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老人擺脫寂寞,讓87歲老奶奶成網紅,活得比18歲還精彩

真實人物採訪 發佈 2024-05-01T08:45:20.974490+00:00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660位真人故事我是許凱,90後陝西富平人,「德善愛心共享廚房」主理人。有人說,把愛心獻給別人,不是讓別人做出回報,而是使自己和別人都快樂。16歲,我擁有了自己的相機,想著用它給老人留下快樂的瞬間。21歲「搭車」去西藏,體驗人生,感受信任。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660位真人故事

我是許凱,90後陝西富平人,「德善愛心共享廚房」主理人。

有人說,把愛心獻給別人,不是讓別人做出回報,而是使自己和別人都快樂。

16歲,我擁有了自己的相機,想著用它給老人留下快樂的瞬間。21歲「搭車」去西藏,體驗人生,感受信任。30歲創辦「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只想幫助癌症患者,獻出自己一份愛心。

我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在水泥廠上班,姥爺、姥姥和我們一起生活。家裡除了種地,還有一大片柿子樹。到了秋天,樹上掛滿圓溜溜的柿子,遠遠望去,就像一盞盞紅燈籠

父母平時工作忙,照顧我的任務就由姥姥和姥爺完成。

姥姥做飯特別好吃,勁道的臊子麵、熱乎乎的酸湯水餃解飢消暑的涼皮現在想起來我還會流口水。

姥爺除了下地幹活,閒暇時間最喜歡和鄰居聊天。別的小孩兒總愛追逐打鬧,我卻願意跟著姥爺聽他們聊過去的故事。

故事聽多了,心中就把它們做了劃分。像78年之前,農民是在公社掙工分,而後農民是土地承包到戶,還有計劃經濟時期購物使用票證等,越是離我久遠的事,越令我著迷。

小學和中學,我的學習成績一般,但很喜歡畫畫和讀課外書。父母雖不懂教育,可理解我的喜好,他們堅持給我報美術班,支持我閱讀。

大量課外閱讀讓我思維更加活躍,那個時候,自己就有了超乎同齡人的思考。

我認為,人生不該一帆風順,要有挫折和付出,還要有迷茫和感悟……

2006年,我上高一,舅舅送我一台數位照相機。我拿著它左照右照,突然被鏡頭裡的生動畫面打動,內心有了不同尋常的感觸。

如果說,畫畫是我用創作來表達內容,那麼拍照就是我用睛去發現世界。

從那時候起,相機成為我最重要的隨身物品,用鏡頭記錄生活,成了我的特殊愛好。

也許因為從小跟著姥姥和姥爺長大,自己對老人有種莫名的親近感。

每到假期,我會背著相機,遊走在富平周邊的村莊,邊找老人聊天邊給他們拍照。

我願意聽老人講過去的故事,喜歡逗他們開心一笑。

小小的照片,搭起了我與老人之間的情感橋樑,很慶幸自己用相機留住了他們的笑容。

2010年,我迎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高考。因意外錯失心儀學校,不得已選擇復讀。2011年,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順利考入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專業。

記得那天高考完,我開心地跑出校門,邊跑邊興奮地和陌生人打著招呼。「哎,姨,買菜去呀。」「哎,哥,你值班呢?」

對我來說,這個舉動很自然。但我不會想到,9年後的這個舉動會改變我的人生。

大一春節,我回老舅家過年。吃過早飯,閒來無事想去找老人聊天,追問老舅村里誰的年紀最大?聽說村裡有位103歲的老人後,我滿心歡喜跑去拜訪。

院子裡,一位老人正在曬太陽。我走近他,親切和他攀談起來。

告訴他,我是誰家的孫子,聽老人講爸爸和爺爺的陳年過往……臨走時我給老人照了相,並和他約好,下次放假把照片帶給他。

萬萬沒想到,等第二年再見到老人時,他已經虛弱得說不出話來。我把洗好的照片遞過去,他用顫抖的雙手摸著照片點點頭。

不久,噩耗傳來。後來得知,他的家人把我照的相片,當作老人的遺照放在靈堂上。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像被電了一下,沒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竟給他人帶來這麼大的意義。

後來,免費為老人拍照成為我的一個習慣。

我發現,有些事想做就要做。只有做了,才能真正懂得它對你意味著什麼?只有嘗試過,才知道它是否值得堅持?

