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3歲老人一天跑兩趟!69歲小店賣假領頭、熱水瓶膽……

光明網 發佈 2024-05-09T07:02:29.637778+00:00

66歲的店主張樂華決定擴大經營,增加了天堂傘、熱水瓶膽這些群眾「呼聲」很高的日用品,一個人堅守小店。家住附近的93歲老教授一天來兩趟,前九百集團董事長也時常來逛,69歲小店去留仍舊牽動滬上老人的心。

記者曾報導過石門二路上的北京百貨店主「招室友」,一起為老人開店,引發很多滬上阿姨爺叔的關注。

近日,這家小店有了新變化!66歲的店主張樂華決定擴大經營,增加了天堂傘、熱水瓶膽這些群眾「呼聲」很高的日用品,一個人堅守小店。家住附近的93歲老教授一天來兩趟,前九百集團董事長也時常來逛,69歲小店去留仍舊牽動滬上老人的心。

2月15日的北京百貨店面場景,當時貨品還沒擺好

北京百貨上新!

都是「應邀上架」

當記者2月20日來到石門二路上的北京百貨商店,看到原本廢棄的櫃檯已經被重新整理,老一輩鍾愛的「大牌」護膚品美加淨珍珠霜、老字號蜂花護髮素、白玉牙膏、上海藥皂、頭油……已經整齊地擺好。

增加天堂傘、棉毛衫棉毛褲、熱水瓶……

這些新上架的商品,都是曾經阿姨爺叔在外面買不到,特地跑到他這兒來問的東西。

現在買熱水瓶、熱水瓶膽的人已經很少了,盈利也不多,很多商店都不願意進貨了。

上次有位70多歲的老人,從莘莊跑過來問我這裡賣不賣熱水瓶膽,我說沒有,她很失落,這次趁著擴張的機會,我就進了一批熱水瓶和熱水瓶膽,不賺錢也無所謂。

熱水瓶膽 20元/只

還有不同種類的熱水瓶

熱水瓶塞和熱水瓶膽去垢劑

4元/只

10元/3包

天堂傘

棉毛衫、棉毛褲、老年人的內褲

棉毛衫、棉毛褲均為40元/件

圍兜袖套

當然,原來的「鎮店之寶」還在

——痰盂、湯婆子、假領子

「針線這些一塊錢的東西,除了這裡上海都很難找到了,不過這些老百姓都很需要,老百姓需要,我的店就關不掉。」張樂華說,他的老伴決定把他們的退休工資拿出來,今年要結婚的兒子也決定婚禮從簡把省下來的錢拿出來,都用來支持「小店事業」。

93歲退休教授的心情

經歷了過山車

小店的門面調整,讓不少周邊居民誤以為要停業,心情都「有點糟糕」。

93歲的沈筱同奶奶是中醫藥大學的退休教授,家住在北京百貨附近,是這裡的老熟客。

記者在店裡碰上沈筱同時,她正低頭仔細看櫃檯里的物件,很多東西從小店剛開時就在,照理說買了幾十年,對小店的商品應該很熟悉了,她卻看了很久,當問及原因,沈筱同說,今天下午是特地再來看看這個小店。

曾經這個地方這麼出名,為什麼今天會變成這樣。

沈筱同犯愁地向記者感嘆。

上午沈筱同在小店買了兩樣生活用品之後,回到家總覺得不是滋味,心裡很難過,於是下午專程又來看看,沈筱同是步行來的,從她家到小店單程20分鐘,這對已經93歲高齡的老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短距離。

為什麼這麼捨不得?

原來,沈筱同二十多歲時,小店剛開,她就習慣於家裡缺了什麼就來買,有什麼要修修補補的,也到這裡來。

「最早的時候,這裡不是這樣的。」沈筱同記憶里的北京百貨,門店前面有兩排櫃檯,一邊是賣百貨商品,一邊是賣棉毛衫棉毛褲,裡面則是能幫附近居民修修補補的裁縫鋪。

北京百貨商店舊照/資料圖

「多少年了,要修棉毛衫、被單都是到這兒來,前年裁縫鋪搬走了,當時我心裡就覺得很失落。今早路過,看到這店面空了一半,心裡這裡大概又要搬了。」

在沈筱同心裡,這家小店就像是「老年人的寶庫」,想要個什麼東西,都習慣到這裡來買,「總歸買得到的」。

當從店主張樂華口中得知,門面目前是在調整,並不會停業也不會搬走,沈筱同表現出異常的激動——太好了太好了!不要搬不要搬!

老人從上午就開始失落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連連跟張樂華握手,還和記者分享起自己的養生經驗。

還去買小店新上架的青花瓷搪瓷杯。

記者上手掂一掂這青花瓷的搪瓷杯,感到比之前見過的分量都重,質感似乎更好一些,張樂華說,搪瓷杯也分質量好差,好的搪瓷杯摸上去手感完全不同。

在沈筱同跟記者講述她對北京百貨有多不舍,一旁聽著的張樂華長久不做聲,沈筱同走後,張樂華告訴記者,他非常感動,這就是為什麼他想要堅持把小店開下去的最大原因。

退休董事長

也穿上了「假領子」

張樂華正打理著小店,又迎來了一個特別的顧客——他的老上司,原九百集團的董事長王健秋。

兩人在1980年代就已經認識,那時候王健秋是石門二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已經開始在北京百貨上班的張樂華就令他印象深刻,「那時候還沒有社區的概念,張樂華人很熱情,給這附近一片的居民幫了不少忙。「

後來,王健秋成了張樂華的領導,他仍很看重張樂華和他的小店。「從企業來講,九百集團有大型企業,有上市公司,有像久光百貨這樣中外合資的企業,有南京路上很多高檔次的商場,但是便民利民、拾遺補缺,符合老百姓需要的店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塊。」

北京百貨商店舊照/資料圖

退休以後的王健秋對這一點體會更深。「年紀越來越大,需求也在變。」王健秋說,前不久來小店,自己也買了4個假領子。

「原來我是一個集團的董事長,有一定的著裝講究,家裡的襯衣不少,現在是一個退休老人,什麼都講究實用,假領子就很實用。」

王健秋說,這個冬天,他就和上海不少老人一樣,穿棉毛衫,套個假領子,外面再穿件毛衣。「不僅是節約,還有保暖的作用。」

假領子40元/件

「很多東西都是我們的祖輩、父輩用的傳統的東西,大家都有感情,也覺得實用,還是很喜歡。」

王健秋說,出於職業習慣,現在還是會逛逛大商場,看看最新的商業上的變化,但很少消費。像北京百貨這類和百姓距離很近,和居民同呼吸的小店鋪,很感興趣,也會買,還會推薦給家人。

「春節的時候我就跟兒子推薦了假領子,不過,他們這代人對老字號的記憶和我們已經有了很大不同。」

到隔壁的雕塑公園散步時,王健秋總喜歡來小店看看,和張樂華聊一聊,這次來看發現和春節前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

他還時不時給張樂華提一些小店經營上的建議,這次他的建議是,希望張樂華能找到接班人,讓便民利民的北京百貨做得更長遠。

大家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繁華鬧市的印象就是高端大商場,但我們這個社會是由各個方面組成,各種需求都有,希望有更多北京百貨這樣的存在,讓社區居民、中老年人的需要能得到滿足。

新聞晨報周到APP記者·吳瓊

來源: 周到上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