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該如何發力

中國經濟時報 發佈 2024-05-09T11:54:14.719017+00:00

最近,促進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登上了微博熱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億人,占比為19.8%。

本報記者 周子勛

最近,促進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登上了微博熱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億人,占比為19.8%。有人口專家指出,從人口結構看,未來30年是一個低齡老齡化的時期,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會大幅增加,這為延遲退休、低齡老年勞動力靈活就業提供了機會。

據天津社會科學院的調查顯示,60-65歲的低齡老年人中有意再就業的比例為62.1%,55-59歲即將退休的「准老年人」中有意願退休後再就業的比例為72.7%,反映出老年人具有較強的再就業意願。

有積極意義

「促進有意願、有條件的老年人靈活就業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王偉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整個社會來說,有利於積極開發老年人人力資源,緩解勞動力供給減少帶來的挑戰,同時降低社會撫養壓力;對個體來說,有利於更加充分實現老年人人力資源價值,創新延遲退休的實現形式,豐富老年人生活方式,促進個人自我價值實現。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低齡老年人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優勢,促進其靈活就業有利於充實整個市場中勞動力供給數量,提高勞動力資源利用效率,還有利於養老金總體收支平衡,能緩解一部分養老金支付壓力。

有現實困難

促進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有其積極的意義,但具體實現起來也面臨一些困難。在毛宇飛看來,主要有四個難點亟待突破。

一是適合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的行業、職業及崗位數量有限。類似醫生、教師、研究員、文學藝術家等適合低齡老年人的職業屬於少數,而大部分網際網路、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及營銷、宣傳、技術等崗位均具有年齡壁壘,使得低齡老年人往往進入一些低技能、低門檻的生活服務業或加工製造業等。

二是缺少針對低齡老年人靈活用工的法律保障。特別是在用工方式、收入水平、工作時間、社會保障方面缺少相關約束,使其就業質量較低。

三是低齡老年人在身體素質、職業技能、數位化素養等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吸納就業較多的外賣配送、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崗位對體力有一定要求,並且網絡直播、電子商務等靈活就業崗位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數位技術。

四是就業信息不對稱、存在結構性矛盾等。例如,有就業意願的低齡老年人和有用工需求的單位或個人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性,而且低齡老年人就業市場不均衡,可能在行業、職業、城市、區域之間存在一定的結構性矛盾。

王偉進認為,從制度層面看,針對低齡退休老年人群、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制度還不完善,這大大影響用人單位的積極性。

須多方發力

「促進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需要從意願、制度、能力等多方面發力。」王偉進建議,在意願層面,要鼓勵老年人積極發揮作用,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在制度層面,要完善退休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的工傷保障制度,明確風險責任分擔機制,化解用工方顧慮;同時,積極完善托幼支持體系,減輕家庭的養育負擔,釋放老年人的雙手。在能力層面,要加強老年健康管理,積極開展老年就業方面的教育培訓,加強針對老年人的就業服務,開發老年就業崗位,提升老年人就業能力。

毛宇飛認為,要健全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的相關法律制度,減少用人單位的年齡歧視,提高就業機會的公平性。同時,完善低齡老年人靈活用工形式、合同簽訂、工作時間、社會保障等相關政策。此外,要強化職業培訓,提高低齡老年人的數字素養,搭建低齡老年人靈活就業的信息平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