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上車「熱」背後的焦慮

高工智能汽車 發佈 2024-04-30T04:21:51.400802+00:00

雷射雷達的上車節奏正在加速。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從2022年9月至今,中國市場乘用車月度前裝標配搭載雷射雷達一直保持在1.5萬台以上,其中,去年12月更是單月衝破3萬台大關。

雷射雷達的上車節奏正在加速。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從2022年9月至今,中國市場乘用車月度前裝標配搭載雷射雷達一直保持在1.5萬台以上,其中,去年12月更是單月衝破3萬台大關。

本周,Luminar宣布擴大與梅賽德斯-奔馳的合作夥伴關係,公司的下一代Iris雷射雷達及其相關軟體方案將作為後者下一代產品線(2024年開始量產的車型)的關鍵組成部分,實現增強自動駕駛(高速NOA以及城區NOA)功能的落地,合同訂單金額達到數十億美元。

目前,奔馳是全球首家真正實現前裝L3級自動駕駛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德國首家獲批,美國已經通過審批,中國正在進行測試)量產上市的車企。而雷射雷達的作用,則是為智駕系統提供更長的反應時間。

按照行業內給出的通用標準,在100公里/小時的車速下,兼具遠距離和高解析度探測能力的雷射雷達,可以給到智駕系統的反應時間為7秒左右,而傳統的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系統組合給到的反應時間為1秒左右。

這其中,除了為NOA、L3(一定條件下的脫手脫眼)等高階智能駕駛服務,雷射雷達的另一個作用在於增強基礎的主動安全功能-AEB。Luminar公司認為,雷射雷達可以提供比單目攝像頭更精確的距離測量,同時,相比雙目等立體視覺感知,可以實現更遠的探測距離。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AEB交付上險達到971.60萬輛,同比增長25.13%,前裝搭載率攀升至48.75%。這意味著,AEB性能的優劣,有機會成為下一波車企高階智駕宣傳的亮點之一。

沃爾沃汽車執行長吉姆•羅恩(Jim Rowan)表示,即將推出的旗艦XC90運動型SUV的電動版——EX90將率先配備雷射雷達,能夠看到「前方120米處黑色路面上的一個黑色輪胎,或前方250米處的行人」。

「即使有足夠的數據,目前的攝像頭性能還是不夠的,」法雷奧公司執行長也認為,安全冗餘的傳感器在城市街道以及人車混流的複雜場景尤為重要。「我們堅信雷射雷達對於實現進一步的自主水平至關重要。」

按照一些車企的說法,雷射雷達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車輛的高精度識別性能,大幅度提高整車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在橫縱向位置上的精度和空間解析度,並加強對行人、靜態障礙物、小物體等障礙物的監測能力;

且其感知能力不受光環境影響,能夠為自動駕駛輔助功能提供更深一層的安全冗餘,通過覆蓋更多、更細節的使用場景「更密的點雲輸出也讓算法可以更快檢測出遠處小目標物體,為AEB提前留出更多的決策制動空間。」

2022年12月,理想汽車推送了OTA 4.2版本,雷射雷達正式作為其自研AEB的一部分感知輸入,參與制動決策。這也開創了行業內首個融合雷射雷達的AEB功能量產上車,把雷射雷達算法的安全場景,從車輛、騎車人、行人等主要交通參與者,拓展到了含異形車在內的不規則障礙物以及夜間場景。

在此之前,視覺起家的Mobileye公司也公開承認,攝像頭是自動駕駛的主幹,而雷達+雷射雷達子系統則增加了安全冗餘,並顯著提高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也就是系統的可靠性指標)。原因是,攝像頭是屬於被動感知,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則是通過主動發射信號來探測感知物體,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大類傳感技術。

在今年CES上,Mobileye也首次對外展示了下一代FMCW雷射雷達,1320nm波長(基於英特爾的晶片級矽光子技術工藝),可以同時測量距離和速度。這被視為下一代雷射雷達的主流趨勢。

