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山丨哲學還會有什麼新問題?

思想與社會 發佈 2024-05-04T09:56:40.252714+00:00

「哲學」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它所討論的問題,似乎也是從古到今一直都在那裡糾纏不清。事實上,哲學史上縱有多次的變革和革命,但「本體論」和「知識論」的哲學基本問題,仍是眾人最為關心的傳統問題,這大概和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本性有關。

「哲學」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它所討論的問題,似乎也是從古到今一直都在那裡糾纏不清。事實上,哲學史上縱有多次的變革和革命,但「本體論」和「知識論」的哲學基本問題,仍是眾人最為關心的傳統問題,這大概和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本性有關。這些問題,不會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不像「原子」、「中子」或者「電」、「光」那樣比較具體。它似乎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哲學家們把它(們)叫做「本體」或「思想體(noumena)」,好像只是存在於「思想」里。

這種「思想體」如果真的像表面上那樣虛無縹緲,那麼它就不會有多少生命力;無奈這種「本體論」的問題,卻無時不跟隨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是我們生活的「基礎」,是人人都「能夠(有能力)」碰到的問題。「能思者」必定要與「思想體」的問題「相碰」。

「(能)思(想)者」必會問「何所思?」你「在」思(想)些「什麼」?「什麼」是「思想」的「對象」。不過這些「對象」又不像桌、椅、板凳那樣看得見、摸得著,「對象」就「在」你的「思想」里。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古代希臘先哲們所討論的「這是什麼」里的「什麼」,本也不是一般的經驗對象,不過有時候他們分不太清楚,或者時間久遠,後人遺忘了他們的本意,譬如「水」、「氣」、「火」這類的,到底應從什麼角度來理解,於是有「功能說」、「形態說」等等來使它們稍稍離具體的物體遠一點,而離這裡說的「本體—思想體」近一點。事實上,「(這)是什麼」的問題模式,表面上跟一般經驗知識的問題的模式是一樣的,但實質卻是哲學知識的形式,要比一般的具體物體更進一層,所以古代哲學發展到亞里士多德,就有「形上學」之說。這個名字,雖不是亞里士多德自己用的,但後人以此來命名他的第一哲學,是比較確切的,因為他的問題已經明確了不僅僅是一般「自然(物理)」的範圍,而要更為根本,更為原始,更為基礎,「形上學」是「元」、「原」、「超越」「自然(物理)學」,亞里士多德要探討「諸存在」之「存在」問題。後來又成為「本體論—存在論(ontology)」。而這個思想我們還可以追溯到巴門尼德。

自從哲學明確確定了這個本體論的問題後,好像就不容易從這個問題的籠罩中擺脫出來;然而這個問題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就暴露出許多困惑的問題來。這些問題的根子,在於古代希臘哲學思想模式本身,都是從「自然(物理)哲學」演化出來的。他們覺得,哲學裡的「什麼」,也應該像自然對象那樣「是些什麼」。這個思路的偉大優點在於它使我們的哲學也得以躋身於「科學」之林,受到科學的支持和保護,哲學也為科學提供基礎性的服務,使之相得益彰;缺點在於它容易使哲學思考局限於一般的經驗範圍,而使它的「超越」出來的部分,只是一些「形式」的東西。那個「諸存在」的「存在」,成了「抽象的」「共同屬性」,「存在」成了「非(不)存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