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汶上縣巧用「四字工作法」打響「文明特色牌」

齊魯壹點 發佈 2024-05-11T16:43:48.388807+00:00

汶上縣牢固樹立「群眾需求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的理念,以志願服務為抓手,創新形成「串、聊、幫、實」四字工作法,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精準化、零距離」的服務。常「串」百姓門。

汶上縣牢固樹立「群眾需求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的理念,以志願服務為抓手,創新形成「串、聊、幫、實」四字工作法,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精準化、零距離」的服務。

常「串」百姓門。俗話說:「見人一面,認人一半」,志願者只有常常敲開百姓門,與群眾面對面,才能更直觀地了解到群眾的精神狀態、家庭情況和生活狀況,更精準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因此,汶上縣各村(社區)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鐵腳板」精神,常常走進居民家中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我和轄區內的很多居民就像是老朋友一樣,時不時地就會去他們家中『拜訪』一下。」每逢端午、重陽等佳節,志願者們都會帶著節日祝福和慰問品來到轄區內困難老人、困難黨員的家中,與他們說說話,幫他們打掃衛生。志願者身穿紅色馬甲常年穿梭在各個村莊、小區、樓道之間,形成了一道靚麗「紅色風景線」。

常與百姓「聊」。「大爺,您下載反詐APP了沒?」「奶奶,您做完飯可千萬要記得關煤氣」……汶上縣中都街道東城社區志願者通過日常入戶走訪、講座、微信群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志願宣講活動,將反詐宣傳、移風易俗、消防安全、惠民政策等經常與群眾「聊一聊」。同時,志願者在聊天過程中收集社情民意,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把群眾的牢騷話作為志願服務活動的信號燈、指南針,形成了「你點單、我派單」的志願服務模式。

常「幫」百姓困。「小區裡的三輪車、摩托車、小轎車亂停亂放,我們正常出行都成了大問題。」志願者劉曼在東和新城入戶走訪時聽到有居民這樣抱怨,於是向社區書記劉川反映了此問題。經過向居民宣傳消防通道堵塞的危險、清理「殭屍車」、規劃閒置區域成停車場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小區終於恢復了往日的秩序。民有所需,必有所應。汶上縣積極吸納黨員、退休教師、社區居民等成為志願者,組建多元化志願服務隊伍,收集、整理、推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直擊各類民生「痛點」。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為群眾提供養老認證、電子醫保卡激活、科普宣傳等志願服務,真正把溫暖送到了群眾身邊。

辦「實」百姓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汶上縣以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為目標,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實踐活動不能是走過場,我們得真真實實地為居民做點什麼。」東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專管員杜菲說,「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我們不僅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成便民站,常備打氣筒、飲水機、雨傘、應急藥品等物品,還常態化開展免費理髮、義診、課後託管等貼心服務。」便民、利民、惠民的普惠性文明實踐活動,讓志願服務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

通訊員 李倩 張靜茹 記者 李從偉

關鍵字: