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紅了,不能只因為一首歌

央視網 發佈 2024-05-07T22:18:08.213355+00:00

最近,750多歲的北京鼓樓「火」出圈,慕名前來的年輕人或是和紅牆綠瓦的古樓建築合影,或是等待趙雷歌曲中的107路電車緩緩出現。馬路上拍照的人絡繹不絕,鼓樓,儼然成了年輕人群體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最近,750多歲的北京鼓樓「火」出圈,慕名前來的年輕人或是和紅牆綠瓦的古樓建築合影,或是等待趙雷歌曲中的107路電車緩緩出現。馬路上拍照的人絡繹不絕,鼓樓,儼然成了年輕人群體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但火爆的鼓樓,隨著遊客的增多,也增添出另一種煩惱:由於路口交通繁忙,遊客的過度聚集會給便道上的行人帶來不便,甚至有些人為了找到好的拍攝角度,闖紅燈或者站在輔路上拍照。而不少在附近工作、生活的人也表示很受影響遊客是玩好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卻被無辜干擾。


北京鼓樓已經存續了幾百年,也出現在許多名人的文學篇章中,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受歡迎過。是流行文化與網際網路,將鼓樓推向了大眾眼前。


北京鼓樓「火」出圈,或許可以視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隨著這一波網紅效應過去,也就會逐漸恢復往日的平靜。就像當年北京東直門地鐵口的網紅樹,背景牆顏色一換,熱度馬上就煙消雲散了。


其實鼓樓的「火」是一件好事,它進一步打響了北京這一歷史文化地標的知名度,理論上也會帶動北京的旅遊增收。如果年輕人前來遊覽拍照時,能夠遵守交通規則,保持文明觀賞習慣,打卡鼓樓不會製造額外的困擾。



有人說,年輕人在紅牆綠瓦或路牌下「咔咔」一頓拍,有什麼意義呢?坦白講,這是一種苛責,或者說誤解。旅遊未必一定要有實質的「意義」,有時候「我來過」「我拍過」「我曬過」就是年輕人的意義。


年輕人拍照為什麼講究「出片」?就是因為「出片」是一種彰顯,一種表達,一種社交,可以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悠閒和品位,哪怕是純粹的經濟實力,但他們沒有錯。這是文化消費主義浪潮下的正常現象。


所以對年輕人到鼓樓只是「拍照發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苛責」,理解年輕人有追求自我甚至「庸俗」的權利。林語堂曾提出過「平民化的消閒浪漫崇尚」的旅遊觀念,意思是大眾旅遊能夠悅己就好,無關乎金錢也無關乎身份,重要的只是自己的感受。



旅遊即悅己,拍個照出個片走人,這完全沒毛病。但是,不苛責年輕人只為拍照出片,不等於旅遊觀光就只能停留在這個層次。從一個更高的觀賞旨趣講,僅僅是走馬觀花,拍照發圈,這樣的遊覽又是否完整呢?


觀光的形式固然沒有高下之分,但如果僅僅是停留於表面,旅遊體驗大概就只能止步於眼前的風景與淺層的心理滿足,而缺少心靈的共鳴與思考。


古蹟景點吸引遊客的地方便是其獨有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個中的每一件擺設、每一塊磚瓦或許都值得細細品嘗。如果將走馬觀花的遊覽,上升為與景觀和歷史「對話」,去了解景區的特色,觸摸歷史的質感,甚至能夠與景區「精神上相往來」,遊覽的過程就必將產生更加豐富的意涵。


稍作了解便可知,鼓樓絕不只是一個網紅景點,它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曾經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報時中心,這裡承載了人們太多的記憶與感情。借鼓樓了解古都,了解古代的時間管理制度,相比於拍照發圈,這是一種更有價值、更為豐沃的人生收穫。


有一段時間,全國一些古蹟景點出現了過於網紅化的傾向。比如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除了是百年古建築,還是紅色文化教育之地。一些網友藉助那裡的紅牆拍照打卡,討論「如何拍出故宮風格的照片」,甚至有人衣著暴露跳舞,讓該古蹟的身份異化。


無可否認,適當的聯想是合理的。人們將古蹟與其他美好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抒發自己的讚美之情這無可厚非。根據景觀理論,若古蹟有意識地「包裝」成另一事物,依據此建構出的景觀就會變為一種幻象,此時的景觀中呈現的已不再是原來的古蹟了。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遺憾。


有人總結旅遊的三重境界是「見風景、見眾生、見自己」。三重境界由低到高,層層遞進。境界最高的「見自己」,就是在旅遊過程中,與景點產生深度互動,觀照時間,觀照歷史,關照人生。


在拍照之外,年輕人也不妨邁開步子,多走幾步,多看幾眼,多想幾次,該古蹟的由來是什麼?究竟有什麼值得參觀的地方?走過了,看多了,必定又是另一番收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