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齋王制度為何能長期存續?

史論 發佈 2024-04-28T15:39:41.277300+00:00

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種宗教祭祀禮儀,自江戶時代以後,除皇室貴族及寺院僧侶之外的民眾,都可以享有此項特權。

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種宗教祭祀禮儀,自江戶時代以後,除皇室貴族及寺院僧侶之外的民眾,都可以享有此項特權。

齋王制度在日本神道中占有重要地位,與古代天皇制相始終。齋王制度雖然源於漢晉佛教文化,但又與其相融合。

它是日本社會長期發展和演進的產物,從最早的只有少數人享有此特權到近代向平民開放,齋王制度在變化中不斷發展。

01、古代天皇制與「齋」文化

齋王制度是日本古代天皇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安前期,齋王具有最高的權威和特權,一般由德川幕府將軍或攝政王兼任。

隨著社會的發展,齋王的權力逐漸被削弱。

平安後期開始出現一種新型的齋王制度——德川幕府齋王制,以德川慶喜為中心的齋王派和以織田信長為中心的道齋王派皆屬於此種類型。

道齋王派在德川幕府時期曾一度興起,但最終歸於失敗,而織田信長在其晚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終確立了齋王制度。

道齋王派則與古代天皇制相始終,其建立標誌著古代天皇制在日本國家體制中已基本確立。

齋王是日本古代社會中重要的職位之一,但其真正被賦予這一重任是在鎌倉幕府時期。

當時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身統治,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對齋王制度進行規定和調整。其中《職製法》明確規定「敕令齋王院守護皇居、統理公家事務、兼國師職務、以身為王」。另外,天皇還規定了其他相關職制。

後來,隨著國家政權的發展和完善,齋王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主要體現在天皇將齋王制度向全國推行,明確規定了齋王聖號的使用範圍。

日本古代神道的產生和發展,是因為佛教的傳入而引起的,在佛教傳入前,日本社會處於奴隸制時期。

由於生產力低下,統治階級不能為民眾提供足夠的衣食用品,只有通過神靈和貴族來滿足人民的需求。統治者用祭祀神靈和貴族來滿足人民對衣食的需求,以求得神的庇佑和社會秩序。

古代日本把自己國家內皇帝、諸侯、將軍等王權神聖所祭祀之神稱為「國師」(國師是日本神道中對天神、地祇和人祖的總稱)。

其中,「神官」是由貴族擔任的。但是隨著佛教的傳入,神道逐漸脫離了貴族階級的控制,最終發展為「齋王」,即由國家專門設置的官員擔任,其職責是為皇帝出謀劃策、輔助君王統治天下。

這樣一來,統治者就有了更多機會接觸到民眾。如在鎌倉幕府時期,國王經常接見大臣和寺廟中的僧侶們,並要求他們向自己提供各種意見或建議。

作為平民百姓只能通過僧侶和貴族的言論來了解國家政策和社會事務,而只有僧人才能「與大臣及齋王平等對話」。

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後,伴隨著神道思想的發展和演變,與皇權相結合為一體後逐漸發展成一種「國家宗教」形態。

02、齋王的地位與職責

齋王代表的是天皇和貴族階層,所以他們在國家政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在寺院中擔任齋王也可以使自己的身份得到提高,且可以幫助那些生活貧困和對國家有困難的人。因此,在古代日本社會,受封為齋王就成為一種政事獎勵。

除了上述「兩大職責」外,古代日本「齋王」還要承擔起保護皇室、管理皇室事務、負責皇室祭祀等職責。

另外,在古代日本社會裡,擁有「齋王」身份的人,不僅可以參加各種祭祀活動,由於他們有著崇高的地位和特權,所以也能參加各種皇室會議。

作為統治者或國家事務管理者的齋王們還擁有一定的權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特權。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齋王的權力逐漸降低,其職責範圍也越來越小,逐漸被其他職能所代替。

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齋王負責「保護皇居」。他不僅是將軍與臣民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天皇和貴族之間的橋樑。他既可以通過與僧侶的良好關係來保護皇居安全,還可以通過向民眾傳達國家政策來管理國家事務。

