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應該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而不是「內卷」的戰場

現代家長 發佈 2024-04-30T23:50:59.253398+00:00

#家長百問百答#現在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早教,因為早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早教呢?筆者採訪了早教專家陳雪瓊女士。

現在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早教,因為早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早教呢?


筆者採訪了早教專家陳雪瓊女士。


0~3歲的孩子,還談不上什麼具體技能的學習,他們更多的是在感知和積累


筆者:關於早教,家長們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早教無用論」,認為孩子那么小,不需要刻意教育,順其自然就好;另一種是「早教決定論」,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否則會落後一輩子。作為早教專家,您是怎麼看的?


陳雪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早期教育的年齡範圍是0~8歲。在我國,早期 教育大多是指學前教育,年齡範圍是0~6歲。在許多家長看來,早期教育是指入園前教育,年齡範圍是0~3歲。


研究顯示,在人生的早期階段,無論是0~3歲還是0~8歲,孩子的大腦發育都處於黃金時期,所接受的教育會影響其未來的發展。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家長們不可忽視。


筆者:那麼,早教應該由誰來教?老師還是家長?


陳雪瓊最好的教育,永遠來自家庭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要想健康成長,需要一個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需要父母做他的安全依戀對象。在自我探索和社會交往方面,有安全依戀和無安全依戀的孩子,有著本質區別:


前者能勇敢地進行自我探索,不斷積累自信;後者要麼不敢探索,要麼破壞性地探索。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安全依戀的孩子更順利些。


由此可見,家長在主導孩子的早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早教機構和幼兒園的任務是輔助家長開展早期教育,提供知識普及和技術支持等服務,家長切不可做甩手掌柜,向早教機構和幼兒園推卸責任。



筆者:早教的內容究竟有哪些?


陳雪瓊:有些家長認為,早教無非是帶孩子學習爬行、走路、說話,教孩子識字、數數、背古詩。其實,早教不是智力開發,更不是提前學習小學課程,而是對孩子進行學習能力、創造力、社交能力、性格養成等方面的訓練和開發


孩子的發展不是雜亂無章的,恰恰相反,這個過程是分階段、有規律、循序漸進的。0~3歲的孩子,還談不上什麼具體技能的學習,他們更多的是在感知和積累,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感知體驗、認知體驗、語言積累、情緒情感體驗等。這便是早教的內容。


筆者:對0~3歲的孩子,這樣的體驗具體有哪些內容,請詳細談談。


陳雪瓊對0~3個月的孩子,早教的重點是視覺體驗,刺激嬰兒視覺發育。方法是把一個紅色的小皮球吊在孩子頭頂,或放在孩子面前,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後慢慢移動皮球,使孩子雙眼隨著皮球轉動。


對4~6個月的孩子,早教的重點是聽覺體驗,刺激孩子的聽覺發育。方法是用搖鼓或鈴鐺在孩子耳邊輕輕搖動,引導孩子轉頭尋找聲源。


對7~9個月的孩子,早教的重點是觸覺體驗,引導孩子發展觸覺。方法是帶孩子到戶外,讓孩子用腳體驗各種質地的地面,如溫暖的沙子、光滑的鵝卵石、潮濕的草地等。


對10~12個月的孩子,早教的重點是抓握訓練,促進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和準確性。方法是教孩子用拇指和食指對捏。這是人類獨有的高難度動作,標誌著大腦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家長可以讓孩子捏取葡萄乾、小饅頭等,促進其手部動作的發育。


1歲以後,家長不僅可以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引導孩子進行實物感知,還可以通過觀賞色彩鮮艷的卡片圖畫、閱讀有趣的故事等方式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在此階段,繪本是早教的好幫手,繪本可以引導孩子進入書的世界,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只有覺得自己是自由的、

被尊重的,

孩子才會享受閱讀的過程


筆者:陪孩子讀繪本,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


陳雪瓊:家長陪孩子讀繪本,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在閱讀中增長知識,擴大詞彙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另一方面是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因此,家長需要掌握以下技巧,把親子共讀打造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第一,家長要與孩子保持面對面的閱讀姿勢,經常有溫柔的目光對視。這樣家長才能及時觀察到孩子的目光停留在哪裡,然後投其所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第二,家長要讓孩子成為閱讀的主導者,讓他選擇想看的頁面,決定閱讀的次數。只有覺得自己是自由的、被尊重的,孩子才會享受閱讀的過程。


第三,讓孩子多參與閱讀,比如和孩子輪流翻頁,輪流指圖片,輪流回答問題等,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


第四,不要死讀書。家長不必照著繪本內容逐字逐句地讀,而要根據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水平,適當地增減繪本中句子的長度和難度,還可以重複書中的關鍵詞、短語和句子,幫助孩子在閱讀中增強語言能力。


第五,家長讀繪本時要繪聲繪色,語速稍慢,語音語調要抑揚頓挫,面部表情要誇張生動,這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和你一起讀書的時光。


家長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

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

才能買到最適合孩子的玩具


筆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都願意給孩子買玩具,但買什麼玩具、買多少玩具卻心裡沒數。對此,您的建議是什麼?


