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生煎饅頭鼻祖突然「復活」?當年的蘿春閣去哪了?

光明網 發佈 2024-04-28T17:16:52.829420+00:00

最近有老讀者向我們反映,蘿春閣這個消失多年的老品牌近日在南京路步行街旁的貴州路重新出現,這確實讓一些老上海感到驚訝。

創立於1930年代的蘿春閣是上海最早的生煎饅頭品牌,被許多市民和業內人士譽為上海生煎饅頭的鼻祖。蘿春閣曾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以生煎饅頭而名揚上海灘,很多老上海都對它情有獨鍾。

最近有老讀者向我們反映,蘿春閣這個消失多年的老品牌近日在南京路步行街旁的貴州路重新出現,這確實讓一些老上海感到驚訝。那麼,蘿春閣的歷史淵源是什麼?蘿春閣茶樓和生煎饅頭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對於這家新開的蘿春閣,上海市民哪能看呢?記者就此做了一番調查採訪。

有市民質疑生煎味道勿正宗

在貴州路新店,記者發現不少阿姨爺叔也紛紛前來打卡品嘗,在店內就餐的顧客當中,有不少老年顧客,還有來南京路步行街的外地遊客。

對於店裡的核心產品生煎,有的顧客表示喜歡,有的顧客認為生煎味道勿正宗。記者在店門口遇到正在等生煎饅頭出鍋的一位老先生。老先生是和老伴一道來的,他介紹自己就住在南京路附近,以前一直來浙江路的蘿春閣老店買,今天慕名而來,但發現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了,而且店家的招牌與以前老店的大不同,除了設計風格色彩,店招上的「蘿」字還採用了繁體字寫法。老先生問店員是否有以前的老師傅「傳幫帶」進行指導,店員對此笑笑而未回答。

老年市民在新店門口(本報拍攝)

店內掛了海派傳奇商人、蘿春閣茶樓創始人黃楚九的簡介,還有「生煎八香」介紹。比較有意思的是,記者發現店裡的生煎饅頭是採用自動化烘焙方式,並不需要師傅進行人工轉鍋操作,而一位店員告訴記者,生煎饅頭是工廠製作好之後再送到店裡來進行熱加工的。

店內掛了海派傳奇商人、蘿春閣茶樓創始人黃楚九的簡介

上海市民梁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前幾天在市百一店周邊眾多點心店中尋覓吃食時,與他記憶中的蘿春閣邂逅:

兜兜轉轉,竟然撞到了重新開業的、久違的蘿春閣,大約二十五年前,我在寧波路吃過蘿春閣,當時的感覺都比某某春要好吃。走過路過不錯過,食客多為有一定年齡的上海人,都來懷個舊。

店內店外的廣告似乎多了些,畢竟酒香不怕巷子深。一碗雞鴨血湯加四隻生煎的D套餐,27元。講真,生煎的味道竟然還及不上血湯,皮子是最大的軟肋,烘烤的時間與火候也是個問題,內餡肉小汁少,根本吃不出那種想像中的上海味道。除了鮮肉餡,店家竟還搞了藤椒雞的內餡,直吃得鄰座的老太太劇烈咳嗽不止,真不知怎麼想的。其實,先認認真真的把傳統的鮮肉餡給做實做好,再進行下一步的創新顯得更好。百年蘿春閣的復興回舊之路,任重而道遠矣。吃好和吃飽,其實就是天上與人間的事情。

店裡的生煎饅頭是採用自動化烘焙方式

資深媒體人、評論人何振華在蘿春閣新店試營業時剛巧經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經去過浙江中路的老店,是靠近寧波路口,門面朝西。我曉得原先那爿蘿春閣早就拆了,我當時問了收銀員是否是浙江路搬過來個老店,收銀員回答不是,說是新開的。」

何振華給這家新店的生煎饅頭打了60分(滿分100分),給大壺春生煎打75分,他告訴記者:

