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平順縣岳家寨

晉品財經 發佈 2024-04-29T10:07:19.730415+00:00

​八百里太行,群峰壁立,萬壑爭奇;層巒疊嶂,雲蒸霞蔚。五千年華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經滄桑,屹立東方。表里山河,挺起太行脊樑。千年文明,承載民族精神。一條古道,見證了太行人民開山辟路的奮鬥歷程。懸崖峭壁,炸山開石,生命不止,奮鬥不息。一條水渠,記錄了太行人民團結協作的精神。

八百里太行,群峰壁立,萬壑爭奇;層巒疊嶂,雲蒸霞蔚。

五千年華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經滄桑,屹立東方。

表里山河,挺起太行脊樑。

千年文明,承載民族精神。

一條古道,見證了太行人民開山辟路的奮鬥歷程。懸崖峭壁,炸山開石,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一條水渠,記錄了太行人民團結協作的精神。太行深處,濁漳河邊,紅旗渠源頭,激勵著幾代中國人艱苦奮鬥,幹事創業。

一座院落,石頭築就。以石為畫,以石入詩,構成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石頭世界。

一座山寨,偏據太行一隅,群山環繞,風景秀麗,人煙稀少,民風淳樸。他們是岳飛的後人,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岳家寨,被譽為「世外桃源」。

一種堅守,世所罕見。一個人,62年,堅持做一件事,平凡中詮釋著偉大。他的一句話,足以感動中國:「77歲入黨不算遲,為人民服務正當時」。

一種精神,感天動地。環境越艱難,生命越堅韌。勇敢頑強、不畏艱難、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太行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完美寫照。

岳家寨之傳承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是因為能夠薪火相傳。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在全國四大岳廟之一的杭州岳飛廟,岳飛長子岳雲的後人們都要在這裡舉行祭祀大典紀念岳飛誕辰。

同一時間,在1,000多公里之外太行山深處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也有一支岳飛的後人在舉行祭祀活動。據說他們是岳飛三子岳霖的後人,他們所在的地方就叫岳家寨。

岳家寨位於平順縣石城鎮,濁漳河南岸,太行山深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全村34戶人家,79口人,梯田200畝,國土面積6350畝。這裡風景秀麗,山環水繞,人煙稀少,民風淳樸,被外界譽為「世外桃源」。

村前的濁漳河邊,就是鼎鼎大名的紅旗渠源頭。紅旗渠精神,激勵著幾代中國人艱苦奮鬥幹事創業。離村不遠的山坡上,有一座歷經六朝風雨的千年古剎——龍門寺,是我國現存唯一一座五代時期懸山式建築實例。

村子坐落於太行山山體斷層平台上,地勢險要,四周群山環峙,層巒疊嶂,懸崖峭壁,蔚為壯觀。

在村子中央,有一棵千年榔樹。據傳是岳霖所栽,歷經千年雨雪風霜,仍然根植大地,巍然屹立,用悲憫的目光關注著後人的生活。

沿著山間小路向東幾公里,群山環抱中有一座岳飛廟,建築保留了岳家寨石牆石瓦石屋風貌,與全國幾大岳廟相比,雖然略顯簡陋,但古樸典雅,風味別樣。這是岳家寨的後人們為了紀念先祖,盡其所能而修建的一座廟宇。

從岳廟往東遠眺,就是傳說中隋末唐初夏王竇建德兵敗逃亡的地方。據傳,竇建德與秦王李世民交戰敗北,逃亡途中慌不擇路,在懸崖峭壁上卸下盔甲,從岳家寨古道上攀援而下,這條路被後人稱為卸甲路。不遠處,是他丟棄玉印的地方,一塊四四方方的巨石懸掛在半山腰,清晰可見。在對面的山頂上,山石風化形成的童子拜佛景象更讓人浮想聯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雨後的岳家寨雲霧繚繞,宛若仙境。

村子依山而建,構造奇特。街巷彎彎曲曲,屋子高低錯落。千年古村,皆為石頭築就。村民們就地取材,用漫山遍野的石頭構築他們的生活,石牆石街,石屋石瓦,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池石缸,以石為畫,以石入詩,形成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石頭世界。

循著小巷拾級而上,幾處院落散落山間。院子之間,相互連接,一家的屋頂,就是另一家的院子。回頭一望,小小的四合院,以石為瓦鋪就的屋頂散落著發黃的落葉,裝滿了鄉愁的滋味。

一座小小的院落,承載了國人關於家庭所有的記憶。四堵圍牆,圍起來的,是世俗的家庭生活,更是濃濃的溫馨和回憶。

天寒紅葉稀,清泉石上流。憑誰問,何日歸家洗戰袍?洗不卻的是故鄉濃郁的記憶,洗不卻的是遊子思鄉的愁緒。

何以解憂?唯有歸家。

夢裡依稀故人來,不知道家鄉還是不是記憶里的模樣?

為了寄託遊子的鄉愁,為了保護古寨的傳統風貌,老支書岳先來立下了汗馬功勞。

修建石頭房,費工費料,成本很高。而修建磚瓦房,施工時間短,建造成本低。在擔任村支書的20多年裡,岳先來挨家挨戶給村民們做工作,苦口婆心給大家講道理。最終,全體村民達成共識:村里所有的房屋,外牆都必須是石頭壘砌,屋頂都必須用石頭片做瓦片。家裡的熱水器都不能用太陽能,只能用電熱水器,房頂上不能有任何現代化的設施。

日落山中冷,寒村月上行。在一條窄窄的小巷,岳先來給他的兒子,現任黨支部書記岳青秀講述岳家祖訓。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則,就這樣代代相傳,就是要原汁原味地保護村子的古色古香,把岳家寨的歷史風貌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如果岳飛泉下有知,就不會再發這樣的感慨: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家寨的村民至今保持著先輩流傳下來的一些生活習慣。尊敬長輩,勤儉持家,待人寬厚,淳樸善良,說一不二,做起事來有一股說不上來的韌勁。因為,忠、信、義早已內化在他們的血液里,如萬涓溪水匯流成河,形成他們的精神血脈。

在這樣一個群山環繞、地勢險要、山高路遠的地方,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們如何走出大山,通往外面的世界呢?

