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虐待動物可能是危險的信號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4-04-29T14:59:40.190434+00:00

但如果孩子虐待動物並非偶發,或孩子在6歲以上,且接受過愛護動物的教育,仍常出現虐待動物的行為,甚至屢教不改,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毛茸茸的小貓、搖尾巴的小狗、胖乎乎的倉鼠……城市家庭里的小動物往往發揮著情感陪伴的作用,但近期一些孩子殘忍虐待小動物的新聞觸目驚心:高樓扔狗、用門夾貓、摔打倉鼠……尚未成年的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如此殘忍的舉動?

在一些情況下,童年期虐待動物的行為,只要經過教育引導很快可以修正。比如年幼或發育遲滯的小孩,把小動物當成玩具,出於好奇心對動物進行探索,或出於對動物的恐懼造成先發制人的攻擊。但如果孩子虐待動物並非偶發,或孩子在6歲以上,且接受過愛護動物的教育,仍常出現虐待動物的行為,甚至屢教不改,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童年期虐待動物可能是危險的信號。20世紀7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開始研究童年期虐待動物是不是將來出現暴力行為的信號。國外研究者發現,許多暴力犯罪者的檔案中都有童年期虐待動物的經歷,一項綜合了15項研究結果的元分析研究發現,34%的暴力犯罪者曾經虐待過動物。孩子虐待動物不僅意味著具備錯誤的生命觀,如認為「能操控、主宰生命才是強者」,還可能與物質濫用、暴力傾向、反社會行為息息相關。

視覺中國供圖

孩子經常出現虐待動物的行為,其源頭可能是情緒困擾。在一則真實的心理輔導案例中,心理諮詢師發現虐待動物成癮的一位小學生從小在重組家庭中長大,父母奉行「棍棒教育」。他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會因為同學的一句無心之言暴跳如雷,他會踩、打小動物,且無法自控,屢教不改。他在家庭、學習和同伴交往中遇到了很多困擾,大量消極情緒不斷積壓,情緒波動大,或沒有找到合適的情緒發泄途徑時,弱小的動物變成了「替罪羊」。心理學中的「踢貓效應」就是指負面情緒沿著社會等級由高到低傳遞,如員工被領導批評,不敢辯駁,回家後就把孩子當「出氣筒」大罵一通,孩子就把氣撒在寵物貓身上,踢它一腳。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情緒糟糕時,或許是看到動物活蹦亂跳的樣子很嫉妒,也可能是動物弱小可憐的模樣令他們聯想到自己,或是曾目睹或親身經歷過父母、同伴、影視節目中虐待動物、打罵他人的樣子,無法冷靜思考的孩子,就可能在激動的情緒下虐待動物。

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動物虐待行為時,該怎麼辦呢?

如果孩子尚且年幼,好奇心旺盛,且只是偶發行為,那麼只需長輩向孩子解釋「虐待動物是不好的」,動物也會有疼痛的感覺和害怕的情緒,我們要尊重動物的生命,教導孩子善待動物的教育措施足以使這些孩子停止虐待動物。

當孩子的認知發展成熟,能夠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卻反覆虐待動物,如將寵物關在密閉空間內,或在與父母、同伴發生衝突後對動物進行猛烈攻擊,或以觀看動物痛苦為樂,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危險信號。這時候孩子虐待動物不是因為缺乏教育,更可能是深層次心理問題的症狀表現。父母需要儘量不帶價值評判地詢問孩子緣由,並幫助孩子探索出恰當的問題解決方法。必要時,父母還可以尋求心理輔導的專業幫助。

要如何預防孩子出現動物虐待行為呢?

家長可以通過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教孩子照顧動物等方式,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家有寵物的情況下,家長更要以身作則,親身示範如何從寵物的營養、環境、健康、行為和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照顧;並告訴孩子,人們所做出的使動物這些方面消極體驗增加的行為都是虐待行為,包括讓動物吃不飽、長期困在較小的空間內、做出超出身體結構的動作、限制活動、恐嚇等等,而動物虐待是不正確的、被禁止的。

家長也要讓孩子學會識別、接納、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孩子採用虐待動物的形式發泄情緒。情緒的背後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家長要教會孩子覺察情緒以及情緒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宣洩情緒也要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如採用哭泣、傾訴、寫日記、運動、聽音樂等方式。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整理能讓自己感覺安全和舒適的「自我安撫清單」或「自我安撫工具盒」,如給家人打電話、喝一杯熱飲、聽音樂、把煩惱寫下來,或是準備一個放著茶包、香薰、紙筆、好看的風景照等的盒子。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緩解,就要及時向家長、朋友、老師求助。

父母不僅要這樣教導孩子,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潛移默化比光說不練影響更深遠。如家長不要因為工作壓力大就把火氣撒在家人身上,或者酗酒、自我否定;也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情緒,「小孩能有什麼煩心事」;或者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其他困擾毫不關心。

雖說虐待動物的孩子將來未必會出現犯罪行為,但孩子如何與動物相處,能否在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尊重生命、愛護弱小,是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完成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郭韶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