2012年的暑假,我看了紀錄片《搭車去柏林》,片中講述的是一個年輕人,歷經3個月,搭車88次,一路依靠陌生人幫助完成旅遊的故事。

這個故事感動了我,於是也躍躍欲試,想要嘗試不同的經歷。

我本就喜歡旅遊,喜歡攝影,馬上和另外2個同學商定,一起搭車去拉薩,做一次與陌生人之間的信任挑戰。

第二天,我們背起行囊站在高速公路邊,望著眼前飛奔而過的車輛,思量著怎麼招手搭車。

這時,一輛車貨車緩緩停在我們面前,司機竟然主動詢問去哪兒,希望可以幫到我們。

沒想到上天真是眷顧我,首次搭車竟然如此順利。

接下來的行程更是沒有難度,一路上,不停有好心人主動停車捎我們。雖然偶爾有人拒絕,但大多數人都會熱情相幫,選擇信任。

半個月的西藏之旅,我見證了自然之美,也感受到人心之善。大學四年,所有的假期,我全部用來搭車旅遊。自己一邊用相機記錄生活,一邊用心體會人生。

所到之處,人們的善良、淳樸不斷感動我……

2015年大學畢業,我沒有選擇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開了一間攝影工作室。

我喜歡隨性和自由 ,享受著「構圖」的樂趣,「抓怕」的愉悅,更喜歡把興趣和工作融為一體的成就感。

這幾年,我拍過霧霾天的百姓,暴雨中助人為樂的好心人, 和汶川地震原址。

看過太多暖心的故事,內心就想為社會做點什麼。

可2020年突來的疫情,擾亂了我的生活,也讓我的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本以為事業陷入危機,不承想卻被一個不經意的招呼帶來新的轉機。

2020年4月,我和同事坐車外出,自己無聊地向外張望,就突然想和陌生人打個招呼。我搖下車窗,熱情熟絡地招呼車外人:「姨,你回去啊,慢著點啊。」「叔,你下班啦,剛回啊。」

對方先是一臉蒙,隨後是尷尬地笑笑回應我,畫面十分有趣。

身邊同事把這一幕錄了下來傳到網上。誰知這個視頻竟然意外爆火。

網友紛紛留言:說我的視頻有煙火氣,有溫暖感,還撬動了大家對陌生人的戒備心理。我很感謝他們的留言,不僅給了我鼓勵,還給了我做好視頻的動力。

有時候,我做一件事不是想好才去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視頻火了以後,我開始思考,如果加些新的內容,讓故事更豐滿,網友會不會更喜歡?

於是,我就想到了增添給老人拍照環節。

我善於跟老人聊天、喜歡給他們拍照。老人那種單純、質樸的畫面,給浮躁的社會帶來了溫暖和舒緩。

拍攝前,我習慣去市場買些東西,像農村老人不常見的菠蘿、火龍果、榴槤等,或是買來一些米麵糧油送給他們。

與老人交流,我有時是「開超市的」,有時是「免費推銷的」,逗得老人像孩子一樣高興。

他們心情好了,拍出的笑容更加自然、真實。

有一次,我碰到一位82歲的老人,他正在村里遛彎。我和他攀談起來,聊到高興之處,老人請我到家裡坐坐。

我拿了一捆掛麵送給他,說是自家超市的。告訴他我喜歡照相,想給他照一張,老人家爽快地答應了。

可此時卻發生個小意外,我要聯網列印照片,而老人的住處偏,網絡信號極差。

我靈機一動,看到院子裡有個長把鋤頭,就把手機放在鋤頭上,托著鋤把舉過頭,在院子裡找信號,樣子極為滑稽,突然,手機一滑直接摔成兩半……

後來有了信號,我把老人的照片列印好送給他,他特別高興,還一再擔心我摔壞的手機……

有時候我會想,人這一輩子不光要為自己活,總要為別人做些什麼。

2021年,我在電視上看到「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認識了老萬夫婦,被他們創建「抗癌廚房」的事跡深深感動,就約好到南昌看望他。

聊天過程中,老萬的兩句肺腑之言,讓我有了新的想法。

他告訴我:「患者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是戰勝病魔的砝碼,生病的人最想吃的,就是家裡的飯菜味兒」。

那一刻我就決定,回去也建立一間同樣的共享廚房,為患者提供便利,幫助患者更好地和病魔鬥爭。

回到西安,我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

先在西安腫瘤醫院對面,談下一間80平的出租房,接著進行流程申請。

我發現,整個申請過程中,各部門對我的「抗癌廚房」很是照顧,對我的愛心舉動更是敬佩,紛紛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幫助。

