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業會被中國趕超嗎?氫能源前途堪憂,為何日本還要死挺?

百科密碼 發佈 2024-04-29T13:23:03.344443+00:00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汽車以勢不可擋的趨勢直逼日本。以314萬輛的出口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僅次於日本的汽車出口大國。面對著中國這突突臉的架勢,日本沒有一張拿得出手的牌,眼看就要被中國超越,曾經的汽車大國為什麼會落得如此田地?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汽車以勢不可擋的趨勢直逼日本。以314萬輛的出口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僅次於日本的汽車出口大國。

面對著中國這突突臉的架勢,日本沒有一張拿得出手的牌,眼看就要被中國超越,曾經的汽車大國為什麼會落得如此田地?

日本氫能源車,道阻且長

日本可以說一直都是一個很有「前瞻性」的國家,這麼多年來它之所以能一直坐穩汽車行業龍頭的地位,是因為他們非常注重汽車產業核心技術的研究,並且為它們申請了世界上最多的專利,把很多製件的技術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上,幾乎可以說有著絕對的技術優勢,以至於對他國相關行業的發展動不動就能來個「卡脖子」的動作。

但說到底,會採用這些看似強硬的手段,都是源於他們有一個絕對的劣勢——能源。作為土地面積趕不上中國一個省的日本,對外能源依賴率超過90%。

傳統能源是硬傷,那新能源方面可不敢再落後了,汽車方面也繼承這個思路,因此日本早早為自己的新能源車做好了定位——氫能源車。

最終會選擇氫能源,是因為研究新能源的過程過於曲折。

日本早從七十年代開始就開始為自己設計長遠的未來布局,早年重點發展的核能,隨著福島核電站一震,一起跟著塌了,還帶動的整個國家發電量驟減,讓自己的生產能力大打折扣;發展拼土地面積的光伏產能,預料之中沒能拼過中國;風能、水能之類的能源,也因為自然環境導致技術難以實現等原因沒能達到好的效果。

最後剩下一樣,某些方面讓人「挑不出毛病」的能源氫能源,就成為了他們起步最早,堅持時間最久發展的能源。

之所以說氫能源挑不出毛病,是因為它集儲量豐富、燃燒性能好、能量密度高、耗損少、利用率高、運輸方便、形態多樣、純綠色無毒無污染等等優勢於一體,乍一聽的確吊打很多別的新能源,似乎是非常適合汽車使用的新能源。

但實際上能源專家指出,氫氣並不適合做人類的能量載體,也不易運輸。因為氫氣本身不是能源,它和電和甲醇一樣都是需要別的能源製造的,因此無論是天然氣制氫、煤氣制氫,還是氧氣制氫,都在獲得可直接燃燒的氫之前,產生了額外的能量消耗,並且造成了污染,這樣一來就違背了用它的初衷。

且它不具備能量密度高的特點,因為氫是「每公斤」能量密度中最大的能源,但是要把它用到汽車裡,就必須轉化為「每立方米」的形態,這就需要一個處理過程,並且因為能安裝到汽車內的儲氣罐大小有所限制,所以裝一次氫氣並不能用多久,這樣算下來,同等條件下氫能源的產能並不如石油。

如果要把它應用到車裡,對車的構造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變,這部分就不只是成本增加的問題了,在技術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最重要的是,氫氣達到一定密度後極易爆炸,因此就算氫能源車研發出來了,也可能沒人敢用,因為一旦發生氫氣泄漏,那技術革新的故事就要變事故了。

所以,看似「無敵」的氫能源,轉化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以至於最早開始研究氫能源汽車的豐田也在不久之前宣布研發失敗,進而回過頭來一起謀電動車這碗飯。

但難以轉化的問題也並沒有讓日本懸崖勒馬,本著「我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的積極思想,日本很長一段時間內把研究方向放在了氫能源的配套技術研究上。例如氫能源不能長時間保存,那我就先來開發出可以勝任長途運輸的技術、研究蓄能站要怎麼建;再附贈一些氫能源的其他用途開發等等。

