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中國新作又吵翻了,這次比小米 logo 更狠!

愛範兒 發佈 2024-04-29T00:45:53.456082+00:00

小米在 2021 年 4 月換上了新的 Logo,這件事原本是小米獨享的歡慶時刻,結果因其 200 萬的造價被網友們頂上熱搜,同時讓設計大師原研哉站在了風頭浪尖。

小米在 2021 年 4 月換上了新的 Logo,這件事原本是小米獨享的歡慶時刻,結果因其 200 萬的造價被網友們頂上熱搜,同時讓設計大師原研哉站在了風頭浪尖。

前情提要太過冗長,我在這裡引用網友的一句調侃,「這 200 萬元設計得真好,跟沒設計的一樣」,短短的一句吐槽,把事件爭議點都包含在內(詳情點擊這裡閱讀)。

  • 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很難一眼看出新設計的巧思;
  • 這樣的設計,花了 200 萬。

最終這個熱搜都指向了一個人——原研哉。

國際設計大師、美術家、無印良品 (Muji) 設計總監,他的頭銜很多,作品更多。

最新的一個,是為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設計的 Logo。

原研哉的設計一中選,同樣立馬一片輿論譁然:

原來小米不是被坑最慘的!

不愧是大師,真的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我是設計師,我要是畫這個能被老闆罵死。

羅永浩你又披個假髮出來騙人啦!

想知道這個設計真的能註冊嗎……

我個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膽」,打破了我對 Logo 的原有概念。

烈焰般的紅色,主體向兩邊儘可能延伸,像是一個囊括四海的穹頂,蓋在「國家會議中心」漢字上方。

我看久了,竟然發現有一種和諧之美在裡面。

此刻我回想起原研哉設計小米 logo 時的故事:

當雷軍第一次看到新 logo 時,也很不習慣,原研哉說,不要著急做判斷,你回去看 7 天,7 天之後,你就會喜歡它的。

雷軍或許回去看了 7 天,發現自己還是沒看太懂。大師說,回去,再看 7 天。

然後,7 天復 7 天,一看就看了三年。

雷軍終於說,這 logo 越看越好看了。

追根溯源,原研哉設計這一 Logo 有自己的巧思,但更多地是對建築本身元素的提煉。

建築既長又方,有種鬆弛感在裡面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位於北京奧體中心,毗鄰國家體育場鳥巢,總建築面積達 78 萬平方米。

在北京冬奧會上,它承擔了主媒體中心的使用任務。

而在冬奧之後,它才完全竣工,之後會承載大型國務政務活動場地需求。

坐標北京,對接世界。

可以說這棟建築,是我國外交場合下的「臉面」,所以自它立項起,一切都是按照最高規格去設計。

於是,二期主體的設計工作找來了法國首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來主導。

這位建築大師的設計風格不激進,更講究與城市、街區的融合。他推崇「開放街區」,與中國頗有淵源(蘇州灣文化中心、上音歌劇院均出自他和他事務所之手)。

他對建築和城市有著一以貫之的見解,從未有變。

建築與城市是一體的,這些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個小城市。

而對於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這樣一個公共建築空間,更需要權衡它與周邊建築的融合度。

包贊巴克為這座建築賦予了一個「鳥」的符號,從建築屋檐的「大鵬展翅」造型,到外立面構造出群鳥飛翔的圖案,處處是鳥。

建築整體長而方,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舒展開的鬆弛感,大氣、典雅。

Logo 就是對建築元素的一種精煉

建築的設計理念來源於《詩經·小雅》中的一句「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原研哉所作 Logo 便提煉出這一元素並抽象化。

圖形雖簡潔,但配合著大師講故事的功力,為它賦予了「有容乃大」的意象。

所以原研哉這次設計的 Logo 之所以好看,還得跟建築配合著一同欣賞。

如果脫離建築,或者離開了國家會議中心建築這一命題,任何人都會認為 Logo 的中英文字體壓縮感太強,遠看就是一個個小點,辨認不出上面的文字。

然而 Logo 本身就是為建築量身定製的,又談何脫離建築呢?

如果你走進國家會議中心,偶爾還會遇到導引及送餐機器人,它們也是由原研哉主導,外形簡潔,線條流暢,這很 Muji。

機器人身上也印有 Logo,不過 Logo 下方出現的中英文,換成了國家會議中心的英文縮寫 CNCC。

不管是小米的新 Logo 還是國家會議中心的 Logo,都存在一種聲音,「如果把這個作品,換成其他人署名,甲方就不可能買單」。

乍看有理,但細想一下似乎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

標誌這種東西,並不是說標誌本身有什麼意義,而是標誌會承載各式各樣的人們的思想。

設計者會將甲方的要求、大眾的期待和自己的經驗雜糅在一起,去思考,去權衡,最終出來的作品,自然帶有作者的強烈情感和思想。

我們不能說換個作者,就得不到甲方的讚賞,而是換個作者,就得不到這樣的作品,自然也沒有拍手叫好的可能。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歸根究底還得用作品說話。

細究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的 Logo 設計,其沿襲了原研哉為無印良品廣告定下的「空」的美學思路。

留白,大面積的留白。

留足想像空間,讓觀者自發體會,收穫一種化被動為主動的參與感。

在原研哉操刀的系列廣告中,他幾乎從不談論產品本身,而是把視角聚焦在使用產品的人和產品原材料。

《溫暖人間》《自然,當然,無印。》《地球的色彩》,這些是原研哉在 2010 年後無印良品製作的一系列企業廣告。

畫面中沒有產品名,甚至沒有產品本身,如果去掉無印良品的角標,可以直接用作旅遊宣傳畫冊。

然而這些宣傳物料的巧妙之處就在於,讓材料、環境與產品本身在潛移默化產生關聯,給用戶提供一種心理暗示。

最近為無印良品設計的冬季保暖內衣,光看海報,我就已經全身是汗了。

不做引導,但處處是引導。

同樣的,人們看一眼國家會議中心 Logo 上的幾何圖形,就能聯想到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建築的屋檐,從抽象到具象,就在一瞬之間。

找大師設計,乃各取所需

小米新 Logo 公布次日,有網友評論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酷似原研哉,戲稱羅永浩化妝為小米代言,羅永浩本人在微博上回復稱:

「誤會,我實名收費比原研哉老師貴」。

玩笑歸玩笑,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小米這錢花得真值,畢竟能登上微博熱搜,已經遠超這錢能達到的營銷效果了,Logo 就算是白送的了。

在鋪天蓋地的討論之下,這個設計好不好,有沒有打通用戶心智,似乎已不那麼重要。

最後,你認為國家會議中心這個設計,符合你的想像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