在上海的點心當中,我最歡喜吃的是生煎和鍋貼。傳統做法的生煎與鍋貼有一些區別,鍋貼不發酵,生煎鬚髮酵。我在新店坐的位子前,掛了一幅黃楚九的簡介,還有一幅「生煎八香」,一是蔥香、二是姜香、三是油香、四是芝麻香、五是麥香、六是酵香、七是肉香、八是酥底香,此「八香」排列我未分先後,我也不用默記。我吃生煎最看重的是它的飽滿、汁鮮、酥脆。出鍋後的生煎不會馬上就癟塌塌,吃到最後的酥底是酥脆而不會硬繃繃的粘牙。

蘿春閣是黃楚九當年開的茶樓,其做生煎饅頭的歷史,當然比大壼(kun)春更早。「蘿春」也好,「壼闈」也好,是一路的。我在為《檔案春秋》寫的一篇評論就指出過,是大壼春而非大壺春。「百年上海灘,一個蘿春閣」話不錯,既然要掮出黃楚九的牌子,那生煎饅頭就要做做好。我吃的四隻酥底,確實達標。牛肉湯不敢恭維,咖喱粉多了,牛肉老了,與我牙齒好勿好不搭界。

店內老年顧客不少

在上海就是要叫「生煎饅頭」

據美食家江禮暘介紹,「上海人喜歡把饅頭和包子統稱為饅頭,其他饅頭外地許多地方都能尋覓其蹤跡,唯生煎饅頭只有上海有。但上海生煎饅頭並不是上海人發明的。一百多年前,丹陽、武進等地闖蕩上海灘的點心師傅看到小籠饅頭蠻吃香,為了有別於小籠饅頭,於是試著將小饅頭煎一煎,味道倒蠻好,稍作一些改良,生煎饅頭就此登上歷史舞台。上海灘生煎饅頭店交交關關,多數人就在附近弄堂口解決。但上海也有幾家名店,一家為吳苑餅家,另一家就是黃楚九開的蘿春閣茶樓。」

剛剛出鍋的生煎饅頭和咖喱牛肉湯

故事家嚴夏最近也去了蘿春閣,他對店照寫「蘿春閣上海生煎包」提出了個人建議:「這店招怎麼看怎麼彆扭。蘿春閣是上海的生煎饅頭的鼻祖。你既然要用蘿春閣的名頭,那就不要不倫不類的寫上海生煎包。」

而店家對此問題則回應:對於名稱問題,我們用「生煎包」這個名稱,出發點是推動上海生煎饅頭走出上海,走向全國,甚至世界,發揚上海美食影響力。

店內海報使用「生煎包」字樣

滬語專家胡寶談小時辰光也吃過蘿春閣:

老早上海灘有名的生煎就是兩爿店,蘿春閣和大壺春。我小辰光都吃過,現在大壺春還在,並且在不少商場裡開了新的分店,蘿春閣卻消失已久。這兩爿店也是老底子上海生煎饅頭兩大流派的代表,大壺春是「清水生煎」,蘿春閣是「混水生煎」。「清水派」的肉餡是不放肉皮凍的,沒有鮮美濃郁的湯汁,但是吃起來不油膩,口感清爽,而且皮子用的是發麵,吃起來有點像是吃饅頭,倒是可以開玩笑的講,因為生煎的全稱就是「生煎饅頭」,所以「清水派」反而會被阿拉認為是傳統的上海生煎。

現在要吃生煎饅頭可以通過外賣,外賣平台上的店家雖然是在上海,卻並未入鄉隨俗,基本都是叫生煎包或小籠包。至於實體店嘛,幾家老字號是可以用上海話交流的,我會講「要一客生煎饅頭」。碰到只聽得懂普通話的點心店,我就會用折衷的辦法講「生煎」,但堅決不講「生煎包」。方言的純粹性不單單在發音,還在詞彙和語法上。

