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與霍去病,到底誰更強?

李尋講酒 發佈 2024-05-09T05:09:50.659995+00:00

衛青與霍去病,這對漢代軍事雙傑,到底誰更強?爭議一直都有,普遍認為衛青打仗年頭比霍去病久,但論戰功卻不及霍去病。

衛青與霍去病,這對漢代軍事雙傑,到底誰更強?爭議一直都有,普遍認為衛青打仗年頭比霍去病久,但論戰功卻不及霍去病。這種比較很直觀,但未必客觀。

簡略梳理一下衛青和霍去病的戰功。先來看衛青。

1、公元前129年,衛青被封為車騎將軍的第二年,初戰匈奴即獲勝,雖斬獲不多,但戰略意義重大,直搗龍城,打破了匈奴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漢王朝的信心。

2、公元前128年,匈奴進攻遼西郡,圍困漁陽,衛青帶兵出雁門,李息帶兵出代郡進行反擊,殲敵數千人。

3、公元前127年,衛青帶兵奪取河套地區,俘虜數千人,牛羊數百萬。此戰是漢軍對匈奴最重要的一戰,漢軍從此控制了河套地區,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衛青因功封長平侯。

3、公元前124年,在鞏固了對河套地區的統治之後,衛青帶兵出塞擊匈奴,匈奴右賢王輕視漢軍,以為漢軍不可能進行長途奔襲,竟然喝醉了酒,後聞漢軍至,率幾百騎逃走。此戰歷史上稱之為高闕之戰,消滅了右賢王主力,俘敵一萬五千多人,漢武帝派使者至衛青軍營,拜衛青為大將軍。

4、公元前123年,衛青兩次帶兵出定襄、越陰山出擊匈奴,共殲敵一萬九千多人。此戰霍去病隨衛青出征。

5、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兵馬出兵漠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戰。此戰戰果輝煌,匈奴遠遁漠北,漢匈雙方維持了十八年的和平,直到公元前100年,雙方戰端再起,而此時,霍去病已英年早逝,衛青也在寂寥中病死。

再來看霍去病。

1、公元前123年,霍去病以驃姚校尉的身份隨衛青出定襄打匈奴,率八百輕騎追擊匈奴數百里,殺敵二千餘人,並且自己損失很小,漢武帝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2、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去病與匈奴進行了第一次河西之戰。霍去病以驃騎將軍身份,率一萬人馬從隴西出擊匈奴,轉戰六天,越過焉支山一千餘里,與敵人短兵相接,殺死了折蘭王和盧胡王,抓獲了渾邪王的兒子及匈奴相國、都尉,殲敵八千餘人,繳獲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漢武帝由此加封霍去病,這是漢軍戰史上第一次長途快速奔襲之戰,當時騎兵速度一天也就是百里左右,在六天的時間裡行軍千里,意味著每天要走近二百里,屬強行軍。

3、公元前121年夏天,霍去病與匈奴進行了第二次河西之戰。此次出征,霍去病越過居延海,到達了祁連山(今新疆天山東部),行軍距離約2000公里,又立軍功,殺敵三萬餘人,俘獲多名匈奴小王等,霍去病再次增封。

4、公元前121年秋天,霍去病接應投降漢朝的匈奴渾邪王,率兵追殺了逃跑的匈奴兵八千餘人。此次霍去病接納受降匈奴人幾萬人,號稱十萬。自此以後,漢王朝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一帶,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5、公元前119年,漢匈之間進行了漠北大決戰,霍去病與衛青各率五萬人馬出征,霍去病率兵狂飆突擊,一直打到了貝加爾湖,行程約2000公里,殺敵七萬多人,並且在狼居胥山(今蒙古杭愛山脈)舉行了祭天儀式。

咸陽茂陵衛青墓。衛青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興平境內茂陵東北1公里處,狀如陰山,象徵著衛青在這一帶取得的戰功。

人們認為衛青不如霍去病,有以下幾個理由:

1、衛青出擊匈奴,殲敵六萬左右,霍去病出擊匈奴,殲敵十一萬左右,衛青當然不如霍去病。

2、漠北之戰中,衛、霍二人雖然所帶兵馬相等,但漢武帝卻讓霍去病先挑選兵馬,霍去病所帶領的是一支最精銳之師,而衛青所帶領的隊伍是霍去病挑剩下的。漢武帝還把殲滅匈奴主力的機會給了霍去病,先是得知情報,說匈奴主力在定襄方向,命令霍去病自定襄出兵,衛青自代郡出兵,後來又得到另一個情報,說匈奴主力在代郡方向,於是改令霍去病出兵代郡,衛青出兵定襄。誰知衛青在陰差陽錯之中,竟遇到了匈奴單于的主力,在這場遭遇戰,匈奴以逸待勞,漢軍人困馬乏,衛青殲敵一萬九千多人,趕跑了單于,但自己的損失也比較大。相比而言,霍去病所率兵馬沒有遇到匈奴主力,但他狂飆突擊,一直打到現在的貝加爾湖,共殲敵七萬多人。這說明在打擊匈奴上,漢武帝更加倚重霍去病。

事實真是這樣嗎?

