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飛鷹:抗戰時陣亡率最高的兵種,竟是富二代、官二代組成

浩然文史 發佈 2024-05-09T04:13:51.253332+00:00

空軍作為高技術兵種,需要知識和學識,在落後的民國,一般人很難能成為飛行員,所以中國最早的空軍多為官二代、富二代出身,代表如張伯苓之子張錫祜、林徽因之弟林恆。


電視劇《遠去的飛鷹》以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高志航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空軍的故事。空軍作為高技術兵種,需要知識和學識,在落後的民國,一般人很難能成為飛行員,所以中國最早的空軍多為官二代、富二代出身,代表如張伯苓之子張錫祜(1937年殉國,終年25歲)、林徽因之弟林恆(1941年殉國,終年25歲)。飛行員多麼「寶貴」,而這些飛行員的校訓卻是讓他們「去死」!在抗戰時期,弱小的中國空軍面對強大的日軍,展現了大無畏的勇氣,因為他們的校訓是「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一、中國空軍的雛形

近代意義上的飛行器出現在中國戰場上,最早可追溯至1885年中法戰爭。法軍在鎮南關曾用飛行氣球偵查馮子材軍動向。1904年日俄戰爭中,日本也頻繁使用飛行氣球觀測敵情。受日本影響,張之洞在1905年購買了日本山田牌氣球用以裝備新軍,至1908年,湖北新軍組建了中國第一支飛行部隊,其作用為偵測、輔助性指揮,不直接參戰。

1913年,攫取民國權力的袁世凱在南苑開辦了中國第一所近代航空學校,預計每年投資27萬兩。但此後袁世凱忙於復辟稱帝,就疏忽了對空軍的注意。袁世凱死後,皖系段祺瑞繼承了袁世凱在北京的遺產,包括袁世凱的空軍。1920年,直系聯合奉系擊敗了掌權的皖系,隨後直奉軍閥對段祺瑞財產進行分割,奉系空軍由此始。張作霖對空軍十分重視,依靠段祺瑞遺留的空軍,他建立了東北空軍培養體系,並選派40餘人赴法、日留學,專學空軍。


至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聯合馮玉祥擊敗直系,直系的遺產被奉系和馮氏瓜分,直系近百架飛機成了奉系財產。奉系組建了飛鵬、飛虎、飛鷹、飛豹、飛龍五大航空隊,奉系擁有了當時中國最大的空軍勢力。

至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奉系空軍改組為東北邊防軍航空司令部,麾下飛機百架,張學良通過南京政府還向歐洲列強進行了大規模的飛行器採購。至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和張學良奉行不抵抗政策,這百架飛機連同從捷克購買的未組裝的40餘架飛機並8輛坦克,以及飛機場、配套工廠和設備等,都完好無損地被日本奪取。中國幾十年的積累,盡落於倭人之手。


二、民國空軍的發展

國民黨空軍草創於1924年,由蘇聯提供飛機。1926年,國民黨在廣州建立空軍編制,設有空軍司令一職,有「蒂海威侖」式飛機13架,「容客」水上飛機1架。1927年5月,蔣介石在南京任命黃秉衡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處長。寧漢合流後,航空處升級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處,負責空軍軍事、訓練、總務諸事項。處長是少將軍銜。

1928年2月,南京設立航空司令部,由張靜愚為司令,轄2個航空隊,並參加二次北伐。同時南京政府草創了中國空軍最高學府——中央航空學校,首批學員74人。12月,東北易幟,南京名義上統一了全國。此後蔣介石擴大空軍規模,並將校址轉到杭州筧橋,自此杭州成了中國空軍主基地。筧橋入學者,作為空軍飛行員進行培養,要求高學歷,入學者多來自北大、清華,或海歸,或望族,這些人不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社會精英、天之驕子。但山河破碎,倭寇入侵,當他們踏入空軍航校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放棄了榮華,擁抱了犧牲。其校歌唱到「努力,努力!莫偷閒苟安,民族興亡責任待吾肩,須具有犧牲精神,憑展雙翼一衝天」;其校訓更是讓人「去死」,「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三、抗戰初期的空軍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作為在蔣介石統治核心地區的第一次大規模會戰,蔣介石拿出老底,往前線派了最精銳的德械師,水上江陰一線部署了全部的海軍,空中更是拿出了僅有的空軍。從當時的紙面數據來看,刨除被日本奪取的東北飛機,中國全國能飛的飛機只有300架。相比之下,日本飛機事業起步早、發展快、資金充足、技術先進,其海陸軍戰機有3000架;且中國無飛機製造業,壞一架少一架,日本則源源不斷地補充更新。而且日本空軍經驗先進,中國空軍幾無實戰。即便如此,當侵略者踏上祖國的領土領空領海後,中國空軍還是毅然出擊了。


