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丨是少年就該奔放——評兒童音樂劇《放飛的天空》

新民網 發佈 2024-05-01T15:26:59.421329+00:00

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近日在文化廣場上演了一出以小見大、深受孩子歡迎的兒童音樂劇《放飛的天空》。這部劇的題材新穎,非常貼近當下的家庭和校園生活,生活氣息特別濃,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出優秀劇目。

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近日在文化廣場上演了一出以小見大、深受孩子歡迎的兒童音樂劇《放飛的天空》。

這部劇的題材新穎,非常貼近當下的家庭和校園生活,生活氣息特別濃,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出優秀劇目。自去年國家「雙減」政策頒布後,如何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成為一個熱議話題,也是每個家庭關注的內容。經過一段時間沉澱,由編劇杜邨(足球迷)、導演徐俊(音樂劇迷)創作的《放飛的天空》,在舞台上放飛了。滿台演員的表演熱情洋溢,用心用情用功,主要人物都有個性,活靈活現,可愛生動。

戲一開場,就非常「接地氣」。三個家庭(外婆與外孫,單親媽媽和女兒,父母和獨生子)同台展現,隨著清晨的鬧鐘響起,睡不醒的孩子被叫起來,每家都像打仗一樣緊張忙亂,充分反映了當下小學生在應試教育壓力下的緊張生活。孩子們對「雙減」充滿期盼:「一天到晚埋在作業堆里,校內校外早已分不清楚,看起來是在題海里遨遊,自己也是也是糊裡糊塗,喜歡奧數還是三國水滸,大人眼裡只有分數,不知道我們心裡的苦。現在要減壓減負,心裡忍不住歡呼。」

新學期學校里成立了各種興趣班,孩子們減輕了作業、考試的負擔,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課餘文體活動。《放飛的天空》講述了一個校園足球班的故事,不僅是對兒藝經典的一次致敬(上世紀六十年代,兒藝排演過一出《小足球隊》,後來拍成電影),也是紮根當下教育改革土壤進行的全新演繹。「足球一腳踢向天空,美麗的弧線就是一道彩虹」。孩子們眼裡的這道彩虹,開始並不是主課教師和家長希冀看到的鮮亮顏色,一個足球興趣班,變成了家長、學校、學生矛盾的集合點。「語、數、外」老師擔心踢球影響智育,影響教學質量的考核;有的家長擔心踢球影響學習成績,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練的嚴厲、體能訓練的苦累,也差點嚇退了孩子們。在校長的支持指導下,教練轉變了訓練方式,孩子們也認識到堅持的意義。小小的足球,大大的能量。綠茵場上的拼搏,增強了孩子們戰勝困難的意志和團隊協作精神,讓孩子們釋放天性,把課堂延向更廣闊的天地。孩子們文化課成績都達到了優良,德、智、體全面發展,使家長和文化課老師也轉變了態度。這是「雙減」的初衷,也是《放飛的天空》的成果。

「少年強則國強」。是少年就該奔放,是少年就不該成天在題海中掙扎。一個少年,不能整天關在課堂里,每天至少應有一個小時在陽光之下。「放飛的天空,有無限的遐想,呼吸太想呼吸的氧,是少年就該奔放!」主題曲唱出了這一代孩子的心聲,也讓全劇的主題得到升華。

「在學科教育之外,我們還應該有別的教育。」這是導演徐俊希望帶給觀眾們思考的東西。體育課程中有體能訓練,更有精神磨練、挫折教育,這些都是孩子們成長所需要的,也是教育者需要帶給孩子的。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又出了一個成功的作品。孩子們在劇中看到了自己成長的影子,而家長則從中受到啟示。

《放飛的天空》是一部少見的兒童音樂劇。在表導演的呈現上,有適當誇張、風格化的輕喜劇成分,包括音樂也是如此。徐俊擅長製作、導演音樂劇。他的原創音樂劇《趙氏孤兒》和《猶太人在上海》等都很成功。《放飛的天空》劇中設置了九首歌曲,在充分發揮音樂敘事、抒情功能的同時,融入了現代舞蹈、話劇表演、肢體造型等各種藝術形式,採用最符合當代觀眾審美需求的唱法、現代舞詞彙和先進的舞台技術,呈現人物的性格化、造型感和雕塑感。歡快的曲風,使用管弦樂搭配流行電聲,在不失時代性的前提下保留一些傳統音響,使全劇的旋律明快輕鬆。劇中還有中文歌、英文歌、押字歌、Rap等,也有貫口語言藝術,一小時的表演豐富多彩。舞台空間處理和轉台運用靈動自如,最後「雨中球賽」是戲的高潮部分,採用投影突破燈光局限,突出流動影像,強調光與影對比,實現如電影畫面的衝擊感。劇中三組家庭的兩次同台展示,不但生動地呈現了「雙減」政策出台的社會背景的廣度和厚度,也加快了戲劇節奏,這個戲是成功的。(戴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