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事件」籠罩下,朔爾茨訪美不尋常?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4-29T00:14:31.062083+00:00

白宮2月16日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將於3月3日在白宮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這是朔爾茨上任以來第二次到訪白宮,也是烏克蘭危機爆發一年來首次。白宮說,雙方將討論烏克蘭危機、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局勢等議題。但輿論注意到,爆炸性的「北溪事件」和《通脹削減法》才是兩國領導人亟需探討的關鍵議題。

白宮2月16日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將於3月3日在白宮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這是朔爾茨上任以來第二次到訪白宮,也是烏克蘭危機爆發一年來首次。

白宮說,雙方將討論烏克蘭危機、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局勢等議題。但輿論注意到,爆炸性的「北溪事件」和《通脹削減法》才是兩國領導人亟需探討的關鍵議題。

分析認為,屆時美方或在《通脹削減法》問題上做出一定讓步,並與德方在烏克蘭危機、印太議題上展現合作姿態,試圖淡化「北溪事件」的影響。

陰雲籠罩

「時隔近一年,朔爾茨又來了,這是否不尋常?」2月27日,當被問及這一問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否認朔爾茨此行不尋常。他說,德國是美國的盟友、朋友和夥伴,一些議程仍在制定中,稍後會公布更多細節。

儘管如此,輿論注意到,朔爾茨此行發生在國際局勢和跨大西洋關係微妙變化的時刻。

首先,正如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所說,朔爾茨此行發生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一周年之際。

「朔爾茨此行意在加強與美國在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上的政策協調。」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教授說,此前在為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的問題上,德國陷入了尷尬境地。

此前,德國希望在這一問題上與美國「共進退」。德國政府1月底證實,將向烏克蘭提供「豹」式主戰坦克。同時有報導稱,德方與美方已就相關事項達成協議,美方也將向烏克蘭提供美制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但具體時間並不清楚,可能晚於德國。

「眼下,德國被頂在槓頭上,需與美方協調後續事宜。」鄭春榮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也注意到,美國希望德國牽頭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從而「帶動」歐洲。但德國「將了美國一軍」,提出美國先派「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最終,德國還是被美國頂到了前面。

近來,德美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開始公開化。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近日披露,美國在德國「脅迫」之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但這一說法遭到德方駁斥。德國政府副發言人畢希納稱之為「共同做出」的決定。

有德國媒體稱,烏克蘭危機已成為美德關係的「壓力測試」,在軍事援助等問題上的反覆給美德關係帶來了新的變化。

金燦榮還注意到,一年來,這場危機已對德國在歐洲的領導能力產生負面影響。近來,德國國內要求和平、反對戰爭的聲浪也在日益高漲,內部分歧逐漸加劇。

「可以說,朔爾茨夾在各種矛盾之間,需在困境中尋找出路。」金燦榮說,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朔爾茨近來頻繁出訪,分別前往中國、印度和美國。

除了拖德國下水,美國還向德國「捅了一刀」。一年來,歐盟跟隨美國對俄羅斯發起多輪制裁,但反噬效應日益凸顯。就在歐洲遭遇能源危機、民生陷入困境之際,美國卻在去年8月出台《通脹削減法》,允許政府提供總值近3700億美元的補貼及稅收優惠政策,加速推動美國本土電動汽車電池、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發展。在歐洲方面看來,這可能破壞美歐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歐洲經濟雪上加霜。

「《通脹削減法》包含的補貼措施令歐洲頗為不滿。」鄭春榮說,朔爾茨必定會利用此行表達自身訴求,並為歐洲企業爭取美方讓步。

此外,鄭春榮和金燦榮均注意到,朔爾茨此行發生在「北溪事件」疑雲籠罩的微妙時刻。近期,美國知名記者西摩·赫什等人指認,拜登政府策劃炸毀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系列管道,以便將盟友「綁上戰車」。

「在歐洲,德國是一個關鍵國家。若此事嚴重影響德國對美國的看法,德美關係就會出問題。」金燦榮說,「北溪事件」就像一塊陰雲籠罩著朔爾茨此行。

關鍵議題

儘管具體議程尚未公布,但柯比明確表示,烏克蘭危機將是兩國領導人討論的主要議題,「拜登將感謝德國總理和德國人民向烏克蘭提供的支持」。柯比還稱,德方近期決定向烏克蘭提供「豹」式主戰坦克是「一種進步」。

