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駕照有多難考?如果補考還不過,就要坐牢!

話雖如此不多講 發佈 2024-05-07T21:21:51.722403+00:00

相信諸位網友對一項技能考試,一定是非常熟悉,而且被深深的折磨過,那就是駕考。為了拿到駕照,可謂殫精竭慮,考前更是緊張萬分,好多人連考好多次都沒有考過,可謂是受盡了折磨。但是,你知道嗎?


相信諸位網友對一項技能考試,一定是非常熟悉,而且被深深的折磨過,那就是駕考。為了拿到駕照,可謂殫精竭慮,考前更是緊張萬分,好多人連考好多次都沒有考過,可謂是受盡了折磨。

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想要駕駛馬車,也是需要考駕照的,而且駕考的過程非常嚴格,如果你第一次考試沒過,後面再連續補考四次還沒過,就要面臨坐牢的風險。

在古代的文人要求裡面,所謂周禮,推崇君子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御」值得就是駕駛馬車,將這一技藝放到文人必須懂得六藝當中,與其他五藝同等地位,可見在古代,這是一項多麼重要的技藝。

那在古代的時候,駕考要考哪幾個科目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科目一:鳴和鸞。

就是指馬車前面掛的鈴鐺,類似於我們現在駕考中的燈光及喇叭的用法。一為在古代的時候,馬車不像現在的汽車,她沒有燈光和喇叭,所有要做出的駕駛動作,都要靠鈴鐺的不同發聲而表達出來,如超車、提醒路人、會車、轉彎、掉頭等等。這在幾個科目當中算是比較簡單的了,但是對於邏輯性不強,考試時又容易緊張的人來說,出錯的概率還是很高的。

科目二:逐水車。

這個指的是駕駛馬車在河邊安全穩定的行駛。在大家看來貌似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首先,河邊是凹凸不平的,石子兒很多,要將車駕駛的又平穩又不至於傾倒,就會對駕駛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其次,那時候的馬車都是木輪子的,沒有橡膠輪胎,河邊行駛就會顯得晦澀而難行,而河沿也不是直的,彎道會比較多。總體來說,這個科目就類似於現在駕考中的科目二S彎,但比S彎要複雜的多。

科目三:過君表。

這個是古代特有的一種考試,指的是遇上君王的座駕時,應該保持如何的距離和如何的禮儀。當然,在古代碰上君王的概率還是不高的,所以大部分時候,其實就是在演練車距,跟後世要求保持車距差不多。

科目四:舞交衢。

這個考的是如何通過十字路口,與現代駕考裡面的路考差不多意思,就是考核在通過十字路口時,如何觀察路面情況,避開行人和對面及兩側過來的馬車。以前沒有紅綠燈,所以,要保證在通過十字路口的安全,更多的就是要靠馬車駕駛人的現場發揮了。同時,這個項目也融合了科目一裡面的鳴和鸞,過路口不僅要一停二看三通過,還要配合著車鈴的使用,

科目五:逐禽左。

這個在幾個科目裡面是最難的,講的直白一點就是說,在行獵或行伍時,是要從車子的左邊發射箭矢的。在古代的時候,打仗往往是用戰車進行(除大規模的騎兵突擊外),在戰車上,每車乘三人,主將居於中間,左側為弓箭手,負責火力輸出;右側為手持兵器的攻擊手,攻擊他國士兵的同時,保護主將的安全;主將則在中間駕駛馬車,並洞察戰場,給出最合適的攻擊策略。

在考駕照的時候,還有一個十分不利的因素,那就是不像我們現在開的汽車只是一部機器,沒有思想,只需要隨心操控就是了。而古代,不僅要考駕駛技術,還要靠對馬的駕馭技術,因為對於牲畜而言,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在裡面的。

而古代的馬車,可不僅僅只有一匹馬,有的還有兩匹、四匹、八匹,甚至十六匹,對駕駛員的操控技術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現在的駕考,相較於古代來說,其實已經簡單的多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