要活動在河南、湖廣、江北一帶。面對這一新情況的出現,明廷不得不再次調整應對政策。

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網」計劃


高迎祥死後,起義軍的氣焰不降反增,這是因為崇禎九年(1636年)六月,清兵也來湊熱鬧了。


為了保衛京師,一些剿匪官兵又被抽調去勤王了,比如盧象升的調離造成的影響就比較大。


清兵劫掠了兩個月後悻悻離去,陝西的義軍趁勢再起。崇禎十年三月,崇禎起用了楊鶴之子楊嗣昌。


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正式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網」圍剿計劃。即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為四正,由四巡撫分剿而專防;以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為六隅,由六巡撫分防協剿。


「四正」加「六隅」構成「十面之網」,而設立的總督、總理二臣,則隨賊所向,專征討。


這一計劃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官軍不再一窩蜂的追著起義軍跑,而是分管其下,起義軍進入誰管轄的領地,誰就主戰,這樣疲於奔命的一方就成了起義軍。


此外,楊嗣昌還提出增兵十二萬,增餉二百八十萬,並推薦了熊文燦出任了軍務總理。

在這一計劃的實施下,起義軍又遭遇了一輪猛烈打擊。由總督洪承疇帶隊主剿的李自成就遭遇了滅頂之災,在渭南潼關被伏擊,僅帶劉宗敏等十七人逃出生天。而張獻忠則比較幸運,面對明軍的猛攻,他選擇了放下屠刀,被熊文燦招降。


就在這一計劃初見成效時,崇禎十一年清軍又來了,剿匪明軍不得不再次被調去阻清。


這樣一來,李自成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此後的張獻忠也再次反叛。張獻忠的降而復叛,崇禎又怒了,熊文燦被斬,楊嗣昌上書請死。


就在明軍忙著圍剿張獻忠時,李自成進入河南,收留饑民,開倉賑饑民,提出「均田免賦」口號,一舉收穫了百萬「粉絲」。


在此之前,明朝還有機會翻盤,但當李自成收穫民心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明朝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贏得民心的李自成一發不可收拾,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下襄陽城,殺了襄陽王朱翊銘;同年攻克洛陽,殺了福王朱常洵;在一年半之內三圍開封,並在項城、南陽、襄城、汝寧諸戰役中,先後擊敗了傅宗龍、汪喬年、丁啟睿、左良玉諸將,殲敵數十萬。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破潼關,五個月後,明朝亡。

明廷剿匪三大政策為何均以失敗告終?


從上述明廷對農民起義軍的三項政策,不難看出其中一些問題:


其一,雙線作戰的羈絆。明軍對內要應對農民軍,對外還狙擊後金軍,雙線作戰影響大。


其二,雖剿撫並用,但內部思想卻不統一,該剿時卻撫,該撫時卻剿,導致起義軍對官府失去信任。


其三,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對於社會矛盾處理不力,最終喪失了民心。比如,在自然災害嚴重的情況下,沒有大力開展賑災工作,以安撫民眾,反倒為了鎮壓起義軍,應對金兵,不斷向社會攤派餉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的。


而李自成逆襲的關鍵,也正是在民心所向的問題上,「均田免賦」這一口號,可以說是起義軍制勝的法寶。

但話又說回來,明朝走到喪失民心這一步,又何止是崇禎一朝的罪過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