讓-皮埃爾說,就烏克蘭危機,兩國領導人將討論「對烏克蘭的支持,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並加強跨大西洋安全」。

鄭春榮表示,就烏克蘭危機,拜登政府無疑希望德國進一步向美國靠攏,並繼續為烏克蘭提供各種支持。實際上,「美國一直對德國不太放心。」

赫什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說,拜登下決心炸斷「北溪」管道,是因為擔心德國在寒冬來臨時會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允許「北溪」供氣。為了確保德國支持烏克蘭,「拜登決定讓德國人在這個冬天挨凍」。

其次,白宮稱拜登和朔爾茨將討論兩國「在一系列地區和全球安全問題上的持續合作」,包括印太地區合作,應對所謂的「中國挑戰」。在鄭春榮看來,考慮到美方此前一系列動向,美國拉攏歐洲盟友加強在印太問題上的合作並不令人意外。

微妙的是,兩個關鍵議題並未出現在官方清單上。這可能是因為,「北溪事件」和《通脹削減法》凸顯出兩國之間的分歧。金燦榮預計,雙方將就「北溪事件」進行討論,以管控危機形勢,避免事件發酵對德美關係形成負面影響。

就《通脹削減法》,朔爾茨上月表示,他希望進一步深化德美經濟合作,但華盛頓應放棄那些令歐洲企業處於不利地位的規定。

淡化危機?

白宮說,朔爾茨此行是一個加深兩國友誼的機會。但在分析人士看來,雙方仍有不少分歧。

在烏克蘭危機議題上,鄭春榮預計,除軍事援助外,雙方還可能談及財政援助,這些援助或使烏克蘭危機持續下去。

但是,兩位學者均注意到,雖然德美支持烏克蘭的政治立場一致,但在具體方式上,兩國存在分歧。鄭春榮預計,德方將展現支持烏克蘭的姿態,但前提是在北約框架內「共進退」,避免德國被頂在最前。金燦榮表示,美國看似仍希望烏克蘭危機持續下去,這樣歐洲就會持續向美國靠攏。而德國似乎仍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危機。

德國媒體也寫道,德國將烏克蘭危機視為地區安全問題,而對美國而言,這場危機只是一盤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一個被削弱的俄羅斯可能有利於美國,但德國並不持類似願景。

此外,德方也清楚美方的「算盤」——讓德國分擔更多歐洲安全方面的責任,以便將更多資源投入印太戰略。但是,「德國真的可以依靠美國嗎?」德國媒體問道,尤其是在經歷了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的四年之後。眼下,共和黨人占據國會半壁江山,美國政府或將債務違約……美國國內仍存在一系列不確定性。

在印太議題上,鄭春榮預計,德方或將做出一些表態。因為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德國已對防務政策做出歷史性的調整——自兩德統一後首次大幅追加國防預算。同時,德國也展現出了加強在印太地區軍事存在的動向,包括向該地區派遣軍艦和戰機,參加演習等。

在兩個「隱形議題」上,金燦榮不排除美方在《通脹削減法》問題上做出一些讓步姿態,並與德方在烏克蘭危機、印太議題上展現合作姿態的可能性,從而淡化「北溪事件」的影響。

但鄭春榮預計,朔爾茨恐難在《通脹削減法》議題上取得實質性的收穫,拜登政府或打出「太極拳」。一是因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12月訪美時也有類似目的,最終雖獲得美方口頭安撫,但並未能真正化解美歐貿易分歧。隨後,歐盟自己急擬方案,抗衡美國的「綠色補貼」。二是因為拜登政府在國內面臨各種政治力量的牽制,難以做出改變。目前,美方也未釋放出讓步信號。

還有觀點認為,跨大西洋貿易問題不是朔爾茨一人就能解決的。有報導稱,歐盟成員國面臨的貿易問題最終將由布魯塞爾處理,一個由美歐官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將繼續就相關問題定期舉行會議。

金燦榮表示,總體而言,屆時朔爾茨和拜登將在表面上維護德美關係,但在各項議題的具體內涵上,雙方仍有不少分歧。德國媒體也寫道:「跨大西洋關係已大為緩和,但疑慮猶存。」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陸依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