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狡辯0.35kg等於700g,網友:錯了!統一度量衡還做的不夠到位

旋轉黑夜 發佈 2024-05-08T21:29:00.113859+00:00

自從秦始皇問鼎九州之後,就頒布了統一度量衡的政策,極大的方便了不同地域的物品交易模式。但是直到現如今的超市或者農貿市場,仍然存在千克、克、公斤、斤的各種計算方式,讓人燒腦的同時還要擔心是否被商家缺斤短兩。

自從秦始皇問鼎九州之後,就頒布了統一度量衡的政策,極大的方便了不同地域的物品交易模式。但是直到現如今的超市或者農貿市場,仍然存在千克、克、公斤、斤的各種計算方式,讓人燒腦的同時還要擔心是否被商家缺斤短兩。

近日在湖北武漢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男子在網上買菜,收到後發現其中胡蘿蔔的淨含量與商家標註的600克不一致。

然後就用家裡的電子秤做了一個實測,發現只有0.35kg,也就是350g。於是就發消息質問商家,結果商家表示,他們的秤是公斤稱,0.35kg就是700克,沒有問題。

當然在這裡我們不去評論商家究竟是真的不懂計算方式,還是說其實商家明白但是狡辯想要坑買家,我只是想要針對這類現象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來做一個數學知識普及,把千克,克,公斤,斤的換算關係說明白,當然我們此處計算特指普通生活必需品種類。

舉例說明,小紅買了1斤的胡蘿蔔,媽媽告訴她1斤=500g,爸爸告訴她500g=0.5kg,爺爺告訴她0.5kg=0.5公斤,最後奶奶告訴她0.5公斤=1斤。

也就是說1kg=1000g,1公斤=2斤,而1公斤=1kg。

這樣描述大家應該就清楚了,但是現實中很多人並沒有在腦海中進行各種計算,而是寄望於購買商品時能夠有清晰且符合自己計算思維的表達方式。而目前市面上所用電子秤或者說價格標籤仍然是各式各樣的。

1,下圖的電子秤。我們能看見計算重量和單價都是按每千克來顯示,但是實際我們在交易過程中商家跟消費者都是說一共多少錢,是多少斤。同時也並沒有輸出小票,這樣就讓消費者感覺到懵懵懂懂,不一定能夠看的明白電子秤上顯示的信息。

我們的建議是市面上的稱重儀器應提供不同的計算模式,可以讓商家自由選擇的同時也讓消費者看的明明白白。

2,下圖的超市商品價格標籤。有些人一看就明白,這是3.99元/500g,也就是不到4塊錢一斤的香蕉。但是超市的價格標籤是給所有消費者看的,並不能說所有的消費者都能明白圖中表示的意思。

所以超市或者農貿市場中的價格標籤可以提供多種展現方式,直接了當的標明每千克多少錢,每斤多少錢,每公斤多少錢。

我就在超市被老人家問過標價29.8元的草莓是指29.8元/斤還是這一盒?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季節草莓的價格不應該這麼便宜。如果老人家沒注意,買下之後,又找誰去說呢?

從上面兩個例子來看,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仍然面對著不同的度量衡展現方式,而就是這些不同的計算方式讓我們在購買商品時還需考驗自己的數學水平。

所以我們應該大膽的提出一些建議,繼續身體力行統一的度量衡,讓大家能夠更加清楚的進行消費,不至於因為不同的換算關係或是數字遊戲而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和衝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