老年顧客在新店窗口用現金支付

胡寶談認為:「在上海,麵粉經過發酵之後蒸熟了吃的都叫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豆沙的叫豆沙饅頭,沒餡的叫淡饅頭。所以生煎就叫生煎饅頭,不叫生煎包。生煎饅頭顧名思義,就是一口鐵鍋,放進一隻一隻小饅頭來生煎。在北方,有餡的叫包子,沒餡的叫饅頭。而在南方吳語區,有餡無餡一律叫饅頭。數百年一直如此,要問為什麼?阿拉老祖宗就是這麼講的,一代一代這麼傳下來的,所以在上海就是要叫『生煎饅頭』。最近幾年有些餐飲企業起名字也開始回歸海派,例如『上海爺叔』『浦東爺叔』,還有一家做生煎饅頭的叫『敲三記』,出鍋時老師傅都要拿鍋鏟敲三記,倒是蠻有意思的。」

當年四川北路也有一家蘿春閣

記者在調查當中發現,在虹口區的四川北路也有一家蘿春閣,不少老上海對此有清晰的回憶和文字記錄。上海作家孔明珠在《咬得菜根香》一書當中,曾對小時候自己常去的那家蘿春閣做了詳細描述,這家蘿春閣是在四川北路橫浜橋橋堍上:

我娘家四川北路買東西很方便,虬江路65路車站附近有很多點心攤,早晨特別熱鬧;橫浜橋東寶興路那一帶點心店高端一些,日夜營業,好吃的更多。印象最深的是四川北路橫浜橋橋堍上的一家點心店,名字叫「蘿春閣」。

小時候不知道這麼一家破破的小店在老上海竟然是名店。橫浜橋橋堍下那家蘿春閣不知是哪年哪月開的,估計產業與舊上海商界大亨黃楚九早已無關,有意思的是,生煎饅頭的製作質量卻神奇般沿襲下來,一如既往得好吃。隔了半個世紀,當我在微信朋友圈一提「蘿春閣」三個字,出乎意料的是有很多人知道它,異口同聲唱「山歌」:生煎饅頭牛肉湯,油豆腐線粉蟹殼黃,大湯糰有兩種,甜是芝麻咸是肉……

蘿春閣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記得還有油豆腐粉絲湯,大鍋清水中翻滾著肥胖帶尖尖的肉湯糰和渾圓憨厚的豬油黑洋酥湯糰。至於蟹殼黃,仿佛是早市賣剩下的,你有錢當然可以帶走。

《咬得菜根香》(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孔明珠著)

上海作家董鳴亭是老虹口人,她從小就住在四川北路附近,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在「石庫門四部曲」之一的《上海十八樣》裡,她也寫到了四川北路的蘿春閣:

我小時候家裡靠近四川北路,去永安電影院看電影的路上,父親經常帶我去一家叫蘿春閣的生煎饅頭店。蘿春閣門面不大,什麼也不賣就賣生煎饅頭,再帶些咖喱牛肉湯。店面位於橫浜橋邊上,坐在店裡靠窗的位置,就能看見橫浜河緩緩地從窗前流過,偶爾有艘小船從河上划過。那時候的四川路很寧靜,行人也少,只有等電影院散場時,馬路上才會看到一群群的人,但又很快消失在各條小馬路上了。事隔三十年了,四川北路還在,也算是上海的主要商業街了,最可惜的是蘿春閣消失了,這個有著非常好聽名字的生煎饅頭店,有著非常好的地理位置的店沒有了。只是那座橋還在,橋邊成了一個小花園,花園叢中開了幾家服裝店,但很多老居民說起蘿春閣更多的是美好的回憶,可以說凡是住在四川北路上的居民都吃過蘿春閣的生煎饅頭,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吃過。而我的生活習慣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喜歡吃生煎饅頭。

《上海十八樣》蘿春閣生煎店插圖( 施振華 繪畫)