,時長03:02

此外,作為傳統汽車零部件的領頭羊,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市場處於第一梯隊的博世,也在今年CES展上首次亮相了雷射雷達的樣機:250米測距、支持4百萬點/秒的解析度,工作波長為905納米,120⁰的視場角(FoV)。

不過,當下擺在雷射雷達供應商面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車型的標配率,這意味著,從定點到實際量產的訂單轉化規模。這也可以從部分雷射雷達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化可見端倪。

以色列雷射雷達公司Innoviz在去年8月宣布,將向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CARIAD子公司提供雷射雷達硬體和配套軟體,生命周期訂單總額將達40億美元,預計2025年開始交付。不過,該公司股價在去年8月12日達到每股6.12美元的高點後,截止昨日收盤,股價已經下滑25.32%。

而資本市場給出的評價是,相比於其他已經開始前裝出貨的同行,Innoviz還處於早期階段。比如,在寶馬(選擇Innoviz)和奔馳(選擇Luminar)兩家車企對比上,後者的高階智能駕駛的推進速度顯然更快。而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奔馳在輔助駕駛上的標配搭載率也大幅高於寶馬。

此外,作為雷射雷達行業的上市公司新貴,禾賽科技在今年2月9日正式掛牌後,得益於去年下半年開始在理想汽車的規模化交付,股價一度沖高,市值超過Luminar(不過,近期禾賽股價表現處於下行周期。截止昨日收盤,禾賽市值為23.85億美元,Luminar為30.29億美元)。

同時,規模交付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財務數據顯示,禾賽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70.3%、57.5%和53.0%,2022年前三季度則繼續下滑,從上年同期的53.3%下降至44.0%。

同時,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和2021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和2022年的9個月,禾賽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498億元、2.297億元、3.684億元、2.106億元和3.764億元,並且未來可能還會增長。

此外,該公司的應收帳款也急劇上升,2017年為373.37萬元,到2020年上升為1.0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也從20%左右飆升至44.58%,同時,2022年前三季度應收帳款增加了2.764億元,由於AT128量產原材料庫存水平增加,庫存增加2.054億元。

這意味著,雷射雷達廠商的訂單交付能否按照計劃時間推進,將對企業的現金流可持續性產生直接影響。同時,從當前1000美元以上的供貨價格,後續逐步(受到主機廠的降本壓力,同時影響前裝標配率,以及同行的價格戰)下降至500美元、300美元,甚至到100美元,都將對毛利率產生持續影響。

比如,Innoviz推出的Innoviz Two,相比上一代Innoviz One降低了70%的成本,並且性能還有進一步的提升。此外,Luminar正計劃在亞洲建立一家新工廠,目標是將成本降低到100美元,相當於要下降90%。

此外,這也帶來了交付的另一個更大難題。

比如,作為禾賽科技的第一個標杆客戶,理想汽車的不同配置(帶雷射雷達的Max版本和不帶雷射雷達的Pro版本,車型價格相差4萬元)交付數據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短期內雷射雷達前裝市場的走向。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作為首款配置Max和Pro版本的車型,理想L8從去年11月正式開始交付以來,11月、12月以及今年1月的交付數據顯示,Max版本交付占比一直處於40%左右水平。

另一個標杆案例,就是小鵬P5。作為中國市場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機會,就是盲區雷射雷達。這也是去年國內數家雷射雷達公司主推的新產品之一。

不過,從2022年的監測數據來看,小鵬P5每個月搭載雙盲區雷射雷達車型的交付占比維持在40-50%之間。同時,隨著去年小鵬對P5在售車型的調整,配置雷射雷達版本的僅剩下一款頂配車型,今年1月交付量為零。顯然,在15-20萬元價格區間,即便是成本相對較低的盲區雷射雷達,也存在市場買單壓力。

從今年開始,隨著比亞迪、長安、一汽紅旗、上汽、廣汽、集度、路特斯等更多車企開始進入雷射雷達上車周期,無疑帶動雷射雷達市場進一步起量,但同樣也留下了不確定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