以此給其他研究氫能源轉化的國家做好「後勤」工作,就相當於等著它們把這個「孩子」生下來,之後帶孩子、養孩子的活兒日本就包圓了,當然,就像早期日本汽車產業一樣,「孩子」大了帶來的大部分回報,也就收入日本囊中了。

當然別的國家也不傻,所以比起開發難度大、成本高的氫能源,大家還是把發展的重頭放在了現在電能汽車的研究上,這也是現在滿街跑的不是氫能源車而是的電動車的原因之一。

而日本也因為不停地猶豫和觀望,導致錯過了入伙電動車的最好檔口,使其現在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完全不占優勢。

生產車的廠家因為技術更新追不上像中國、美國這樣的領頭國,因此現在只能每天在購買、研究對手的產品中度過。據一名在日本汽車品牌工作的中國小伙透露,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拆卸比亞迪旗下的各種新能源汽車。

許多當地開發了新能源車配件的廠家,生產出電動車配件,在國內也完全沒有銷路,出口到中國吧,又要面對極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國內外處在發展前沿的廠家已經可以把生產時間縮到很短,但日本廠家卻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因此也隨時面臨著不進步就馬上被淘汰的窘境。

日本汽車業的轉型可以說迫在眉睫了。

時至今日,日本汽車地位是否仍無可撼動?

我們不妨來看一組數據對比:

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314餘萬輛,是2020年的三倍!同比增長59.2%;出口額突破600億美元,同比增長74.8%。遠領先於排名第三的年出口車265萬輛的德國。

而日本汽車截止2022年11月,出口量約為320輛,雖然還不知道具體的年出口量,但是按照以往成績推算,最終應會比前年減少約60多萬輛。

我們不僅去年的汽車出口量增加了,今年開年的進口量還降低了5%,再次刷新過去十年的進口量新低。與此同時,日本汽車品牌在中國也迎來了一個「十年首次」——豐田汽車2022年在中國市場的新車銷量約為194.06萬輛,較2021年減少0.2%,這也是10年來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首次出現銷量下跌。

汽車領域常年稱霸的日本就是這麼真真切切在走下坡路了。

一句話貼切概括:大人,時代變了!

據CleanTechnica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2022年1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26.46萬輛,同比增長55%(其中純電動增長57%,插電混動增長46%),占整體市場21%份額。2022年全年,全球累計銷量為1009.12萬輛,占整體市場14%份額。

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0萬輛,其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出口量也達到67.9萬輛。

現在市場上能供消費者選擇的品牌也十分豐富,進口的奔馳、特斯拉,國產的比亞迪、吉利、奇瑞、蔚來、小彭、北汽等等,各種款式各種價格應有盡有。

國產新能源車品牌也越來越能打,並且以超高性價比拉低購車成本,闖入市場,再加上各地充電樁的建設跟上了,消費者早期對電車價格高昂、充電難的各種顧慮也逐漸被打破,使電動車大有成為未來主流的趨勢。

現在走在街上,走不了幾步就能看到一輛國產的「小綠牌照」新能源車,可以說在競爭市場占據強有力的地位。

從2022年全年來看,國產品牌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全球第一,銷量高達184.77萬輛,特斯拉也只以131.43萬輛的銷量能屈居第二,往後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也超過40萬輛,廣汽、上汽、長安也各自超過了20萬輛。

這些佳績都真真切切說明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的迅猛,我們也期待著在今年結束的時候,中國可以加上「世界汽車出口第一」的新稱號。

要知道曾幾何時,中國汽車還是「低端」的代名詞,與進口汽車,尤其是立於頂端的日本汽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從出口量落後日本將近一倍,直接飆升到幾乎和日本齊平,差距直接縮小一個單位,這不僅是數量的增加,也是整個對行業趨勢的掌握,中國在工業科技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姿態踏入頭部梯隊。

很多日本頭部汽車品牌長年來主打的還是燃油車,如果在將來再不抓緊入伙電動車,就不僅僅是被中國超過那麼簡單,而是難免在時代的洪流中就此觸礁擱置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