岳家寨之脊樑

巍巍太行,民族脊樑。

34戶人家,79口人。困在大山里一輩子,如何才能走出深山?

窈窕入雲步,崎嶇倚松息。在詩人眼裡,山路可以化作仙境。但是,對岳家寨人而言,無路可走的困境,難道只能暗自垂淚到天明?

不向大山低頭,不向命運屈服。岳家寨三代人,奮鬥三十年,硬生生在山嶺間劈出一條「天路」。這條路,被村民們命名為桃源古道。

為了修建這條天路,岳先來的父親岳樹發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69年,村民自發組織修建桃源古道,29歲的岳樹髮帶領村民製作炸藥,炸山開石,開山辟路。在撬動一塊巨石時,岳樹發被巨石擠扁了腦袋,壯烈犧牲。那一年,岳先來剛剛5歲。

為了修路,岳先來的堂祖父岳見岐也英勇犧牲,獻出生命。

20世紀70年代,村里決定在濁漳河南岸,紅旗渠邊,修建一條通往石城鎮的公路。在引爆炸藥炸山取石時,發生了意外,岳見岐被炸得血肉橫飛,村民們在碎石間只撿起了一臉盆遺骸。

這條路,修了整整十幾年,到1988年才通車。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每每走在這條天路上,岳先來總是思緒萬千,心意難平。每一級石階都記錄著山里人的艱辛,每一塊石頭都記錄著先輩們的付出。

為了走出大山,為了打通天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敬仰,所有的犧牲都必須銘記。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2009年,政府修建的一條柏油路終於通到了岳家寨村口。岳家寨人徹底告別了山間古道,告別了山高路遠的生活。

時至2022年,太行一號旅遊公路建成通車,從前不為人知的岳家寨成為旅遊勝地,也帶動了當地民宿的發展。全村大小15家民宿,懸崖居、榆岳山居、仙人居等民宿成了旅遊達人的網紅打卡點。

深山老林里,最不缺的就是石頭。山里人修路用石頭,蓋房子用石頭,修築梯田當然也用石頭。600年間,世世代代修梯田,硬是在山窪里摳出來200畝耕地。村民們栽上花椒樹、柿子樹,種著瓜果蔬菜,收穫著春華秋實的生活。

在街巷邊,在梯田間,在石崖上,生長著粗大的榔樹、梨樹。沒有樹坑,沒有土壤,粗獷的樹幹直接從石頭裡長出來,自然之神力,生命之頑強,令人驚嘆!

環境越艱難,生命越堅韌。石頭縫裡生長的大樹,不正是岳家寨人勇敢頑強、不畏艱難的真實寫照麼?太行山里生活的岳家寨人,不正是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太行精神最好詮釋麼?

在岳家寨,一位78歲的老人,用62年的時間,做了一件事,被稱為全國農村供銷社的奇蹟。

岳家寨之堅守

一個人,62年,一邊連著村民,一邊連著整個世界,這樣的堅守,世所罕見。

他是岳家寨名人,是長治好人,是全國供銷社模範。

他叫岳晚增,是岳家寨供銷社的「掌門人」。

他所居住的村子,位於太行山深處,一個石頭築成的世界。

他工作了62年的供銷社,是這個小山村最熱鬧的地方。

他身後的那排貨架,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見證了時光的流逝。

瓷缸、暖水瓶、老牌子香菸,20世紀的老物品,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卻還塵封在他的貨架里。

糊在牆上的舊報紙,無聲地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神采奕奕的領袖像,把人們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的時代。

唯有他,一如既往嫻熟地整理著自己的工作,就像整理他78年的生活。

1961年,他16歲,剛剛初中畢業,就被村里委以重任,擔任供銷社「代購代銷員」。

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干,就幹了62年。

那時候,連接岳家寨和外面世界的,只有一條山路,那是先輩們付出生命代價修建的「天路」。

沿著這條蜿蜒崎嶇的「天路」,走30多里路,才能到達石城鎮。往返一次,則需要一天時間。

每隔幾天,他都要挑起扁擔,或背起背簍,把村民收穫的農產品送到鎮上,再將百姓必需的日用百貨運回山里。

他也曾經害怕,他也曾經流淚。但是,他從來沒有後悔,更沒有退縮半步。

因為,他知道,他背負的,是全村人的責任;他肩挑的,是全村人的希望。

就這樣寒來暑往,就這樣斗轉星移,不知不覺間,他已經78歲了。

77歲那年,他終於入黨,完成了追求一生的夙願。

誰也不會想到,他能說出這樣的話:「77歲入黨也不遲,為人民服務正當時」。

字字樸實,卻擲地有聲。

這就是他,一位見證供銷社歷史的老人,一位穿越時代的老人。

他用62年,只幹了一件事,卻幹得石破天驚,幹得盪氣迴腸。

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

窮其一生,堅守初心。這樣的精神,不就是太行精神最好的傳承嗎?

文/屈建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