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電動車降價潮來襲 車企需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 發佈 2024-04-30T04:42:49.471931+00:00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評論員 裴健如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比亞迪(SZ002594,股價265.50元,市值7729億元)王朝系列產品已啟動降價,老款車型的優惠幅度在1萬元以上,部分熱門現款產品也有上千元的優惠。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評論員 裴健如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比亞迪(SZ002594,股價265.50元,市值7729億元)王朝系列產品已啟動降價,老款車型的優惠幅度在1萬元以上,部分熱門現款產品也有上千元的優惠。儘管該消息未獲官方「蓋章」,僅被定性為「部分經銷商的市場促銷活動」,但純電動車降價潮愈演愈烈已是不爭事實。

進入2023年,新能源車「國補」歸零,特斯拉率先官宣降價,此後問界、小鵬、零跑、極氪、蔚來、廣汽埃安、飛凡等多個汽車品牌選擇跟隨降價,就連廣汽豐田、一汽豐田等合資車企也逐漸加入其中。

對於本輪新能源車降價潮的成因,業內觀點不一,但歸納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特斯拉作為行業標杆,其產品定價會影響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存空間。特斯拉降價後,不少車企為保持產品競爭力、提升銷量,不得不隨之降價。其二,部分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出現相應回落,有助於整車價格的合理回歸。其三,新能源車的價格通過供需關係來調整,當產品供過於求、庫存壓力過大時,車企通常會進行降價或促銷。其四,新能源車「國補」退出,有利於企業聚焦市場,並且降低市場增長的預期。

實際上,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下降、製造的規模化,以及產業創新的推進,長期來看,新能源車價格的持續下降是一個大趨勢。但在筆者看來,眼下仍在持續的新能源車降價潮,更是行業競爭加劇的寫照。

筆者認為,2023年的新能源車行業將是「價格戰」下的「份額戰」,產品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同時,龍頭效應也會愈發明顯,缺乏個性與專業性的產品將面臨「價格絞殺」,同質化的產品和技術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正因如此,車企在降價應對市場競爭、提升市場份額的同時,更應該著力於確立好自身定位,聚焦差異化用戶群體,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實現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變,行業仍處在快速上量階段。根據相關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實現30%~40%的增長,我國更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突破新能源汽車銷量千萬量級門檻的國家。這意味著,能夠在殘酷的市場「洗牌期」站穩腳跟,並且憑藉差異化競爭力脫穎而出的車企,仍舊未來可期。

要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新能源車企業需要深刻理解消費者需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打造出差異化且有競爭力的產品。

眼下,汽車產業鏈不斷被重構,行業格局也隨之變化,唯有聚焦用戶需求,才能釐清產品演進方向,從而進一步捕捉需求之下新的市場機遇,創造更多的價值與增長。尤其是隨著汽車行業競爭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用戶體驗將重塑汽車品牌的競爭力,而智能化則能夠決定用戶體驗的天花板,無疑將成為汽車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方面,車企唯有抓住這一機遇,才能夠獲得跨越式的快速發展。

此外,隨著新能源車「國補」的退出,新能源車企業必須在技術和生產環節不斷研發、創新,在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不斷優化成本結構,具備脫離消費補貼的生存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依靠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實現差異化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