8月14日,中國空軍24隊中隊長劉粹剛率9架美國「霍克3」式飛機自揚州起飛,任務是轟炸日本長江艦隊。但由於南京行政院高級秘書黃浚叛變,出賣中國作戰計劃,日本艦隊沿江陰一線從容撤退。僅在上海川沙縣水域發現了日本船隻,中國空軍進攻,擊沉了日本船隻一艘,並轟炸了上海的日本碼頭據點。

同日,日本空軍進行報復。此刻東南局部地區正有颱風,日本飛機不敢大規模參戰。新田慎一少佐率領多架「九六」式飛機由台灣起飛,目標是轟炸杭州機場。在筧橋上空,中日空軍爆發大戰,中國空軍由大隊長高志航率領,予日軍痛擊。這也是中國空軍史上首次對外空戰,史稱「八·一四空戰」。此戰歷時半小時,挫敗了日軍空襲機場的計劃,初出茅廬的中國空軍對戰日本飛機6架,空戰中中國無傷亡,但地面飛機被炸毀一架,陣亡兩名飛行兵;另一架飛機因油料耗盡墜毀,飛行員不治身亡。


15日,日本派30餘架飛機再攻杭州,高志航再次出擊,史稱「八·一五空戰」,其中中隊長樂以琴(富商家庭出身,齊魯大學畢業,九一八事變後參軍)以一機之力擊落日軍機4架,由此他成了中國王牌飛行員,日本飛行員的眼中釘。此戰中國共擊落日軍機10餘架。但隨著颱風消散,日本開始集結空軍,並出動航母,準備消滅中國空軍。隨著敵我空軍數量的拉大,雖然局部空戰中,中國空軍血性十足,都取得了驕傲的戰績,但總體上長三角空域制空權已經喪失。

8月19日,沈崇海(高級官二代,民國最高法院法官沈家彝之子,清華畢業)駕駛轟炸機負責轟炸長江日艦,以低空投彈方式擊沉日本巡洋艦一艘,但其飛機尾部中彈,無法返航。沈崇海放棄棄機逃生的機會,毅然用飛機撞向另一艘日艦。

11月的南京保衛戰,樂以琴一個月內擊落8架日機。同月,高志航在河南周家口機場待機,21日機場遭到日機空襲,高志航殉國。而至12日3日,南京空軍僅剩樂以琴、董明德兩人,當日日機再次侵犯,二人果斷升空,迎戰十數架敵機,最終不敵,樂以琴跳傘重傷去世,年僅23歲。


四、最大的空戰

南京淪陷後,中國空軍中的歐美飛機殆盡,接下來的飛機多來自蘇聯。1938年2月,日本海軍航空隊26架飛機空襲武漢,在漢口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李桂丹率領下駕駛「伊爾」飛機迎戰。此戰擊斃日本空軍指揮官金子隆司大尉並擊落12架日機,中國損失5架,李桂丹等5人殉國。

4月29日,45架日機再襲武漢,中國空軍擊落21架,50餘名機組日軍斃命。該次空戰為抗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該次大戰中,陳懷民的飛機被5架日機包圍,陳懷民被飛機機槍打中胸部,在這種情況下,他強忍劇痛用己機撞向日機,和日機同歸於盡。


文史君說

武漢空戰後,中日空軍的廝殺仍在進行。1937年至1945年,中國空軍擊落日機超過1200架,自身也付出了1000餘架的損失,犧牲官兵達4000餘人,這些人中飛行員多為富二代、官二代出身的世家子,在飛蛾撲火的精神下,中國空軍展現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這些人殉國大多年不滿24歲,自航空學校畢業後他們的生命多不滿6個月。

參考文獻

姜長英:《中國航空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