陳雪瓊給孩子選購玩具之前,家長要認真評估孩子的遊戲水平。一般來說,孩子的遊戲水平與年齡成正比,即年齡越大,遊戲水平越高。具體特點如下:


0~1歲孩子,肢體活動能力迅速增強,喜歡滾、爬、踢、翻身、坐等,遊戲水平處於「用不同感官探索不同物品」的階段,喜歡用手抓東西、把各種東西放進嘴裡,能夠用眼睛追蹤移動的物品、找出被遮蓋的物品、通過拉扯得到物品、探索玩具上可移動的部件。


適合0~1歲孩子的玩具主要是帶有聲光電的玩具、健身架、布藝書、推拉玩具、鏡子等。家長也可以多和孩子玩肢體接觸類遊戲,如撓痒痒、舉高高、開飛機等。


1~2歲孩子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邏輯概念,會用手指和簡單的語言索要東西,會把珠子從瓶子裡倒出來,知道按鍵會發出聲音,能找到隱藏的物品等。孩子喜歡嘗試操作新玩具,知道把弄不懂的玩具交給家長,請求指導。1歲6個月以後,孩子能以日常情景為主體來玩遊戲,做一些簡單的扮演動作,如假裝喝水、吃東西、洗澡、做飯等。


適合1~2歲孩子的玩具主要是各種球、玩具車、玩具餐具、積木、玩具洗衣機、玩具微波爐等。


2~3歲孩子渴望人際交往,日常生活日趨社會化。在遊戲中,他們能將自己帶入簡單的角色,會對布娃娃說話;能把非日常的情景當作主題去玩,如:救火、撞車;能進行角色扮演,如:醫生與患者、顧客與收銀員等。


適合2~3歲孩子的玩具主要有布娃娃、玩具收銀機、玩具醫生套裝、玩具快餐店營業員套裝、蠟筆等。



愛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才能買到最適合孩子的玩具,孩子也才能在遊戲中玩得更開心,身心獲得健康發展。


適合孩子聽的音樂非常多,

既可以選擇輕鬆明快的兒童歌曲,

也可以選擇高雅恢宏的成人音樂


筆者:幾乎所有家長都會在早教中使用音樂,因為大家相信音樂有益智功能。請問,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需要接受怎樣的音樂早教?


陳雪瓊0~6個月孩子會對各種音樂、聲調和聲音感興趣,喜歡聆聽或朝著聲源的方向轉頭。


建議家長播放各種音樂,如搖籃曲、兒歌,並提供音樂盒、撥浪鼓等發聲玩具。陪孩子玩時,可以唱歌給孩子聽,最好隨著音樂輕柔地抱著孩子一起拍手、舞蹈;還可以模仿孩子的發音,逗引孩子發出更多的音節,並且有意識地變化音節的長短、高低,讓孩子感受聲音的不同。


7~12個月孩子會對音樂做出反應,聽到喜歡的音樂會手舞足蹈。


建議家長在家裡播放各種風格的音樂,如爵士、古典、拉丁等,鼓勵孩子隨音樂節奏運動,和他一起跳舞。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戶外活動,家長不妨收集一些自然界、生活中的聲音片段,如風聲、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引導孩子從聲音的高低、節奏、音質等方面去辨別聲音。



1~2歲孩子會隨著音樂搖晃身體、拍手、跺腳、哼唱;開始探索樂器,尤其是可以敲擊或搖晃發出聲音的樂器,開始重複哼唱他喜歡的歌曲中的一兩段。


建議家長在家裡播放輕柔的或節奏歡快的樂曲,鼓勵孩子隨著音樂拍手和跳舞;給孩子提供可以用於創作音樂的物品,如木製、金屬餐具或塑料容器,把唱歌融入日常生活中。


2~3歲孩子隨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和跳舞時,身體更加協調,並能隨著音樂的節拍敲擊樂器;有的孩子還能說出歌名,要求聽喜歡的歌曲,唱喜歡的歌曲和童謠。


建議家長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聽音樂和跳舞;跟孩子討論音樂的差異,如慢節奏的和快節奏的;鼓勵孩子用嗓音模仿樂器,以增強孩子的模仿力和表現力。


筆者:家長在家播放音樂給孩子聽,選擇哪些曲目比較合適?給家長們推薦幾個吧。


陳雪瓊適合孩子聽的音樂非常多,既可以選擇輕鬆明快的兒童歌曲,也可以選擇高雅恢宏的成人音樂。如果聽成人音樂,建議選擇古典音樂,先從耳熟能詳的音樂小段開始,如貝多芬的《歡樂頌》、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等。這些古典名曲運用了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樂器,先讓孩子找找感覺,慢慢體會不同樂器的不同音質特點。


總之,早教應該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而不是「內卷」的戰場。


人物名片

陳雪瓊,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中心教師,學前教育學碩士,國家兒童健康指導師。從事兒童早期教育20多年。


END

作者:小單

編輯:欣宜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

第一時間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