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你該著急著急了

雷科技 發佈 2024-05-02T19:31:39.559816+00:00

2022年,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最高的車企,2023年,吉利銀河誕生,分出L混動與E純電兩條產品線,定位中高端,全力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發。現在,壓力給到了長安汽車。

2022年,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最高的車企,2023年,吉利銀河誕生,分出L混動與E純電兩條產品線,定位中高端,全力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發。現在,壓力給到了長安汽車。


在自主品牌中,長安汽車、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位列前三,2022年長安自主品牌汽車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比亞迪,奪得自主品牌銷冠。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22年長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卻僅有27.12萬輛,別說跟比亞迪相比了,連吉利都比不過。


似乎,自主品牌銷量龍頭大哥長安汽車,面對新能源時代,出現了一些問題。處於在這種狀態的長安汽車,還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嗎?


長安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在2022年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宣布,目標是2025年實現400萬輛年總銷量,其中自主品牌銷量3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105萬輛。


不得不說,長安汽車給自己的目標定的特別高,幾乎等同於2022年到2025年4年時間,實現銷量翻倍。哪怕是聲勢如此浩大的造車新勢力領頭羊蔚小理,2022年銷量增幅都不大,長安汽車本身銷量基數就大,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長安汽車的第一項舉措是加大投資。朱華榮表示,將在2025年之前,投入800億元,重點布局新能汽車,加速車企轉型。從零開始的小米汽車,五年計劃投入不過五百億,由此可見長安汽車為了技術研發不惜成本。


圖源:長安汽車


近些年為了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安汽車推出了一些子品牌和車型,例如阿維塔、深藍,以及品牌化運行的UNI等。這些品牌定位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甚至拉上了名頭極為響亮的華為、寧德時代作為合作夥伴,但依然未能把品牌打響。


長安汽車旗下的新能源車型數量不少,銷量卻不盡如人意,參考比亞迪、吉利、蔚小理等競爭對手,車型關鍵不在多而在於產品質量能否滿足對應人群的需求,以及企業的宣傳造勢,能否打動消費者。有時車型太多,反而可能會導致產品互為競爭對手,影響消費者判斷與購買,更不用說長安旗下還存在大量油改電車型。


相比之下,吉利就聰明的多了,2023年之前產品線也有些混亂,但有主打性價比的幾何汽車,不但價格適中,配置稍高的車型還會運行鴻蒙車機系統,為其吸引了大量消費者。2023年,僅幾何汽車就為吉利新能源汽車貢獻了大約15萬輛銷量。


今年吉利打算向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進發,立刻就籌劃了新品牌銀河。其實長安旗下也有對標銀河的新品牌深藍,而且在業內存在不小的名氣,但長安汽車存在的問題,限制了深藍的發展速度。


長安對深藍寄予厚望,卻未能提供該有的幫助


深藍是長安旗下首個自主純電品牌,目標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長安對其寄予厚望,但該品牌的發展卻不快,去年8月深藍首款車型SL03開啟交付到今年1月底,半年時間累計交付量僅3萬餘輛。


與造車新勢力的首年相比,這個速度倒也不算太慢,但放到今天已經有些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速度了。長安深藍的問題在於車型太少,目前僅有一款SL03中型轎車可選,該車最驚喜的一點是推出了氫動力版,但大約70萬元的價格,以及國內加氫站的建設意味著這款車很難賣得出去。


圖源:長安深藍


電動汽車目前主要分為純電動和混動(包含增程式),深藍SL03直接分成了增程式、純電動、氫動力三個版本,類似比亞迪DM和EV的劃分。名聲已經打響的比亞迪王朝系列,DM和EV分類深入人心,使用這種方案沒問題。


現在電動汽車市場成熟,車企也應該使用區分更為明顯的命名規則,例如比亞迪的海洋網就把混動車型以戰艦命名,純電車型以海洋生態動物命名。吉利的銀河汽車,則分別以L和E為混動和純電動汽車命名,而且兩個系列的定位、發展方向、價位都不同。