衛青和霍去病,到底誰更被倚重?實際上,這是一個不同戰術的配合問題,而不是誰更被倚重的問題。

講清楚這個問題,必須說明白漢軍與匈奴作戰其前後戰術的變化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衛青和霍去病的角色定位。漢軍與匈奴作戰,剛開始不太順利的原因,並不是匈奴強大,而是漢軍不能適應匈奴一打就跑的戰術特點,匈奴利用自己的騎兵機動性強的特點,倏忽而來倏忽而去,往往令漢軍有勁使不上。後來漢軍根據這種情況,做出了調整,專門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部隊,以匈奴人的戰術來對付匈奴人,取得了顯著戰果。在這過程當中,衛青和霍去病的分工是不一樣的,衛青是重裝複合軍團和整個前敵軍隊的總指揮,所率領的軍隊包括步兵、騎兵等各個兵種,講究整體推進、協調作戰,這種作戰方法的好處是穩紮穩打,能讓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其次能牽制敵人。不足在於推進速度不快,機動性不強。霍去病在漢軍中是騎兵統帥,他所率領的騎兵速度快,機動性強,對匈奴人有極強的針對性,可以主動尋找敵人進行決戰,同時這種作戰方法是無後方作戰,給養必須得靠自己在戰鬥中劫掠補充,有一定的冒險性。

具體到漠北之戰中,漢武帝讓霍去病先挑選兵馬,並不是倚重他而看輕衛青,實際是讓他組建一支攻擊力強大的騎兵部隊並擔任這個新型兵種統帥,這和現代戰爭中,為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針對性地組建一支特種兵部隊的原理是一樣的。而衛青依舊當他的重裝複合軍團統帥,和霍去病互相配合作戰。

在具體的戰鬥過程當中,衛青和霍去病都最大地發揮了自己的戰術優勢。衛青在一場遭遇戰中、自己處於不利地位的情況之下,靠漢軍的整體優勢和自己的綜合戰術素養,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而且還極大地牽制了匈奴人,為霍去病的狂飆突擊創造了條件,正是在衛青的配合之下,霍去病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漢武帝是不是安排讓霍去病去打匈奴主力,而最終匈奴主力卻讓衛青給碰上了呢?也不是。首先從戰果上來看,霍去病殲敵七萬人,如果他打的不是匈奴的主力,是不可能有這個收穫的;其次,匈奴人的整個政治軍事體制和漢人並不一樣,漢人是一個垂直管理體系,皇帝管理大臣,大臣管理百姓,而匈奴由各部落聯盟形成,單于有自己的軍隊,他所管理的其他部落,也有自己的軍隊,因此,衛青遇上的是單于的主力,霍去病遇上的是其他部落的主力。從這個角度來講,漢武帝也沒有更倚重誰,而是衛青和霍去病各有各的任務。

漠北之戰結束後,霍去病得到了重賞,後來,漢武帝增設大司馬這個官職,衛青、霍去病同為大司馬,霍去病與衛青平起平坐。這是不是說明漢武帝更加欣賞霍去病而輕視衛青呢?當然,漢武帝極為欣賞霍去病,這是肯定無疑的,但他之所以要重賞霍去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衛青打的是漢軍的習慣戰,而霍去病率領一個新型兵種,打的是創造性的戰爭,漢武帝看重、獎勵的是新兵種與新戰術,並不意味著輕視衛青和傳統戰術,事實上,衛青在漢代軍人中已經得到了最高的榮譽。

咸陽茂陵霍去病墓前的「馬踏匈奴」石刻

從戰果上來看,衛青殲敵人數確實不如霍去病,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別,正如前文所敘,是由於衛青和霍去病各自分工不同導致的。同樣,霍去病的繳獲沒有衛青多,也是出於分工的不同,霍去病的騎兵,講究的是輕便快捷,不能帶輜重,所以繳獲較少。

衛、霍兩人分工不同,但又互為補充,衛青的重裝軍團推進,可以為霍去病牽制敵人,提供保障,讓他無後顧之憂;霍去病的騎兵突擊,有效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又能為衛青減輕壓力。衛青和霍去病都沒有打過敗仗,在各自所擅長的戰術方面,都展現了極高的素養。

漢武帝時期,漢軍與匈奴進行了三次決戰:河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其中,衛青打了河套之戰和漠北之戰,霍去病打了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都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總之,衛青與霍去病,一為全軍統帥和複合兵團統帥,一為騎兵統帥,他們之間有為帥與為將之別,各有任務,且都完成得極為出色,不能簡單地加以比較,或者說,比較本身就沒有什麼意義,而一直以來關於他們誰更強的爭論,實際上是對基本軍事常識不了解而導致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