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說教 | 仰望星空

銅陵社科苑 發佈 2024-04-29T01:37:08.425237+00:00

今天來說說,我們為什麼要抽空多陪陪孩子出去走走,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道義感,這事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的話題。我總覺得,一個人居家條件再好,如果總是習慣於長期窩在家裡,不與人接觸,不與外界接觸,就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也會變得萎靡不振,遇事也就會畏首畏尾的。

今天來說說,我們為什麼要抽空多陪陪孩子出去走走,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道義感,這事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的話題。

我總覺得,一個人居家條件再好,如果總是習慣於長期窩在家裡,不與人接觸,不與外界接觸,就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也會變得萎靡不振,遇事也就會畏首畏尾的。若能時常出去走走,換換環境,親近親近大自然,親近親近人文山水,則會心胸開闊起來,而行事也就會有了迅速果斷的作風。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現在第二代獨生子女的生活,尤其是在城裡上初中的孩子,與我們兒時的處境已經完全不同了。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大相逕庭,他們是整天生活在電子信息的氛圍里,過著「學校、家裡」兩點一線式的生活。我又總覺得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又在缺少了點什麼環節。

我們兒時上學,是常常在清晨在傍晚在風中,唱著那無人問津的歌謠瘋玩在田野上,也有一個人望著天空發呆的時候。現在回憶起來,那真是一段風一般的自在時光。今天市裡的孩子受居家條件的限制,又都是小區房,沒有了鄉下的鄉親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環境。放學後和節假日又大多數是宅在家裡的,當然也就無法體會我們那時的生活了。

現在我到市里來接送小外孫到學,面對這種情況,考慮孩子的天性是貪玩,我便決定在他課餘時間裡,要常帶他到外面去走走。去感受風花雪月的自在,去發現自然規律的輪迴。銅陵市裡的首選又當然是螺螄山公園和天井湖公園了,這是既親近了自然山水,也在領略了外出的輕盈美好。

禮拜天,到螺螄山公園遊玩,我們可以登百步雲梯、看瓊樓、疊閣、楓亭、觀日台等景點,品味古風古韻。還有森林公園的樹木,鬱鬱蔥蔥的瀰漫著木質的芬芳,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登上「瓊樓」一覽眾山小,市容風貌盡收眼底。銅都地理瀕臨長江,大有龍盤虎踞之勢,更是讓人大有心胸開闊的暢快,又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喜悅。

銅陵,因銅得名冶銅而興,是中國古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我們爺孫談論著銅陵採礦冶銅,始於商周盛於唐宋,延綿3500餘年的歷史。我們在欣賞著古銅都的風景人文,也在暢想著古銅都的繁榮文化。這就將學習與遊玩,和諧的轉化成了一件愉悅身心的事,又在「寓教於樂、寓學於趣」了一回。

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爺孫也有去天井湖公園的時候。天井湖公園的美景,隨著季節的變換也是常看常新的。我們走在木魚山邊蜿蜒的人行道上,一路移步換景的欣賞著湖光山色。特別是過了大木魚山的山嘴後,柳簾外湖面那邊的「溢心園」,樓台亭閣、長廊水榭的遠影便呈現在了眼前。又大有一陣唐風宋韻,在飄過湖面迎接著遊人。

天井湖公園的「天井」,在天井湖南湖水面的一個小島上。遊人可以乘遊艇過去欣賞,那天井之水終年高出湖面兩米有餘的奇觀。也可以在「太白長堤」和「三千畫卷長堤」眺望小島,我又覺得那綠樹蔥蘢的天井小島還是眺望的好,給人有一種遠景朦朧的仙境之美。

我們談論著公園的建設者們,是他們當初能夠匠心獨運,借山水自然之形精心設計,雕飾自然,才有了今天「名山與勝水共秀,新景與古韻爭輝」的公園。我們猜想著以前的天井湖,恐怕也就僅是供周邊居民生活用水的一個湖泊而已。我們感慨著一個城市,能擁有這麼一個天然的湖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生活中,我們說的「擁有」和「享有」是兩碼事。「擁有」是一種自然現象,如銅陵市「擁有天井湖」,無論日月輪迴它始終都在那裡,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而我們平時遊玩,通過內心對它的融會,又還能生岀了新意來,這就只能說是在「享有」它,而不能說是「擁有」它。也就是說,我們看風景是在遊玩休閒,欣賞風景則是在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形式上的載體,我們又才能把學到的書本知識,通過它們去了解其背後的深刻文化。

我們回頭又從「唐風」雄渾,「宋韻」婉約說開去。唐風雖然是「秦時明月漢時關」「一片孤城萬仞山」,但也還有「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而宋韻也不都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但也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聯想了一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而不同。這也在說明學習課本知識與親近人文山水,這兩件事並不矛盾,又是多有融匯貫通之處的。

我在與小外孫相處時又總在想,對一個現在開始上初中的孩子來說,也是他們開始朦朧「入世」的時候。他們正處在青春期,應目會心,也是見萬物都有靈性的。我們平時不但要照顧好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同時,也要有意識的幫助他們去親近自然和認識自然,利用好他們的求知慾,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張開雙眼去仰望更開闊的星空。

我們說培養人教育人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使人的生命變得敏感。而生活中的美和大自然中的美,又是最能激發孩子心靈視聽的。正確審美觀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亦如天井湖邊的水草在潛滋暗長,之於孩子的修養又是一生情商的受用。所謂「如果你要想得到藝術的享受,就必須要先成為有藝術修養的人」。現在能讓孩子感受的時間多了,將來也就能讓孩子自然而然的融入了文明之河。

當然,現在的教育是早已在變成了應試教育了,與我們那時念書又是不能同日而語了。我們是在傳統的民風民俗中長大的,念書的同時也在接受著「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教育。因為不要考慮「應試」的,我們的童年也就過得有聲有色毫無壓力。但這些老傳統的文化,現在也早已被強大的科技信息給淡漠了。而我又覺得這些老傳統的東西不能丟,在我們教育下一代時,應該還是要想一個辦法傳承下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即使是「至聖先師」的孔子,當初創辦私學廣收門徒。後來又還是要帶弟子「周遊列國」的,為的就是要讓弟子在行萬里路的旅途中去「學以致用」。畢竟自己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人,做過的事,又才是在決定自己人生格局的。我們只有在生活中去認識世界,則才能在旅途中認清自己。哪怕是在家閒時,孔老夫子也還有與弟子遊玩同樂的事,《論語•侍坐》中就有記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精思羅宇宙,逸興走風雷。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們做家長的,不要整天老是說這也忙那也忙的。我們有空就多陪陪孩子吧,哪怕是不出遠門,就近一道出去爬爬螺螄山游游天井湖,也就有了不一樣的機會與孩子交流。四時風景有不同,萬物都有靈性。讓孩子在平時多多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作者:胡國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