2021年5月20日,歷經2個月的籌建,我取名的「德善愛心共享廚房」正式運營。

廚房內的燃氣灶具、鍋碗瓢盆、油鹽醬醋一應俱全。更有愛心人士和企業捐贈的米、面、油等,冰箱裡也堆滿各種蔬菜。

我在宣傳板上寫上價目表:「炒菜2元,米飯一元,油鹽醬醋,熱水全部免費……」

讓我沒想到的是,廚房剛起步,就來了200個左右志願者幫忙,讓我體會到愛心的力量在傳遞。

那天,我在醫院門口發廣告,來了兩個70多歲的老人,親自送來300元錢表示支持,我一再回絕,兩位老人還是堅持要送點什麼。

看著她們年紀這麼大,我擔心買重東西拿不動,就說買2捆衛生紙就可以。

不一會兒,兩位老人一人拿一捆紙,顫巍巍地走過來。我雙手接過表示感謝,老人家卻站在對面,摘下帽子給我鞠了一個90度的躬。

那一刻,我感到來自靈魂深處的悸動和責任,急忙雙手扶住她們。

還一位姐姐,是一名乳腺癌患者,自住院以來就吃不下飯,每次總吃小半碗。聽說有了抗癌廚房,她在這裡做了一次飯,竟然吃下2碗,可見「家的味道」對病人是多麼重要。

患者家屬說:「抗癌廚房不僅提供的是便利,更像是一個『心靈加油站』,讓大家在艱難中感受溫暖和希望」。

我一直從事攝影工作,對真實事件特別關注。2021年鄭州遭遇特大暴雨,團隊為河南抗洪捐款6萬元。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要做這些?其實我也說不清楚,只記得從小就想「改變世界」。

但現在想想,改變過於理想化,不如用自己的力量影響大家,這可能是目前我在做的事。

現在自己有了一些影響力,也有了幫助弱者更大的可能。

我通過網絡平台銷售助農產品,幫那些辛苦一年的農民,有一個不錯的收入。別人賣貨找網紅,我賣貨卻找老人。

因為我發現,大部分老人很孤獨,很大原因是感覺自己「沒用」了。沒有人跟他們說話,沒有人了解他們心聲,生活極為單調。

2022年,我遇見一位老太太,已經87歲了,瘦瘦小小,沒了牙齒,聽力也不好。

我問奶奶叫什麼,奶奶伸手摘了一片葉子舉給我,說那就是她的名字——葉葉。

我誇她漂亮,她卻說:「老人快要死了,然後要鑽地,不漂亮。」葉葉奶奶住得偏僻,耳朵很背,平時沒人和她說話。

我和她溝通有些費力,但看到她認真聽的樣子很可愛。

我送給她一個巧克力,奶奶把巧克力含在嘴裡,不停地說,「沒有吃過這個,甜!」那份表情像極了童真的孩子。

後來,我給葉葉奶奶拍了視頻,很多網友成了奶奶的粉絲。

我就想,既然網友喜歡她,自己也許可以讓葉葉奶奶的人生更有價值,讓她知道「有人需要她」。

我和葉葉奶奶說:能不能幫我一個忙,我給她發工資。

奶奶笑成一朵花,連連擺手說不用,可以免費。

我和葉葉奶奶一起做直播,賣出了不少農產品,深受網友喜愛,我給奶奶錢時,她高興得合不攏嘴。

我能感到,她雖然很累,但卻高興,自己被需要的成就感超過身體的疲勞。

葉葉奶奶說:「沒想到,老了老了,還當上了主播了,直播是我的工作,工作讓我快樂。」

葉葉奶奶知道自己受歡迎,操著不標準的網絡新詞調侃:「我是流氓(量)密碼」。

我拍攝視頻以來,集中接觸了很多老年朋友,他們到了七八十歲,大多只能窩在家中。這種沒有「生氣」的生活,讓老人們越發孤獨和自卑。

尤其是最近,我每接觸一次老人,就會被他們孤獨感擊中。一個讓老年人擺脫寂寞,老有所用的想法正在實施。

目前,我陸續「簽約」了6位老年人,他們年齡最大95歲,最小81歲,老人們不是因錢而來,而是為被他人需要而來。

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帶動大家關愛老年群體。讓這些曾經默默付出的老人們,在自己的耄耋之年仍被社會關注,被年輕人喜愛。

關愛他人,實際上就是關愛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影響更多的人,社會才會越來越有愛、越來越和諧。

我相信,個人力量雖然微小,但仍會影響到大家。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就能溫暖世間真情。

抖音搜索「是德善呀-許凱」關注本文主人公,可觀看更多視頻。

【口述:許凱】

【編輯:書眉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