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合生匯周邊打通微循環,客流承載量提升1.5倍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4-05-10T07:03:46.738722+00:00

東四環附近的合生匯,不像從前那樣堵了!通過打通斷頭路、增設停車點等措施,朝陽雙井街道打通了地區的交通微循環,使該區域的客流承載量提升了1.5倍。打通斷頭路完善基礎路網西靠西大望路、南依廣渠路、北連茂興中街的合生匯,是雙井地區最大的商圈,商業面積近20萬平方米。

東四環附近的合生匯,不像從前那樣堵了!通過打通斷頭路、增設停車點等措施,朝陽雙井街道打通了地區的交通微循環,使該區域的客流承載量提升了1.5倍。

打通斷頭路完善基礎路網

西靠西大望路、南依廣渠路、北連茂興中街的合生匯,是雙井地區最大的商圈,商業面積近20萬平方米。據統計,商場高峰日的平均客流達8-10萬人次,車流逾6000輛。此外,周邊居民區多,又緊挨兩條幹路和地鐵換乘站,更加劇了擁堵狀況。

商場東側的茂興西街是條斷頭路。打通斷頭路、完善基礎路網,是改善地區交通的重要一環。雙井街道運用「吹哨報到」機制,聯合區交通委、朝陽交通支隊等多個部門,打通了「斷頭路」,讓茂興西路南延與廣渠路連接,減少了西大望路和茂興中街的交通壓力。

打通後的茂興西街

與此同時,茂興西路路口信號燈、標誌標線也劃好配齊,與之相交的茂興中街拆除了隔離護欄,將雙向兩車道調整為雙向三車道,同時利用綠化帶空間設置貨車停放區,減少對道路通行的干擾。

「這樣,商圈周邊路網全部都連通起來了,整片區的路就盤活了,這一帶的交通擁堵現象隨之大為改觀。」雙井街道平安辦副主任張奇介紹,街道還在合生匯路口修建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和信號燈,對非機動車採取一次左轉交通組織,

設6處網約車上下客「綠點」

在打通道路微循環的同時,合生匯周邊停車秩序混亂、交通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得以解決。

合生匯商場內有眾多美食店家,用餐時段有大量騎手來取餐。經協商調研,商場原有的40多個地面車位取消,騰出近300平方米空間,設置了4處電動車停放點,可停放非機動車約1000輛。「商場設置取餐快捷通道和快遞外賣取貨點,有座椅,方便快遞外賣小哥短時休憩,等候取餐。」張奇介紹。

改造工程還新建了北側卸貨平台,確保卸貨車輛不占用機動車道。同時,商場周邊劃出了6處共享單車停放點,可停放約600輛自行車。

消費者搭乘網約車時,常常遇到上車點說不準、難溝通等問題。在此次交通改造中,政企合作設置了6處網約車上下客「綠點」,消費者可根據實際位置就近選擇,方便與司機溝通。

增設違停抓拍等科技設施

「科技手段在合生匯商圈交通治理中也得以充分應用。」朝陽交通支隊呼家樓大隊的孫利超介紹,合生匯商圈區域內增加了電子警察、違法停車抓拍、智慧卡口等設備,規範出行者的交通行為。

在早晚交通高峰期,交通部門還安排了交警、交通協管員在重點路口指揮引導;雙井街道平安辦、派出所、城管隊等,定期開展聯合行動,治理周邊游商、黑車等。

針對地鐵站周邊等共享單車停車扎堆區,雙井街道組織巡防隊、志願者等在早晚高峰期進行巡查,聯合共享單車運營方、樓宇物業、合生匯等單位,及時發現、清運路邊堆積的單車等,保證道路暢通。

「我們在合生匯周邊也設置了交通提示牌,進行道路標線施劃,增設地上標識、標語,提醒大家文明出行,提升文明出行意識。」張奇介紹道,經過一系列的改造完善,合生匯周邊各路口擁堵延時指數大幅下降,廣渠路工作日晚高峰機動車平均速度提升100%,商場客流承載量提升了1.5倍,文明禮讓出行環境明顯提升。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馬宇晗

編輯 王雯淼

流程編輯 馬曉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