因此,齋王在古代日本社會具有很高地位。

在日本古代,「王」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權利。「王」一旦去世,其繼承人便會繼承他所擁有的全部財產和權利,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家族。

通過這種方式,「王」的後代就可以以「王」的身份去繼承原本屬於其後人的財產和權利。此外,當他去世後,他所擁有的「王」身份也會被繼承人繼承。

齋王位作為整個齋王制度中最高職位。其地位和權利僅次於天皇。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天慶六年(1026年)四月十九日,經天皇御賜,令齋王守護皇居;而長男國師為持明院,次男為弘覺院者。……」這段話中所說的持明院者即是齋王。

在《日本書紀》中,齋王也被稱為「國師」或「御弟」,是一種皇室成員的封號。

在室町時代,齋王又被稱為「持明院」,其職能和職責也發生了相應變化。當時的齋王除了守護皇居外,還可以掌管皇室事務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由此可見,齋王在古代日本社會所享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即便到了江戶時代,依然有人稱他為「齋王」(「御」與「齋」同音),可見其尊貴程度。

03、道齋王派及其衰落

齋王制度不僅是日本古代社會政事、軍事上的需要,也是宗教文化發展的產物,更是日本貴族和民間民眾對於齋王崇拜與信仰的結果。

在社會發展和政事文化的影響下,日本傳統封建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以往「無主」、「有主」之分的信仰觀念逐漸變成了「無主不為主、有主不為尊」這樣一種平等思想,其主要體現在對世俗權力和世俗文化等方面的認可。

日本古代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上下尊卑分明的社會,天子、貴族和民眾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身份地位和特定分工,他們都被認為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與智慧。所以他們之間通過某種聯繫而相互依存並相互影響,從而形成一種複雜且多元的關係。

因此,這種等級與身份觀念的轉變使得齋王制度也發生了改變,這是由日本歷史發展所決定的。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道教齋王派。

日本道教在中國傳播之前就有自己的傳統齋王儀式,這些齋王儀式也在日本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據《方輿勝覽》記載,「南朝宋泰始五年(467年)五月丁亥朔,天師道上人三清神君三清殿及四神君三宮」。但是到了室町時代,道教齋王被移植到了日本社會。

室町時代前期,天皇仍奉行唐朝法律,所以在法律上也沒有給予道教齋王特權的規定。但是在國家政事上受天皇的影響很大,而且各地也都有供奉道教齋王的神廟存在。

這些因素使得齋王制度得到了發展,並逐漸走向成熟。

當時,齋王是國家統治者和貴族階層共同享有的特權,受到統治者和貴族階層的廣泛重視。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區域,都有供奉道教齋王聖號的神廟。

例如日本鎌倉幕府時期設立的「御堂岡神宮」,以及江戶幕府時期設立的「上野宮」、「將軍宮」等。這些國家機構以及貴族階層都供奉有道教齋王,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明治時代。

雖然日本歷代天皇都允許道教齋王制度存在,但最終還是因政事動盪和社會發展需要而走向衰落。然而,道教齋王制度也是日本古代社會文化與宗教精神的重要體現之一。

首先,日本封建制度的發展使得統治階級更加強大,他們不願再承認齋王制度的存在。

其次,日本新興地主階層的興起與發展,使其不需要通過齋王儀式來維系統治。

最後,幕府時期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無主」信仰觀念開始轉變。最後一點是道教齋王制度在江戶時代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齋王制度約自元祿以來……及明治以後衰廢」。可見,在幕府時期齋王制度已衰落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了。

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社會文化與宗教精神的重要體現之一,它不僅在社會結構上表現出等級和身份的差異,也體現了日本人對於生命和生活的認知與態度。因此,我們要從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的角度去理解齋王制度。

日本齋王制度自產生以來便表現出了獨特的特徵,尤其是其儀式所體現出的莊嚴肅穆與神聖性,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發自內心、靈魂深處的敬畏之情。

所以可以說,日本齋王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超越人類物質層面和社會結構層面的文化表現形式。

這種文化形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與思想,這也是道教齋王制度得以長期存續和發展、並受到日本民眾普遍信仰與認可的重要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