吉利的想法沒有錯,以國內的出行情況,短期內混動汽車的應用範圍更廣,無論是跑長途,還是寒冷的北方冬季,都不用擔心電池電量不夠用,更不用擔心找不到空閒的充電樁。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崛起,就是為了摒棄化石燃料的使用,未來電池技術升級、充電站建設完善,純電肯定是更環保的方案。因而吉利銀河純電車覆蓋A~D級車,混動只有A0~B。


長安深藍的問題就出在,產品定位與分類不明確,車型實在太少了。吉利銀河首款車型下個季度就要交付,近幾年的7款車型均已確定,也許還會臨時加入其他車型。


圖源:長安深藍


往深層次來說,也許是長安缺乏推進轉型的魄力,雖然在研發純電平台,但並不能全力去研發車機系統、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設計產品。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後,老牌車企中比亞迪轉型最快,2020年底宣布放棄燃油車。


吉利雖然沒有那麼激進,但也下了大本錢研發新能源汽車相關軟硬體,甚至收購了魅族79%的股份,聯合研發FlymeAuto。反而是長安汽車聲音很小,在自動駕駛、車機雖然有所建樹,也曝出了一些消息,但總讓人感覺不夠勁爆。


長安汽車裹足不前可以理解,畢竟現階段燃油車的銷量依然遠超新能源汽車,大眾、豐田等企業同樣不願意快速轉型。豐田章男曾直言,根本沒有到全面轉向燃油車的時間,貿然轉型會致使日本超過500萬人失業。


情況可以理解,但車企也要考慮清楚,時間不會等待他們,一旦錯過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高峰期,份額被及時轉型的老牌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瓜分,他們再想入場就難了。


國內新能源汽車份額飛速上漲,2022年占比已接近25%,接下來幾年,仍會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時期,新能源汽車的份額會快速與燃油車持平。長安在燃油車時代的領先,未必能在新能源時代保持,想要不被時代落下,長安汽車就必須按照時代的需求進行改變。


長安汽車,改變已迫在眉睫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份額已達49.9%,其中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份額大約80%。這組數據透露出一個明確的消息,合資車稱王稱霸的時代結束了,自主品牌已然崛起,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除了特斯拉沒有對手。


從長安汽車自己的銷量數據也能看明白,2022年長安汽車的目標銷量是24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目標銷量185.7萬輛。結果卻是,總銷量目標並未實現,還有十幾萬輛的差距,但自主品牌完成了目標,問題出在哪不用多說了。

外資合資品牌走下坡路是事實,國內自己的合資品牌也有一些問題,比如長安與蔚來合資的長安蔚來,與華為、寧德時代合資的阿維塔,定位過於高端,產品價格也較為昂貴,難以走量。


圖源:阿維塔


長安需要做的就是適當放棄一些對合資品牌的投入,增加自主品牌的投入。在品牌的經營方面,長安則需要考慮清楚產品的定位與價格,分別推出對應的子品牌。按照乘聯會的數據,國內銷量最高的價位段是10萬元~20萬元,低價車的利潤空間小,但可以走量,高價車利潤空間大,但大多數人買不起。


因此,比亞迪、吉利等都將視線放到了15萬元~30萬元的中高端市場。在該市場,長安汽車已有深藍,低端市場可以持續跟進,慢慢鋪設,深藍則需要增加投入,用心經營。


燃油車時代,國內車企普遍落後,當初的比亞迪甚至只配賣10萬元以內的車型。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國內車企迅速崛起,研發投入一向較高的比亞迪、長安汽車、吉利汽車三大巨頭也等到了機會,比亞迪率先轉型,已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


其次,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後,產品的銷售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不少車企從經銷改為直銷,價格更加公開透明。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渠道升級,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更不用說純電車鋪開後的充電站建設,以及電池後續升級維護成本等等。

長安汽車需要更多資金注入,也需要電動汽車技術、生態更新換代的魄力,甚至可能需要以犧牲一兩年油車的銷量為代價。


曾經自主品牌的頭部車企長城,在新能源時代出現了掉隊趨勢,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甚至不如理想汽車和哪吒汽車。長城的情況告訴我們,燃油車時代的領先,未必能在新能源時代保持。長安汽車雖然稍微落後吉利,但都在30萬輛左右,只要及時轉型,或許能夠在新能源時代走向更輝煌的高峰。


封面圖源:長安深藍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繫linxiuliu@leikeji.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