對於四川北路的這家蘿春閣,有業內人士分析,從浙江中路老店遷來一說肯定不對,是兩家公司或者是蘿春閣分店的可能性比較大。

蘿春閣生煎應該創立於1930年

目前,關於蘿春閣的歷史介紹比較雜亂,但大多數都沒有嚴格的歷史資料佐證,有不少文字介紹顯示蘿春閣茶樓是成立於1920年代,也有人據此推斷蘿春閣生煎饅頭應該誕生於1920年代,而蘿春閣新店的店招和海報上打出的是「Shanghai 1920」。那麼,蘿春閣茶樓究竟是什麼時候有的呢?記者就此諮詢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三級調研員、《方志上海微故事》叢書主編沈思睿。

蘿春閣新店的店招和海報上打出的是「Shanghai 1920」

經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尋找和比對,沈思睿找到了蘿春閣茶館開業的準確信息。特別是1930年代出版的四張老報紙,其中1930年6月19日《時事新報》和1930年6月18日的《申報》都刊發了蘿春閣茶館開業信息(見圖片),由此可以確認蘿春閣茶館是1930年6月18日開始對外營業的,而蘿春閣最初開始提供生煎饅頭等點心品種的時間,應該是在1930年6月18日之後至1931年1月黃楚九去世之前這段時期。

《申報》1930年6月18日刊登的蘿春閣開業廣告

《時事新報》1930年6月19日刊登的蘿春閣開業廣告

沈思睿認為:上海的生煎饅頭應該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了,但蘿春閣賣生煎應該是1930年開業之後才有的,生煎只不過是當時蘿春閣茶樓提供的點心品種之一。一些上檔次的上海茶樓、茶館通常在底層會設點心攤,方便客人。例如最近查閱到的《申報》1912年5月26日這則廣告信息「吾亦愛吾廬重新茶樓開業」啟事,其中就提到「在上海寶善街中市開設有年,中外皆知,茲定造三進高樓六間,座位寬敞……煥然一新……至於樓下茶室餅攤、生煎饅頭及零售開水,均合衛生,尤便鄰居茲擇。」

1912年5月26日的《申報》

沈思睿認為,蘿春閣與生煎饅頭的關聯目前還需要做進一步研究。關於蘿春閣的歷史,其實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唐妙泉,也就是當年大壼春的創始人,按照老報紙介紹,蘿春閣開張請他去主持點心饅餅,唐妙泉還曾在上海饅餅同業公會任職,在業界蠻有影響力。

位於貴州路的蘿春閣新店

對於貴州路出現的這家蘿春閣新店,有網友認為:「雖然蘿春閣生煎是上海生煎饅頭的鼻祖,但今天再把它拿出來作為招牌來使用,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首先,營運人與蘿春閣創始人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創始人後代,也不是該店老職工;再次,如果商家的生煎品質過關,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起任何店名都沒啥關係,照樣會有人來光顧。顧客來餐廳是看菜品內容,招牌並不是首要的,用老招牌,沒有內容,一樣是白搭。」

在上世紀40年代出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中,四川北路就有蘿春閣

有資料顯示,浙江路的蘿春閣曾用過「蘿春閣饅頭店」的名字,而1940年代四川北路曾有蘿春閣。當年註冊在浙江路和四川北路的兩家蘿春閣點心店,在多年之前已經相繼註銷和吊銷營業執照,2005年,蘿春閣在浙江路的老店歇業,原址開設德興館山西路店,自此「滬上第一」「百年老店」消失。記者查詢發現,位於貴州路的這家新店為一家自然人投資的餐飲企業所經營,該企業成立於2018年,與浙江路和四川北路的蘿春閣點心店並無直接股權關係。

那麼,當年的兩家蘿春閣老店後來究竟去哪裡了?有沒有後續呢?對於蘿春閣的故事,也歡迎各位市民與我們一道分享。

各位市民朋友,儂是否歡喜吃生煎饅頭?

對於打出蘿春閣招牌的這家新店

和這隻號稱要傳承經典的生煎饅頭,

儂個人哪能看呢?

歡迎在讀者評論當中留言。

來源|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嚴山山

圖片|陳燕菁拍攝、歷史資料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

來源: 新聞晨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